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本实验室通过对14株食用真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发现杨树菇具有极强的抑菌作用,且抑菌谱广,可以有效抑制细菌、酵母和部分霉菌。与不同浓度(0.05%、0.1%、0.2%、0.3% g/ml)山梨酸、苯甲酸抑菌能力相比,抑菌效果更为明显。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研究了其最适发酵条件及有效成分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杨树菇的发酵周期为7-9d,发酵温度25℃,发酵的起始pH 6.0~7.0,发酵液装量为80~140 ml/500 ml三角瓶,接种量10%~15%(v/v);发酵液浓缩液经121℃、30 min湿热灭菌处理后仍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杨树菇是一种具有开发前途的食用真菌。  相似文献   
162.
用神经氨酸酶和a-L-岩藻糖苷酶分别切除人肝癌细胞株7721细胞表面糖链中的末端唾液酸(SA)和岩藻糖(Fuc)残基来研究表面聚糖结构和某些细胞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选择细胞对纤连蛋白(Fn)、层黏蛋白(Ln)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黏附能力、细胞趋化性迁移以及趋化性侵袭作为细胞行为的指标.结果表明表面糖链末端SA对细胞黏附至Fn并不必需,对细胞黏附至Ln和细胞的趋化性侵袭却至为重要,而对细胞黏附至HUVEC以及趋化性迁移则为关键性残基.与SA相比,Fuc可能参与细胞Fn、Ln和HUVEC的黏附,但对趋化性迁移以及趋化性侵袭并不重要.细胞对HUVEC的黏附以及趋化性迁移和侵袭可被唾液酸化Lewis X(SLex)的单抗抑制,但不被未唾液酸化的Lewis X(Lex)单抗抑制,这一结果支持SA在上述三种细胞过程中较Fuc残基重要.  相似文献   
16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可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中风等,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在AS早期病变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氧化修饰起着关键作用。已知类黄酮化合物是优良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和生物抗氧化剂。类黄酮化合物能防止LDL-c的氧化修饰,主要通过: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保护内源性抗氧化物质,调节细胞抗氧化状态起作用。在AS发病过程中伴随炎症,类黄酮化合物有抗炎和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不同种类的类黄酮化合物结构差异对AS作用有着明显差异,存在特定的构效关系。本文就植物类黄酮化合物防治AS的机理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4.
以长白山苔原带南坡植被为对象,通过植被调查,与北坡和西坡植被进行比较,研究长白山苔原植被因坡向差异导致的不同植被变化模式。结果显示:(1)长白山苔原南坡植被中灌木处于优势地位,与北坡、西坡情况一致。但在物种组成上,各坡向差异明显,为中度不相似水平;(2)在生物多样性、多度、盖度等群落特征上,南坡与西坡的差异较大、与北坡相似性较强;(3)在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上,南坡与北坡相同,即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且峰值出现在中部,与西坡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单调递减的趋势完全不同。表明不同群落抗干扰能力以及所受干扰程度存在差异,北坡处于演替中后期,较为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南坡因受干扰强度较小,植被处于较稳定状态;(4)长白山苔原各坡向植被变化差异较大。南坡和北坡的植被相对稳定,与西坡草本植物强烈上侵明显不同。长白山苔原带植被的坡向差异源于各坡向的本底差异、环境差异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是火山、强风干扰下植被演替与响应气候变化的植被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5.
摘要 目的:探讨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分别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血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乱数表法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n=28,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组(n=28,利培酮治疗)、奥氮平组(n=28,奥氮平治疗),均治疗8周,对比三组患者症状评分、血脂、肝功能、认知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8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整体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治疗8周后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奥氮平组、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于阿立哌唑组,且奥氮平组高于利培酮组(P<0.05);奥氮平组、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阿立哌唑组,且奥氮平组低于利培酮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比较无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8周后延迟回忆数、即刻回忆数、回忆总数、再认数评分均高于利培酮组、奥氮平组(P<0.05)。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ALT、AST、TBIL高于治疗前(P<0.05),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ALT、AST、TBIL高于阿立哌唑组、奥氮平组(P<0.05)。结论: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中,可获得相当的治疗效果,其中利培酮对肝功能影响较大,奥氮平对人体血脂影响较大,阿立哌唑对血脂、肝功能影响轻,改善认知功能效果优于利培酮、奥氮平。  相似文献   
166.
报道了以二聚体存在的dimo-BmK M1的1.4Å分辨率晶体结构. 蛋白质中的肽键是局部双键,不可旋转,因此具有顺式 (cis) 和反式 (trans) 两种构型,它们不能通过旋转操作相互转换. 非脯氨酸顺式肽键是指形成该肽键的氨基是由脯氨酸以外的氨基酸提供的 (Xaa-nonPro),这类肽键的顺式构型的自由能远比反式高,因此极少出现在天然蛋白质结构中. 事实上,在长时间中,多肽链的“反式肽键连接”被视为蛋白质结构的一条基本规则,把顺式肽键视为不可能. 随着高分辨率精确蛋白质结构数量的增加,近年来有详细的统计分析揭示,非脯氨酸顺式肽键 (Xaa-nPro) 在蛋白质结构中出现的几率为0.03%~0.05%,而且大多存在于功能敏感的结构区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所用的基本结构数据都来自晶体结构,对这种反常肽键是否由结晶环境影响而形成,存在疑问. 此前曾在以单体形式存在的蝎神经毒素mono-BmK M1的高分辨率结构中发现其中肽键Pro9-His10是非脯氨酸顺式肽键,并详细分析了其结构-功能意义. 以二聚体存在的dimo-BmK M1的1.4Å分辨率晶体结构表明,它与mono-BmK M1有不同的空间群、不同的分子堆积方式,不同的晶体环境. 结构模型被高度精化, Rcryst达到0.109. dimo-BmK M1结构显示,在不对称单位中的两个M1分子在同一位置 (残基9-10之间) 都清晰地存在顺式肽键. 立体化学分析显示,这一肽键的几何参数和局部结构与mono-BmK M1中的 (9-10) 顺式肽键基本相同. 这一结果表明,非脯氨酸顺式肽键9-10的存在与结晶环境无关,是BmK M1分子的固有结构特征. 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与顺式、反式肽键相关的结构元素,发现与残基 (8-19) 序列模体-KPXNC- (X为任意氨基酸) 所决定的特征回折结构可能是分子内在的主要结构因素,其中第8位残基是Lys或Asp对决定肽键是顺式还是反式有关键作用. 近来的突变实验及其晶体结构测定已证实,Lys8/Asp8是 (9-10) 肽键顺式/反式异构的结构开关,它们对该类分子与不同种属钠通道作用的专一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BLAST搜索,发现在其他18个蛋白质中也存在相同的序列模体-KPXNC-,推测在这些蛋白质的相应肽键位置也可能存在反常的脯氨酸顺式肽键.  相似文献   
167.
原材料是夏布衣着用的重要限制因素,评价、筛选优异的苎麻品种资源,是制造优质夏布衣料的基础.为初步探索我国适于夏布衣着用的苎麻品种,筛选优异种质,本研究以30份苎麻品种为试验材料,浏阳鸡骨白(CK1)、日本昭和村麻(CK2)为对照,比较单纤维直径和强力,发现有14个品种均优于对照,以赤麻的单纤维直径最低,为19.09 μ...  相似文献   
168.
为揭示北方沙区典型盐碱地不同灌溉量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群特征的影响。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灌区油莎豆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盐双因素(水处理:50%、70%、100%标准灌溉定额;盐处理:非盐渍土、弱盐渍土、中盐渍土)随机区组野外控制实验,比较分析不同水盐处理下油莎豆土壤真菌群落特征。(1)油莎豆农田土壤样品共获得2354个真菌OTU,隶属于13门43纲114目224科434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67.83±6.33)%)、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16.96±6.02)%)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1.31±1.82)%)占绝对优势。随灌溉量增加,优势属由被孢霉属(Mortierella)变为镰孢菌属(Fusarium)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不同水盐处理下真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2)真菌功能群以腐生营养型为主,病理营养型次之,共生营养型占比最低。随灌溉量增加,腐生和共生营养型真菌均先减少后增加,病理营养型真菌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169.
钟为国  张英 《动物学研究》1981,2(4):389-390
大蜗牛(Helix)是西欧许多国家尤其是法国的重要食品,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又称非洲蜗牛亦有很高食用价值。目前国际上蜗牛的消费量很大,已供不应求,因此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了蜗牛的人工养殖。养殖方法简单易行,但防逃问题却是关键一环,因为如让其逃入农园则会破坏农作物造成灾害。国内曾有人试验用柴灰等高碱(pH11.5)三合土围墙拦养,似有一定效果,但在生产上应用仍很不便。故我们用褐云玛瑙螺试以电栏,获得初步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0.
报道了以二聚体存在的dimo-BmKM1的1.4!分辨率晶体结构.蛋白质中的肽键是局部双键,不可旋转,因此具有顺式(cis)和反式(trans)两种构型,它们不能通过旋转操作相互转换.非脯氨酸顺式肽键是指形成该肽键的氨基是由脯氨酸以外的氨基酸提供的(Xaa-nonPro),这类肽键的顺式构型的自由能远比反式高,因此极少出现在天然蛋白质结构中.事实上,在长时间中,多肽链的“反式肽键连接”被视为蛋白质结构的一条基本规则,把顺式肽键视为不可能.随着高分辨率精确蛋白质结构数量的增加,近年来有详细的统计分析揭示,非脯氨酸顺式肽键(Xaa-nPro)在蛋白质结构中出现的几率为0.03%~0.05%,而且大多存在于功能敏感的结构区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所用的基本结构数据都来自晶体结构,对这种反常肽键是否由结晶环境影响而形成,存在疑问.此前曾在以单体形式存在的蝎神经毒素mono-BmKM1的高分辨率结构中发现其中肽键Pro9-His10是非脯氨酸顺式肽键,并详细分析了其结构-功能意义.以二聚体存在的dimo-BmKM1的1.4"分辨率晶体结构表明,它与mono-BmKM1有不同的空间群、不同的分子堆积方式,不同的晶体环境.结构模型被高度精化,Rcryst达到0.109.dimo-BmKM1结构显示,在不对称单位中的两个M1分子在同一位置(残基9-10之间)都清晰地存在顺式肽键.立体化学分析显示,这一肽键的几何参数和局部结构与mono-BmKM1中的(9-10)顺式肽键基本相同.这一结果表明,非脯氨酸顺式肽键9-10的存在与结晶环境无关,是BmKM1分子的固有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与顺式、反式肽键相关的结构元素,发现与残基(8-19)序列模体-KPXNC-(X为任意氨基酸)所决定的特征回折结构可能是分子内在的主要结构因素,其中第8位残基是Lys或Asp对决定肽键是顺式还是反式有关键作用.近来的突变实验及其晶体结构测定已证实,Lys8/Asp8是(9-10)肽键顺式/反式异构的结构开关,它们对该类分子与不同种属钠通道作用的专一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BLAST搜索,发现在其他18个蛋白质中也存在相同的序列模体-KPXNC-,推测在这些蛋白质的相应肽键位置也可能存在反常的脯氨酸顺式肽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