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4篇 |
免费 | 136篇 |
国内免费 | 487篇 |
专业分类
17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5篇 |
1966年 | 4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样线法对成南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进行调查,并分析了研究区域内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以及重要值参数,同时,根据坡度差异将调查所得边坡划分为斜坡(Ⅰ)、陡坡(Ⅱ)和急坡(Ⅲ)三大类.结果显示:调查所得植物属于41个科,85属,91个种;其中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Asteraceae)、蔷薇科(Rosaceae)的种类最多,占全部种数的44%;不同类型坡面具有不同的适应物种,草本层和灌木层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特征.同时,通过分析多样性指数和重要值筛选出了不同类型边坡的实用性物种,并根据此次调查的分析处理结果,提出了植被恢复的一些原则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七首中医经典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以筛选治疗UC的潜在共有的重要成分、靶点及通路,同时分析每首复方独有的重要成分、靶点及通路,并对重要证型脾肾阳虚型UC的重要靶点进行实验验证。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7首中医经典复方的4个共有重要成分、42个共有重要靶点、30个独有重要成分、14个独有重要靶点;KEGG通路分析显示,共有重要靶点主要涉及炎症与疾病相关通路;每首复方独有通路主要涉及HIF-1、T细胞受体等炎症相关通路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相关通路;采用AutoDock vina对重要成分和重要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番泻叶灌胃+葡聚糖硫酸钠”建立病证结合的大鼠脾肾阳虚型UC模型,灌胃给予附子理中丸混悬液(1.2 g/kg)21 d后,采用ELISA验证其重要靶点。结果表明,附子理中丸能显著降低脾肾阳虚型UC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P<0.001)。本研究初步提示了七首经典复方治疗UC的潜在共性作用机制为消除炎症、调节免疫、调节细胞凋亡及抗癌等作用;附子理中丸可以调控TNF、IL-6等重要靶点,发挥治疗脾肾阳虚型UC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细胞受体等炎症通路相关;β-谷甾醇、豆甾醇、白桦脂酸、山柰酚等参与不同UC中医证型的治疗,为治疗不同UC中医证型的潜在药物发现及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也为UC辨证分型的潜在特异性评价指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3.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高光谱特征和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6年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采用ASD Fieldspec HH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下冬小麦高光谱反射率、红边参数和对应的冬小麦生理生态参数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 b(Chla b),叶片水分含量(LWC),叶面积指数(LAI).结果表明,冬小麦生理生态参数随生长发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hla、Chlb和Chla b开花期达最大值;LWC和LAI孕穗期达最大值.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Chla、Chlb和Chla b、LWC和LAI减少.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高光谱反射率具有绿色植物特征.用红边一阶微分光谱特征参数分析,冬小麦孕穗期和开花期红边(λred)位于728~730nm,灌浆期红边(λred)移到734nm.Chla、Chlb和Chla b与Dλ730:Dλ702、Dλ730:Dλ718,LWC与Dλred、Dλ718以及LAI与Dλ718、Dλred、Sred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5(p<0.05).经回归分析,Chl与Dλ730:Dλ702、LWC与Dλred呈线性关系(R2=0.87),LAI与Sred呈二次关系(R2=0.68).因此,用冬小麦高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能判断冬小麦生育后期长势和农田水分胁迫程度. 相似文献
994.
黑刺粉虱及其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黑刺粉虱Aleurucamhus spiniferus Quaint.是柑桔、茶树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福建一年发生4-5代,闽北、闽中发生4代,世代重叠。主要以若虫在柑桔等叶背越冬,越冬若虫于翌年2月间开始化蛹(伪蛹),4月间成虫羽化并产卵。各世代若虫发生期为第一代4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三代7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四代9月中旬至翌年3月,11月进入越冬期。一年中以6-9月为发生为害高峰期。黑刺粉虱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资源丰富,蛹期被寄生率甚高,对该虫的综合治理可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了解许昌市2013—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许昌市2013—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许昌市6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病例377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4.54/10万,总体保持较平稳趋势,不同年份发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046.76,P<0.05)。东城区、魏都区年均报告发病率都高。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每年4—7月出现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例为1.77∶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456,P<0.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3~15岁人群,占84.06%,其中>10~15岁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6.39%。学生发病数最高,2342例,占62.02%。结论 许昌市2013—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效果较好。今后防控重心应放在人口密集场所和流动性大的地区,学生、托幼儿童应作为重点关注人群。建议对6岁组儿童加强接种一剂次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的疫苗。 相似文献
996.
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前景郑康乐(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黄宁(国际水稻研究所,马尼拉1099)OutlookontheApplicationofMarker-asistedSelectioninRiceImprovementZhe... 相似文献
997.
998.
文章报道可能属于单子叶被子植物化石的两个新属Shangyuania gen.nov.和Zhouia gen.nov.,标本采自辽宁省北票市上园乡黄半吉沟下白垩统义县组尖山沟层。前者属于水生草本植物,具有一个非常细弱的茎,茎保存不全,未见分枝。茎上生有对生和互生的沉水型叶;叶线形,全缘。基部无柄,顶端为钝圆形;具有一条中脉,中脉的两侧各有3—4条细而平行的侧脉和在叶的远轴面上各有一行可能的通气组织;穗状花序生于叶腋中,具有一个细弱的花序梗,由4~5轮小花组成。后者是一个单独保存的种子,卵圆形,被压扁,表面具有多角形的细胞或泡沫状纹饰。通过对两新属形态特征研究和对比,推测它们可能与现生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特别是该科中的眼子菜属(Potamogeton),以及茨藻科(Najadaceae)的茨藻属(Najas)有某种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99.
1000.
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因此,生物科学史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