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采用4×2(海藻粉×抗菌肽)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海藻粉(0.0%、1.0%、3.0%、5.0%)和抗菌肽(300 mg/kg、600 mg/kg)对蛋鸡不同产蛋期(24~27周龄和28~31周龄)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海藻粉的添加水平显著提高了产蛋率和料蛋比(P<0.05)。(2)抗菌肽添加水平在28~31周龄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5)。(3)海藻粉和抗菌肽互作效应显著提高了产蛋率和料蛋比(P<0.05)。结果提示,海藻粉和抗菌肽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以海藻粉5%、抗菌肽300 mg/kg水平组合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2.
高粱抗旱种质筛选及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61份高粱育种材料进行了抗旱性鉴定,旨在筛选既有较好抗旱性能又具较高丰产性能的高粱种质供育种利用。本研究筛选出抗旱性3级以上的材料14份,其中1级抗旱材料2份。选用109对SSR引物对61份高粱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1对引物有较好的多态性,共扩增到508个等位变异片段,平均每个标记获得10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平均为0.6615,变幅0.0322~0.913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1份高粱材料聚成4类,聚类结果与根据地理来源、遗传背景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中国高粱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我国目前的恢复系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应在育种中拓宽恢复系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73.
猪源新城疫病毒JL01株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在吉林省某猪场发生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到40%~50%,病死率15%,取其脾、肺、肾等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可见副粘病毒样颗粒,表明其病原可能为某种猪源副粘病毒,命名为JL01株。在对该病毒的的血凝、血凝抑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后,初步确定该种猪副粘病毒为猪源新城疫病毒。病毒回归试验表明,纯化的病毒对猪仍有较强的致死性,并可从死亡猪体内分离到新城疫病毒。该病毒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半数致死量(EID50)分别为55.2h、1.60和10-7.5/0.1 mL,表明该毒株属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在此基础上,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其他10株NDV毒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JL01株与B1、LaSota、Clone30等经典的新城疫病毒弱毒株同源性较高(91.5%~98.5%),与ZJ1、Mukteswar等强毒株的同源性较低。F基因氨基酸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G-K-Q-G-R-L117,与弱毒株序列完全相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JL01株属于基因Ⅰ型。因此,本研究所分离到感染猪的新城疫病毒属于基因变异的新城疫病毒弱毒株...  相似文献   
174.
为了给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对牛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首先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牛ADSCs,进行体外培养、连续传代,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细胞压片进行染色体分析,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利用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检测其分化能力。结果显示牛ADSCs体外培养时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增殖稳定;Vimentin、CD49d、CD13表达呈阳性,CD34表达呈阴性;成骨诱导条件下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茜素红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条件下细胞周围脂滴明显,油红-O染色呈阳性。结果证明牛ADSCs体外生长稳定、增殖速度快、定向分化能力强,简易的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方法为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5.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短光照是引起玉米螟滞育的信息,处在北纬35°—36°,东经112°—113°的山西沁水玉米螟种群,在太原控制温度25℃,人工饲料饲养下测定,其临界界光周期为14小时30分钟。当光照少于此临界期,诱发滞育;而多于此临界期,则回避滞育。对于玉米螟幼虫任一单独龄期给予短光照处理,不能或几乎不能引起滞育;而相邻虫龄连续接受短光照处理,则可导致滞育。连续接受短光照处理的时间愈长,滞育率也愈高。幼虫对光照刺激反应的敏感期为自孵化后至5龄末进入滞育前的整个阶段,而非仅为3—4龄。高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短光照诱发滞育的作用;低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长光照回避滞育的作用。以长光照累代处理人工饲料饲养的亚洲玉米螟至三,四十代以上、如经短光照处理则照常发生滞育,其滞育特性仍未改变。  相似文献   
176.
酵母整合型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酿酒酵母基因组rDNA序列中25S和5S rDNA之间的一段约2.2 kb序列作为整合载体同源重组到酿酒酵母基因组中的靶位点,PCR扩增得到该段序列左右2段大小分别为865 bp和1 350 bp的片段,将其与 URA3、磷酸丙糖异构酶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依次克隆入pUC18中,构建成整合型载体pNK.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酿酒酵母菌株INVSc1转化子发出较强荧光,Southern 杂交产生目的条带,这些结果表明载体 pNK 具有整合并表达外源基因功能.通过对转化子连续培养证明构建的整合型载体的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7.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作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疾病,亚洲地区频发,危害不容小觑.其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易引起并发症,致病株多样且易变异等特点,均为手足口病的治疗与防控带来挑战.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作为手足口病主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178.
恩施烟区无翅桃蚜在烤烟田空间动态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施烟区是湖北省最大烟叶生产基地,桃蚜Myzuspercicae(Sulzer)是恩施烟叶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桃蚜在田间的发生以及传播的病毒病害逐年加重,给烟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进一步了解桃蚜发生动态和空间分布规律,将提高对桃蚜的预测效果并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烟区和烟田之间的迁移以有翅蚜为主,田块内部的种群动态和发生规律,无翅桃蚜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受寄主生理生化特性影响,不同烟叶生育期,桃蚜空间结构的差异需要进一步验证。经典的统计学方法以纯随机变量为基础,而昆虫种群的田间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地学统计学承认空间相关性的存在,为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分布分析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在烟叶不同生育期进行无翅桃蚜的田间密度调查,运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其空间特征和发生动态,模拟了无翅桃蚜在烟叶不同生育期的田间分布图,并对无翅桃蚜在不同烟叶生育期田间分布格局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翅桃蚜在烟叶苗期密度最小为(5.59±4.07)头/株,烟叶旺长期虫口密度最大为(14.5±9.6)头/株;种群密度变异系数均较大(0.6147-0.7281),表明其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并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表明种群密度的增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群结构的稳定性。烟叶苗期的种群分布曲线峰度最大,表现出更高的聚集性。无翅桃蚜在烟叶苗期的135°方向和团棵期的45。方向表现为随机分布。烟叶苗期的0°方向和45°方向可用线性有基台模型拟合,其他均可用球形+指数套合模型拟合,判断球形+指数套合模型是无翅桃蚜田间分布的主要模型,属于聚集型分布的范畴。块金值、基台值和变程均随田间虫口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苗期的随机程度(0.1905—0.7186)明显大于其他时期(0.0116—0.1620)。无翅桃蚜空间分布模拟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无翅桃蚜苗期迁移,旺长期后逐渐稳定的特性。无翅桃蚜的田间分布在烟叶苗期与团棵期无明显相关性,而团棵期与旺长期以及旺长期与成熟期显著相关,再次证明烟叶苗期到团棵期,无翅桃蚜的田间分布发生较大迁移,而团棵期以后基本定殖。烟叶苗期的无翅桃蚜高度聚集在少数烟株上,及早预防可以减少烟叶苗期虫口基数,有利于桃蚜种群数量的控制。首次将平面坐标系划分为4个方向,更加准确、全面地描述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9.
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三种造林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以贵州省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三种造林植物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近轮叶木姜子(Litsea elongata var.subverticillata)、山杨(Populus davidiana)为对象,测定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叶绿素荧光、叶片碳酸酐酶活力以及叶绿素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并测定了植物生长地土壤理化性质,综合分析了三种植物的喀斯特生态适生能力。结果表明:水榆花楸和山杨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近轮叶木姜子,这与其较高的气孔导度和光化学效率有关;而山杨因具有较高碳酸酐酶活力和叶绿素含量,表现出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水榆花楸和山杨的光合生产能力较高,且受光强和温度限制,可在光照较好的地区大范围种植,作为速生植物来加快经济收入并改造当地脆弱生境的优选植物;近轮叶木姜子作为中药型植物,且在低光强下能够保持最大生长能力,可在光照条件不好的地区优先种植,既增加植被覆盖率又增加经济收入。该研究结果为山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0.
为了解贵州金刺梨(Rosa sterilis D.Shi)果实和叶片中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贵州普定县金刺梨种植基地的果实和叶片为试材,测定其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没食子酸、芦丁、槲皮素、儿茶素、鞣花酸、绿原酸、阿魏酸是供试金刺梨果实和叶片的主要酚类成分,金刺梨果实和叶片中活性组分差异显著(P<0.05),果实中p-香豆酸、总黄酮和抗坏血酸的含量相对较高,而叶片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阿魏酸、鞣花酸、芦丁、槲皮素和总酚含量均高于果实;金刺梨果实抗氧化活性值均显著高于叶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总黄酮对总还原力(TRPA)值的贡献极强,抗坏血酸对Fe3+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贡献最强,槲皮素对ABTS值的贡献最强,说明金刺梨果实和叶片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药食同源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