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4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302篇 |
专业分类
11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品系小鼠的 2 细胞期胚胎 (二倍体 ,2n) ,经电融合后 ,获得发育的 4 细胞期四倍体胚胎 (4n)的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将不同品系小鼠的 2n、 4n胚胎分别配对作聚合 ,所获 2n 4n聚合胚的发育结果表明 :在着床前 ,2n 4n聚合胚的获得率因胚胎品系组合的不同而异 ;胚胎移植后 ,聚合胚在与 4n胚胎相同或相近品系的移植受体中 ,其着床率较高 ;在着床后胎儿及出生仔鼠的获得率上 ,采用遗传杂合性的 2n胚胎所组成的 2n 4n聚合组合较高。上述结果提示 :小鼠的遗传背景可影响到 4n胚胎及相应 2n 4n聚合胚的制作效率。以GFP标记跟踪2n 4n聚合胚 4n细胞着床后的发育命运 ,发现 :妊娠中后期的孕体中 ,4n细胞限制性地分布至胚外组织 相似文献
992.
桔梗皂苷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肺细胞中的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肺细胞中的表达及桔梗皂苷(kikyosaponin,KS)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将50只健康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桔梗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动物均采用烟熏加浓氨水吸入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然后分别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小鼠肺组织进行石蜡制片,HE染色光镜观察支气管和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分析肺细胞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细胞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非常显著。在连续用药30天后,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细胞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蛋白印迹术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细胞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而连续用药30天后,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细胞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且呈较好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桔梗皂苷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生成而达到抗炎、止咳平喘作用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激活处理对人未受精卵子和早期胚胎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影响。方法:收集辅助生殖治疗周期中体外受精(IVF)以及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时的未受精卵子(包括GV期、MⅠ期、MⅡ期卵母细胞),以及早期胚胎(2-cell、4-cell胚胎),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在未处理和进行激活处理后的ATP含量。结果:1未处理的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的ATP含量分别为1.14±0.15、1.41±0.14、1.45±0.12、1.61±0.25、2.05±0.23 pmol,激活处理后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的ATP含量分别为1.60±0.17、1.86±0.25、2.06±0.38、2.26±0.53、2.55±0.46 pmol;2激活处理后GV期、MⅠ期卵子的ATP含量显著性高于未处理组(P0.05)。结论:人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中ATP含量逐渐增加;经激活处理后,仅GV期、MⅠ期卵子的ATP含量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994.
一株高水平表达重组蛋白昆虫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一株来自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脂肪体的传代细胞系 ,在辅以 5%胎牛血清的商品无血清培养基Excell 4 0 0中 ,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 2 2 9h ,最高密度可达 2 2× 10 6 mL ,该细胞对苜蓿丫纹夜蛾多粒包埋型多角体病毒 (AcMNPV)极为敏感 ,增殖AcMNPV多角体平均每个细胞达86个 ,表达由AcMNPV构建的重组蛋白的水平较高 ,β 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水平为 ( 2 2 5 5± 13 4 )IU mL ;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为 ( 4 7± 0 61)IU mL ,是一株高水平表达重组蛋白的传代细胞系 ,命名为HNU Tn FB1。 相似文献
995.
社鼠是啮齿目鼠科白腹鼠属的鼠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山区丘陵地带,不仅危害农林业生产,而且还可作为多种人兽共患病的动物宿主,是我国的重要害鼠之一。本文结合国内文献报道,对社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了社鼠的分类地位与亚种分化、形态鉴别特征、地理分布、栖息环境及垂直分布、繁殖、种群数量季节消长、食性与日食量、肥满度、消化道形态的季节变化、年龄鉴定与种群年龄组成、生理生态、染色体组型、体表寄生虫及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和防治策略等各个方面。根据国内外对社鼠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了在社鼠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粉纹夜蛾细胞中Bt Cry1Ac选择抗性的研究及离体品系与毒素结合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t Cry1Ac活性毒素对粉纹夜蛾BTI-Tn-5B1细胞进行56代筛选后获得了抗性比为1280倍的抗性细胞。ELISA检测表明抗性细胞总蛋白和膜蛋白结合的Cry1Ac数量都少于敏感细胞。配体结合Western杂交实验显示:抗性细胞和敏感细胞的膜蛋白与总蛋白都有5条电泳迁移率相同的毒素结合多肽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07,158.5,118.8,72,38.5 kD;抗性细胞的118.8和72kD的阳性带比敏感细胞的略弱,这可能与抗性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记述了平腹蛛科两个新属及隶属于其中的3新种:异狂蛛属,新属Allozelotesgen.nov.,庐山异狂蛛,新种A.lushansp.nov.,滇池异狂蛛,新种A.DIANCHISO.NOV., 相似文献
998.
泡桐花油的GC-MS分析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泡桐花脂溶性成分,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45个组分,各组分提取质谱图,经用人工解析及NIST05标准谱库检索定性,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计算出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有3,7,11,15-四甲基十六-1,6,10,14-四烯-3-醇(14.74%)、二十三(碳)烷(5.79%)、9,19-环羊毛甾-24-烯-3-醇(5.41%)、十六(烷)酸(5.09%)、十六烷基环氧乙烷(4.93%)等.对泡桐花索氏提取后的部分进一步水提,并分别测定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得知其脂溶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而水溶性成分则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本次实验,可为泡桐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报道了BmCPV感染家蚕细胞系后的电镜观察。病毒感染早期,细胞质内形成电子致密的病毒发生基质,由病毒发生基质形成BmCPV球状病毒粒子;病毒感染48小时后,多角体在病毒发生基质周围形成,大量的病毒粒子随机包埋在多角体内;病毒接种后96小时,多角体数目增多,其形状有三角,四角,五角及六角形,细胞质内充盈多角体致使细胞核被挤向细胞一侧并伴有形态的改变,受染细胞约为40%。 相似文献
1000.
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 Haltenorth1903)1977年由澳大利亚学者Groves从大岩羊(P.nayaur)中分出,订为一新种,结束了岩羊属为单型属的历史。模式标本于1930年采于四川省巴塘县竹巴笼,后带出国外。为了弄清矮岩羊目前是否存在、数量分布和生活习性等等,我们于1988年5月、9—10月两次到模式产地进行了考察,采得国内第一批珍贵的地模标本,并获得一些生态资料。1形态特征矮岩羊个体较小,大约仅大岩羊的一半。头顶有洞角一对,雌雄差异很大,是野外分辨性别最明显的特征。雄性角粗大(长250mm左右),角自头顶略向两侧伸出,两角内侧各具一明显的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