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PVY分离物基因的测序及分析,从而了解PVY株系的多样性,进而对PVY病毒的分子检测及防治提供重要的资料和参考。【方法】本研究针对黑龙江15个马铃薯Y病毒样品的P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结果】经比对分析,样品被分成两组,有10个样品的基因类型高度同源,且相对保守,是本地区的优势群组,无论是与国内其它地区样品比较还是与国外样品比较,其亲缘关系都有一定距离;而另一组中的5个样品的P1基因与本地优势组群有较大差异,且这5个样品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并与国内其它地区和国外一些样品的P1基因序列比较接近。通过比对Gen Bank中已上传的序列提供的PVY株系的信息,得知本次试验的P1基因与PVY^(NTN-NW)株系是相似的,且这15个样品与国内其他样品一样都是由PVY^N株系演变而来。【结论】由P1基因分析表明,PVY受环境影响较大,黑龙江10个样品的PVY在长期的进化中产生了具有地方特点的变化,而后来的5个样品说明中国大部分PVY有可能是跟随国外品种资源的引进进入,同时PVY也随国内不同区域间资源交流和种薯调运而传播。  相似文献   
262.
提高菜心离体植株再生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AgNO3与ABA 相配合,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从3个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Bail.)品种(“49-19”、“60D”和“70D”)获得了高频率的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试验的3种外植体中,子叶-子叶柄再生能力最强。实生苗龄及接种方式影响植株再生频率。MS附加不同浓度的BAP和NAA,BAP 2 m g/L与NAA 1 m g/L配合效果最好,植株再生频率可达26.8% 。培养基中单独添加AgNO3 或ABA 均能促进植株再生,且AgNO3 作用优于ABA。AgNO3(4 m g/L)和ABA(0.5 m g/L)相配合获得了更高的植株再生频率:“49-19”达89% ,“60D”达84.3% ,“70D”达86% 。组织学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菜心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为外植体直接出芽。不定芽起源于子叶柄切口端维管组织的薄壁细胞;由此种细胞分裂形成分生细胞团,继而分化成芽。试管苗移入盆中获得成熟植株  相似文献   
263.
<正>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全球范围内分布很窄,仅分布于中国的贵州、重庆、广西以及越南、老挝的部分地区,分布范围窄与其生活的石山环境和物种形成机制有密切关系(Nadlerand Brockman, 2014),目前全球黑叶猴数量接近2 500~3 000只(黄乘明等,201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中黑叶猴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2)为濒危(EN),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019)Ⅱ物种。随着栖息地质量改善,人为猎杀减少,  相似文献   
264.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A(KIF2A)、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C(KIF2C)、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0A(KIF20A)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106例,取其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NSCLC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间的关系。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 A 期NSCLC癌组织中KIF2A、KIF2C、KIF20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I、II期NSCLC癌组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SCLC癌组织中KIF2A mRNA表达与KIF2CmRNA、KIF20A mRNA表达呈正相关,KIF2C mRNA表达与KIF20A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KIF2A mRNA低表达组、KIF2C mRNA低表达组、KIF20A mRNA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4.78%,86.27%,81.48%)显著高于KIF2A mRNA高表达组、KIF2C mRNA高表达组、KIF20A mRNA高表达组(59.62%,55.32%,59.09%)(P<0.05)。结论:KIF2A、KIF2C、KIF20A mRNA在NSCLC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与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65.
目的:观察和比较阿替普酶(rt-PA)与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给予rt-P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SE、IL-6、TNF-α及hs-CRP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1.1%,较对照组(62.3%)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清NSE、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治疗14 d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5%,与对照组(1.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巴曲酶相比,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更能有效控制机体炎症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更优,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266.
目的:研究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骨代谢、红细胞相关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骨肽注射液治疗。分别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骨代谢、红细胞相关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上肢骨折、下肢骨折愈合时间分别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羟基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而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红细胞积聚指数(EAI)、红细胞电泳指数(EE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而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水平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RP、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中可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骨代谢、红细胞相关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7.
铜藻苗种繁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2013年, 以浙江省南麂岛马祖岙的野生铜藻作为亲本, 详细观察了铜藻繁殖特性、胚胎发育和幼孢子体的早期发育过程, 开展了铜藻幼孢子体早期发育条件(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等)的优化研究。结果发现, 南麂岛铜藻的自然繁殖盛期为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 室内海水温度为13—18℃, 较适宜于雌雄生殖托的形成。在试验条件下, 铜藻受精卵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0—20℃, 盐度是20—30, 在该培育条件下, 经过48h的孵化, 受精卵可以大批量同步化发育成具有假根的幼孢子体。人工育苗结果表明, 适宜的环境因子(温度20℃, 盐度20—30, 光照强度4500 lx, 光照时间12—18h/d)较利于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铜藻幼孢子体的前期培育连续流水和充气为宜, 经18—20d的室内培育, 幼孢子体可发育成具有2—3叶片的幼苗。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水泥砖较适合铜藻幼孢子体的附着和生长, 可满足后期藻场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处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30 mmol/L葡萄糖刺激hBMSC细胞建立高糖模型并分组:以无刺激者为高糖对照组(HG组)、以20 μmol/L雌激素处理者为高糖雌激素组(HG+E2组)、以5 μmo/L蛋白激酶B(PKB/Akt)抑制剂Triciribine预处理45 min后,再以20 μmol/L雌激素处理者为高糖Akt抑制剂组(HG+E2+Triciribine组)和正常条件培养的hBMSC为正常对照组(NG组)。分别于处理1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hBMSC的细胞活力,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基上清中NO、VEGF和IL-8的含量(n=6),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水平(n=3)。此外,提取各组hBMSC的培养基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CM)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并分组为:HG-CM组(HG组条件培养基处理)、HG+E2-CM组(HG+E2组条件培养液处理)、HG+E2+Triciribine-CM组(HG+E2+Triciribine组条件培养基处理)和HG-H组(高糖对照组,30 mmol/L葡萄糖终浓度处理),分别于1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HUVEC的细胞活力(n=6),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UVEC细胞的凋亡率(n=3);48 h后采用划痕实验观察各组HUVEC细胞的迁移率(n=3)。结果: 与NG组相比,HG组中hBMSC细胞活力和细胞内eNOS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O、VEGF和IL-8含量减少(P<0.05);与HG组相比,HG+E2组中hBMSC的细胞活力和细胞中eNOS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培养基上清中NO、VEGF和IL-8含量增加(P<0.05),而当hBMSC细胞中Akt蛋白活性被抑制后,HG+E2+Triciribine组中上述结果指标呈反向变化(P<0.05)。此外,与HG-CM组相比,HG+E2-CM组中HUVECs的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比例降低(P<0.05),而与HG+E2-CM组相比,HG+E2+Triciribine-CM组中HUVECs的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 0.05)。结论: 雌激素可能通过激活hBMSC细胞Akt/eNOS信号通路,促进NO、VEGF和IL-8的分泌,进而增加HUVECs的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并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对高糖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9.
宁夏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交错区,开展该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对于认知该地区NPP变化趋势及主导因素、揭示其植被恢复状况及成因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MODIS NPP数据,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宁夏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2000—2019年,宁夏植被NPP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线性增长速度为5.46 g C·m-2·a-1。研究区植被NPP在空间上呈现两高两低的分布特征,以南部山区最高,其次为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丘陵区和贺兰山一带最低。研究区84.2%的植被NPP处于显著恢复中,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山区丘陵地,植被NPP随海拔变化显著,受地形影响明显。宁夏植被NPP重心总体向正南方向移动,南部植被NPP的增量和增速大于北部。宁夏地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年均温微弱降低,植被NPP主要受降水量的显著影响(R2=0.291),年均温与植被NPP相关性不显著。研究区96.9%的区域处于植被恢复状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270.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36 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术前行MDT讨论,血管外科及胃肠外科联合手术治疗。所有治疗病例均行手术探查。其中3例病人术中使用荧光内镜判断肠道血供。统计诊治过程中腹部CT、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相关数据,应用SPSS软件分析其与肠道坏死的相关性。结果:腹部CT特异表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与肠道坏死有相关性关系。治疗病例有11例行肠切除、 8例为外院行手术治疗后,在我院行术后康复治疗。术后8例发生短肠综合证。1例病人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病人术后出现肠道坏死、肠瘘,3个月后行肠瘘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5例病人术后6个月行造口还纳。荧光内镜判断肠道血供及生机效果良好。结论:AMI 病情凶险,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尽早重建小肠血运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多学科讨论后精准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术前腹部CTA对AMI的诊断及判断肠道坏死有重要意义。术中使用吲哚箐绿荧光显影剂、配合荧光导航内镜,判断肠道缺血范围,值得进一步探讨。临时性肠道双造瘘有利于及时发现肠管血运恢复情况,远端造瘘可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