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鱼类适应环境温度的能力不同,这是经过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是遗传信息特异性表达的具化表现,也是鱼类自身生理生化性能差异的反映。当前,对低温下鱼类的生理反应已经有深入研究,同时,对鱼类适应低温环境和耐受低温胁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兴未艾,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高通量测序技术成本的降低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应用,允许研究者利用组学方法研究低温胁迫下鱼类的代谢途径和分子信号通路,在生物整体水平上分析鱼类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挖掘低温耐受功能基因。研究发现,极地鱼类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基因组不断进化,通过功能基因的获得、缺失和大规模扩增,适应长期低温环境;在转录调控水平上,低温胁迫下鱼类转录表达谱既表现出多细胞动物的保守性,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抗冻(糖)蛋白、分子伴侣、代谢酶类和膜通道蛋白等都参与鱼类响应低温胁迫的过程。但是,不同种类蛋白质的编码基因结构与表达、功能与应用研究不尽相同。从进化、遗传表达和表观遗传学角度分别综述鱼类低温耐受的分子机制,总结鱼类低温耐受相关功能基因,预测鱼类低温耐受机制和应用研究热点,旨在为本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润志  张蓉 《昆虫知识》2016,(1):218-222
宁夏是我国最重要的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生产基地,蚜虫是危害枸杞的重要害虫。多年来枸杞蚜虫一直作为一个未定名物种使用Aphis sp.。2015年作者对宁夏危害枸杞的蚜虫进行了标本采集,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乔格侠研究员鉴定确认是常见的3种蚜虫,分别是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和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本文提供了它们的鉴定检索表和简要形态特征描述、寄主植物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健康足月胎儿脐带中分离培养hUC-MSCs,并对其进行鉴定。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IL-17,采用EdU细胞增殖法检测hUC-MSCs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 UC-MSCs表面标记及细胞周期,RT-qPCR检测免疫调节相关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中免疫调节相关因子分泌水平,免疫学反应检测其免疫调节能力。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hUC-MSCs呈现较均一漩涡状、梭形生长,细胞体积较小;细胞表面表达CD44、CD73、CD90、CD105,不表达CD34、CD19、CD11b、CD45、HLA-DR;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②FCM检测结果显示IL-17处理后,hUC-MSCs免疫表型未发生变化,而IFN-γ处理后,hUC-MSCs表面标记HLA-DR表达明显上调。③与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的hUC-MSCs活性更好,且能促进细胞增殖。④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h UC-MSCs的TGF-β、IL-10、IDO、PGE2、TSG-6、PD-L1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1)。⑤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上清中TGF-β、IL-10、IDO、PGE-2、TSG-6、PD-L1分泌水平明显增高(P<0.001)。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处理组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的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增高(P<0.001)。结论:IL-17在不影响hUC-MSCs免疫表型的条件下,可促进细胞增殖,上调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提高TGF-β、IL-10、PGE-2、IDO、TSG-6、PD-L1分泌水平,增强hUC-MSC免疫调节能力。因此,本研究将为预处理的hUC-MSCs防治免疫炎症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枸杞园害虫的风险性评估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农田生物群落害虫亚群落中,成灾性害虫爆发的事件多为群落内部与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建立了枸杞害虫风险评估体系的2亚体系、5方面、14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系统,并同时运用害虫风险指数法与经验公式法对宁夏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枸杞园主要害虫进行了风险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自生园枸杞瘿螨、枸杞蚜虫、枸杞木虱为频发性成灾害虫,枸杞负泥虫、枸杞实蝇、枸杞红瘿蚊、枸杞蛀果蛾为偶发性成灾害虫;有机园频发性成灾害虫与自生园一致,枸杞裸蓟马、枸杞红瘿蚊、枸杞蛀果蛾为偶发性成灾害虫;化防园枸杞瘿螨、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裸蓟马为频发性成灾害虫,枸杞红瘿蚊、枸杞蛀果蛾为偶发性成灾害虫.对枸杞园害虫亚群落的分割为最优5分割,分别为萌芽期、盛发Ⅰ期、休眠期、盛发Ⅱ期和衰退期.相关系数矩阵表明,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枸杞园害虫种群动态显著相关,说明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枸杞园害虫种群动态基本一致,每年均有两个建群期,一个指数增长期.综上确定萌芽期中后期至盛发Ⅰ期前期、盛发Ⅰ期中期、休眠期晚期至盛发Ⅱ期前期为最佳防治阶段,是控制害虫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药理学涉及面广、内容多,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难学、难记,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文从课程教学实践改革角度,运用PBL教学法、病例讨论式教学、跨学科基础知识、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等方面,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迪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反响。  相似文献   
16.
将连续生产并已申报人体接种反应观察的三批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分别于4~8℃、18~22℃、37℃贮存半年、1年、1年半和30天,然后以小鼠法或豚鼠法对该制剂进行安全稳定性、效力稳定性以及毒性逆转等测试。其毒力安全稳定性试验表明,三批混合制剂中的精制百日咳菌苗在4~8℃贮半年、1年、1年半后、它们的BWDU/ml、LPU/ml、HSU/ml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在4~8℃贮存半年,1年、1年半以及18~22℃贮存半年和37℃贮存30天后,三批测试组的豚鼠均健存且体重增加。在效力稳定性试验中,4~8℃贮存1年和1年半后精制百日咳菌苗的效力与贮存前(分别为26.73IU/ml、21.02IU/ml、19.17IU/ml)无显著性差异(t=0.114;P>0.05);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4~8℃贮存长达1年半后,效力仍在2~3.2IU/ml,动物保护率仍可达80~100%。三批混合制剂在37℃贮存30天后,通过Schick毒性试验及测定BWDU/ml、LPU/ml、HSU/ml各指标显示,精制百日咳菌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无毒性逆转。说明该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  相似文献   
17.
张蓉  赵紫华  贺达汉  王芳  张宗山  王新谱 《生态学报》2010,30(10):2656-2664
2008年通过对宁夏银川地区不同干扰条件下枸杞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共采集节肢动物151628头,鉴定出4纲27目76科167种,其中天敌亚群落61种,化防园23种,有机园30种,自生园61种,天敌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87%、18.78%、70.34%。通过群落结构分析,自生园丰富度、个体数均明显高于化防园和有机园,有机园均匀度、多样性较高,而化防园丰富度、个体数指数都较低,而优势集中度高。通过主分量分析表明潜叶类害虫与刺吸类害虫是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的主要害虫,刺吸类害虫成为发展有机枸杞的重要障碍,食花果类害虫具有较大的危害潜力;寄生类天敌、病原类天敌为自生园优势天敌,捕食类天敌是有机园、化防园的优势天敌,但化防园天敌作用较为微弱。自生园天敌亚群落与害虫亚群落第一对典型变量为V1=0.048x1-0.2533x2+0.5951x3+0.5207x4,W1=0.9021y1+0.0354y2+0.0223y3+0.1847y4-0.0591y5,相关系数为0.8635,化防园、有机园天敌亚群落与害虫亚群落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6、0.7332。通过害虫-天敌亚群落的种群消长动态表明,天敌亚群落作为整体对害虫发挥着调控作用,自生园7-9月份寄生性天敌对刺吸式害虫的跟随作用很强,有机园较弱,化防园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原核细胞体系表达并纯化B细胞连接蛋白(BLNK)。方法:构建pMAL-c5x-BLNK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Plyss),IPTG诱导BLNK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MBP柱亲和纯化获得目标蛋白,进行12%SDSPAGE分析。结果:构建了BLNK的原核表达质粒pMAL-c5x-BLNK,该质粒在IPTG浓度为0.5 mmol/L、温度为11℃的条件下,可以在大肠杆菌BL21(Plyss)中表达高纯度的BLNK。结论:在原核细胞表达体系中表达并制备了高纯度的BLNK,为下一步研究BLNK的相互作用蛋白和分子结构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大分子及纳米药物,比如,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针对真皮层的治疗药物,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治疗药物,在有些治疗领域有着透皮给药的需求。由于具有靶向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生物大分子及纳米药物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微针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不仅具有无痛、给药方便等优点,而且运用物理手段可大幅提高大分子甚至纳米药物的透皮吸收及皮层靶向,能够避过胃肠道消化作用以及肝脏首过效用。将微针技术与生物大分子药物相结合,能够同时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高靶向生物药物的无痛给药。本文简述微针透皮给药技术、以及生物大分子给药的研究进展,对微针技术用于生物大分子及纳米药物透皮给药的尝试研究做了介绍和总结,对存在的技术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从肥皂草里分离到三种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s, RIPs): SO3a、SO3b,SO6.并测定SO3a,SO3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2 500、19 400, 等电点都为8.4左右. 进行了氨基酸组成分析.用激光拉曼光谱初步预测SO3a和SO3b的二级结构含量.用反相毛细管色谱发现SO6含有两个组分,而Stripe等报道SO6为单一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