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93篇 |
免费 | 515篇 |
国内免费 | 2358篇 |
专业分类
81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4篇 |
2023年 | 151篇 |
2022年 | 184篇 |
2021年 | 224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164篇 |
2018年 | 213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206篇 |
2015年 | 235篇 |
2014年 | 331篇 |
2013年 | 245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292篇 |
2010年 | 226篇 |
2009年 | 243篇 |
2008年 | 240篇 |
2007年 | 232篇 |
2006年 | 275篇 |
2005年 | 242篇 |
2004年 | 262篇 |
2003年 | 288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204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207篇 |
1998年 | 208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187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185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53篇 |
1990年 | 133篇 |
1989年 | 141篇 |
1988年 | 77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77篇 |
1984年 | 54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30篇 |
1963年 | 16篇 |
1959年 | 14篇 |
1958年 | 14篇 |
1957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濒危动物的再引入与物种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所进行的濒危动物再引入的状况,探讨了再引入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作用及由此而引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在我国开展再引入工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CBHII基因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噬菌体lambda EMBL3 DNA为载体,通过克隆绿色木酶(Trichoderma vi-ride)高分子量基因组DNA的部分酶解片段,并将重组分子进行体外包装后侵染Escheri-chia.coliK802,由此构建了绿色木霉基因文库。以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纤维素酶CBHII基因的末端片段为探针,用轮回噬菌斑原位杂交从文库中筛选出CBHII基因的阳性克隆5个 相似文献
84.
鸟类能量学是近年来鸟类生态学研究中日益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是研究鸟类能量代谢的科学。传统的研究方法是把实验鸟放进一个密闭的环境中,通过测定耗氧量来研究其能量代谢。随着对生态系统研究的日益深入,对生 相似文献
85.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扩增到鲈鱼 (Lateolabrax japonicus) 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M) 重链 (Heavy chain,H) 基因全长cDNA序列。鲈鱼IgM cDNA全长为1 901 bp,开放阅读框包含1 749 bp,编码582个氨基酸。根据鲈鱼IgM和其他硬骨鱼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IgM、IgZ和IgD分别聚为一枝,其中IgM与IgZ分支的进化关系较近,而与IgD分支的进化关系较远。RT-PCR检测IgM在鲈鱼各组织器官的表达情况,其中在头肾及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心脏、肌肉及脑中几乎不表达。利用已获得的鲈鱼IgM cDNA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0-IgM,并在M15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了分子量为63kD的重组蛋白His-IgM,Western-blotting显示鲈鱼IgM重组蛋白能与鼠源抗6×His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说明已经获得了基因工程表达IgM重链蛋白。 相似文献
86.
一组丝瓜籽小分子核糖体失活蛋白LuffinS的分离、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CM-52阳离子交换层析、HRLC分子排阻层析及FPLCMonoS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从丝瓜籽中分离到一组分子量为8kD左右的小分子核糖体失活蛋白——LufinS1、LufinS2、LufinS3。末端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N端氨基酸分别为Ala、Pro和Thr。氨基酸序列分析确定了LufinS2的N端9个氨基酸的序列是Pro-Arg-Arg-Gly-Gln-Glu-Ala-Phe-Asp。LufinSs对核糖体的失活机制与天花粉蛋白(TCS)一致,是RNAN-糖苷酶催化型的。它们对无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活性较TCS略强,IC50分别为1.3×10-11、1.0×10-10和6.3×10-11mol/L左右。因此LufinSs有可能开发成免疫毒素的高效“弹头”。 相似文献
87.
沿纽约市“市区-郊区-农区”140km森林生态样带,对9个样地19个样方的森林植被进行了研究。植被组成和结构沿样带变化明显,分异出城区森林、郊区森林和农区森林等不同类型,优势种替代明显,植物种类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植被的梯度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城市化对植被有重要影响。森林生态样带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好手段。 相似文献
88.
显齿蛇葡萄提取物抗油脂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幼嫩茎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0.2%的显齿蛇葡萄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超过同浓度的BHA及生姜提取物,0.7%的显齿蛇葡萄提取物对菜油、猪油的氧化抑制率比0.2%的BHA分别高出49.8%、9.4%,比0.2%生姜提取物分别高出46.5%、62.2%. 相似文献
89.
睾丸间质细胞—研究自体吞噬的一种正常细胞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tried to estimate, in a semiquantitative way, 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the autophagic activity in various cell types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ighest activity appeared to be in the Leydig cells of rat testes. Autophagosomes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electron microscope photographs of Leydig cells, which provide a good model to study the autophagocytosis in normal cells. The autophagic process in Leydig cells was observed with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in preparations treated to show CMPase activity. The mode of formation of autophagosomes in Leydig cel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Step 1, flattened membranous elements expand to enclose a small cytoplasmic territory to form pre-autophagosome. Step 2, The double membrane profile of the pre-autophagosome then completely encloses the cytoplasmic territory to form early autophagosome in which structurally normal organelles are contained. Step 3,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early autophagosome into a late one is accompanied by the loss of one of the two delimiting membranes, the partial disintegration of the enclosed content and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 of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The enzymatic reactivity is acquired following a close association with the lysosomes. The late autophagosome then reaches the cell surface and appear to exocytose their residual content. 相似文献
90.
移地与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移地是指将生物有机体从一个区域自由释放到另一区域的移动,通常包括引入、重引入以及复壮等3 种类型。野生动物的移地有较悠久的历史。在许多国家,通过移地以维持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在野外的长期续存已成为保护生物学上的一种重要手段。影响圈养动物野外放归成功的因素主要来自物种生物学特性、自然环境、社会生物学以及放归方式等几方面,同时,放归亦给基础生态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兽类,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以及凉山等几大隔离的山系。由于部分山系栖息地的高度破碎以及隔离小种群普遍面临的来自种群及环境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就地保护的措施可能并不足以保证这些隔离小种群在野外长期续存。在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将圈养个体放归野外以复壮孤立小种群应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同时,随着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逐步改善,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时机亦逐步成熟。文中尚就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