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贵州几种常见杜鹃花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RAPD方法对贵州7个常见杜鹃花基因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它们的指纹图谱。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10个有效引物共产生49条DNA片段,大小分布在0.1~3.0kh之间,其中28个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总数的57.1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4.9条。7个杜鹃花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各基因型之间的J相似性系数分布在0.63~0.90之间.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765。应用NTSYSpc软件进行聚类.将聚类结果转化为7个杜鹃花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关系树型图。7个杜鹃花基因型明显地聚成A、B两大类,A类包括:1号(锈叶杜鹃)、6号(红花露珠杜鹃)和7号(露珠杜鹃)3个基因型;B类包括:2号(大白杜鹃)、4号(杜鹃)、5号(红马缨杜鹃)和3号(桃叶杜鹃)4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2.
生态交错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生态交错带研究对探索自然生态规律和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近30a来,有关生态交错带的论文数平均年增57%,显示其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回顾了生态交错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区分了它与边缘、生态边界层与生态过渡带等概念的异同;简述了其7个基本属性,即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有种、大量外来种、频繁的物质流动、敏感的时空动态性、结构的异质性和脆弱性;总结提炼了生态交错带的基本原理和假说;综述了生态交错带的生物多样性产生机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生态设计与管理以及生态交错带模型发展和整合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需要大力发展理论研究、多尺度模型转化和多因子综合分析,以完善生态交错带理论并支持生态学机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3.
用RISA法评估地下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运用RISA法从细菌群落角度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RISA图谱的相似度聚类分析表明 :与随时间产生的变化相比 ,细菌群落在空间上的差异更大 ;同批取样不同位置和深度的地下水RISA图谱存在明显差异 ,整体上在 6 0 %~ 70 %相似度聚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及防护措施.方法:对传染病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使其进一步了解实验室生物操作风险的种类及来源,并在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标本施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结果:严格施行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增加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结论:对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行规范后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风险,同时也有效避免了病源微生物的外泄,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5.
于2011年植物生长季,研究了长江口崇明东滩围垦区滩涂湿地3个地下水位梯度(低水位、中水位和高水位)下芦苇和白茅的光合、形态和生长特征,以及土壤温度、湿度、盐度和无机氮含量等土壤因子.结果表明: 在生长旺期,芦苇叶片光合能力在高水位显著低于低水位和中水位,白茅叶片光合能力在3个水位梯度间无显著差异.整个生长季内,在单株水平,芦苇形态和生长指标总体上在中水位最优,白茅大多数形态和生长指标在3个水位梯度间差异不显著;在种群水平,芦苇植株密度、叶面积指数和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在高水位最大,白茅植株密度、叶面积指数和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在低水位最大.生长季初期,3个水位梯度间0~20 cm土层芦苇根状茎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0~20 cm土层白茅根状茎生物量在高水位显著低于低水位和中水位.作为围垦前的原生湿生植物,芦苇在3个水位梯度下表现的差异性可能是由于不同水位梯度下土壤因子和白茅竞争强度不同.合理调控围垦区滩涂湿地水位可以抑制中生草本植物白茅的生长和繁殖,有助于以芦苇为单优势种的原有湿地植物群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6.
河南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008年10月对河南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于2目6科8属.区系组成中广布种、东洋界种和古北界种分别为4、3、1种,分别占总数的50%、37.5%、12.5%.大鲵为珍稀濒危物种,黑斑侧褶蛙和太行隆肛蛙为优势种群,秦巴拟小鲵和宁陕齿突蟾为近两年发现的河南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根据考察结果,提出了多样性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7.
以高等植物大量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major light harvesting complex Ⅱ,LHCⅡb)对光系统Ⅱ(photosystem Ⅱ,PSⅡ)放氧活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从豌豆类囊体膜中分步提取出三种PSⅡ蛋白复合物,结合电泳和光谱分析,鉴定出三种复合物的主要区别是LHCⅡb含量不同.对于三种PSⅡ色素...  相似文献   
108.
香荚兰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攀援性兰科植物。原产墨西哥,现广泛栽植在热带多雨地区。它的果实(荚)发酵后,是一种天然食品香料(主香成份是香草醛)的来源。 香荚兰可以用种子繁殖,但从出芽到结实约需7—9年。因此,通常用扦插法繁殖。用长为30—50厘米的插条扦插,3—4年后即可开花结实。因所用的插条较长,国  相似文献   
109.
参考汉坦病毒(HV)的基因文库软件设计M片段G-1区型特异性引物,以HV 76/118、H-114、A-9及R-{22}株RNA为阳性模板,建立HV的分型方法──逆转录一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heminested PCR),对湖北省不同地区分离的30株HV进行分 型。结果显示:(1)建立的RT-heminested PCR分型方法对HV两型的代表株76/118(HTN)、A-9(HTN)、H-114(HTN)及R-{22}(SEO)RNA进行了特异性扩增,其大小与理论值一致;此 法只能检测HV RNA,不能检测其它病毒RNA。(2)分离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30株HV的分型结果 为汉滩型21株、汉城型9株,其中长江以南汉滩型12株、汉城型2株;长江以北汉滩型9株、 汉城型7株。这表明建立的RT-heminested PCR用于HV的检测特异性好;分析湖北省不同 地区分离的30株HV,显示湖北省HFRS流行为混合疫区;且在湖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地理聚集性。  相似文献   
110.
Erwinia herbicola冰核活性蛋白的分离、电泳分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Erwinia herbicola(A25)菌株的冰核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电泳进行研究。主要方法①按双温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较高的生物量积累和强冰核活性的诱导表达。②实验采用渗透压冲击法破碎细菌细胞,破碎率达98.67%。③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取不同冰核活性蛋白组分,测定各组分的冰核活性和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建立了冰核活性因子的高冰核活性与离心力之间的关系;利用SDS-PAGE还建立了具冰核活性蛋白的分子量的大小与冰核活性蛋白组分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具高冰核活性蛋白质最小结构单位约为26.0k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