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本文以微铺展技术制备中华鳖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电镜观察,分析了SC组型。并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组型相比较,发现二者有着良好的一致性,而且微小染色体的SC结构和着丝粒清晰,未发现形态上有分化的性染色体。中华鳖SC的研究为其细胞遗传学及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Abstract Synaptonemal Complexes (SC) in Trionyx sinensis spermatocytes prepared with micro-spreading technique and silver staining was analyz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eiotic SC karyotype was constructed from 10 cells and compared with mitotic chromosome karyotype.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m. The structure and kinetochores of micro-chromosomes are very distinctive on each SC. There does not exist differential sex chromosome.  相似文献   
12.
21三体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约95%患儿的超数21号染色体来源于母亲,且随母龄增加患儿出生率也随之增加。本文首次运用胞质分裂阻滞法(CB法)对不同年龄女性体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对其21号染色体的分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年龄的增加,女性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也随之增加,但21号染色体丢失无年龄效应, 且21号染色体不分离频率远高于其丢失。该结果表明,女性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与生殖细胞同样存在年龄效应。 Abstract  Trisomy 21 is the most common genetic desease in human. More than 90% is derived from mother. With the advancing of mother's age, the frequency of trisomy 21 is increasing. We detec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chromosome 21 missegregation and age in cytokinesis-blocked female lymphocytes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chromosome 21 specfic probe. We have found that the age effect also exists in female somatic cells as in gamets.  相似文献   
13.
类固醇激素受体 (SR)包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孕激素受体 (PR)、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 (AR)等 ,其中以前两者的研究较多。SR主要存在于类固醇激素的靶细胞胞质和胞核中 ,当细胞外液中类固醇激素通过细胞膜进入胞质后 ,它能与胞质中SR结合 ,通过胞质和胞核中SR的穿梭 ,从而调节核基因组相关产物的转录、翻译及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 ,以发挥类固醇激素的作用。SR在细胞内有游离形式和复合物形式 ,而且存在几种不同的复合物形式 ,它们是怎样形成以及形成后如何转运到核内的 ?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1 .SR复合物的组…  相似文献   
14.
建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标本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分析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原位杂交前,用甲醛固定G显带标本,是获得良好显带和荧光杂交效果的关键步骤。仅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显示一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核型为46,XX,t(1;5;12)(1pter→1q25::12q24→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4:.5p11→5pter),而采用本方法确定患者的核型实际为46,XX,t(1;5,12)(1pter→1q23::12q22→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2::1q23→1q25:5p11→5pter)。结果表明,新建立的G显带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能更有效地检测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  相似文献   
15.
用原位杂交技术定位甲状旁腺素基因于猪染色体14q25—q2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嵇庆  张锡然 《遗传学报》1997,24(3):218-222
本文报告了以氚标记的人甲状旁腺素DNA片段为探针,用原位杂交法将此基因定于猪染色体14q25-q28的实验结果。此外本文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江豚分带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锡然  陈宜峰 《兽类学报》1989,9(4):281-284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头雌性江豚的分带核型(C-带、G-带及银染色)。结果表明,江豚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染色体的两臂上,其中最大的中间异染色质位于No.7q的近心区,其他中间异染色质分布于No.6q,No.15q,No.16q,No.17q和No.18q上,除此,No.8p,No.9p,No.10p,No.13p,No.15p和No.16p,呈现端部异染色质。G-分带,使每条染色体得到较好的鉴别与配对,并且C-带深染的部位恰是G-带浅染的部位,但并非所有浅染G-带都同深染C-带一一对应。银染观察发现,阳性结果仅出现于一对小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上(No.14p)。文章还结合文献,对江豚的核型特点及其保守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辐射损伤与微核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辐射损伤早期诊断以及辐射防护剂评定等工作中,染色体畸变分析即细胞遗传学的方法,由于其灵敏和可靠而受到普遍的重视。但在染色体标本制备以及观察、分析的自动化尚未普及时,现有的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分析方法的效率仍嫌不高。为此,Heddle建议用简便而迅速的方法,即检查骨髓细胞微核率来衡量染  相似文献   
18.
19.
毛冠鹿种内异染色质变化与染色体多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代和传代培养方法对8头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皮肤细胞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发现了一种核型与以前所报道的几种核型不一致,确定为一新核型。在该核型中,染色体众数2n=47,2条X染色体异型,一条为端着丝粒,另一条为近端着丝粒。C-带显示该核型中异染色质除了分布在2条X染色体长臂中之外,在第一对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中的一条近着丝粒区出现一异染色质“柄”。结合C-带及薄层扫描结果对毛冠鹿种内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中异染色质的含量和分布与染色体多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01/E1和C3 H/E1的杂种第一代雄性小鼠为材料,一次性腹腔注射秋水仙胺(COM)(1mg/kg体重)后,分别于第2,6,10,14和18h取材,进行减数分裂延迟和中期Ⅱ(MMII)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COM可诱发小鼠减数分裂延迟,并对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进行了讨论。在本实验条件下,COM未能导致MMII非整倍体率显著升高,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