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摘要 目的:揭示小蘖碱(BER)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20):对照组、ISO组、ISO+10BER(BER 10 mg/kg/d)、ISO+20BER(BER 20 mg/kg/d)和ISO+50BER(BER 50 mg/kg/d)。给药组大鼠按照指定的剂量灌胃BER,对照组和ISO组灌胃等体积无菌水,共灌胃2周。然后,除对照组之外,其他组大鼠皮下注射ISO(5 mg/kg/d),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0.9%无菌盐水,连续3 d。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鼠的EF、FS、LVEDD和LVESD;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评价心肌组织形态学;Masson三色染色用于评估心脏的间质纤维化;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心肌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collagen I、collagen Ⅲ、TGF-β1、TNF-α、Smad3、p-Smad3、NF-κB、α-SMA、Nrf2、HO-1、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免疫组化评估间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使用试剂盒检测血清SOD、CAT和MDA表达水平。结果:与ISO组相比,BER预处理组大鼠的心肌梗死体积和LVEDD和LVESD显著降低,而EF和FS显著升高(P<0.05)。BER预处理组大鼠的纤维化标志物(collagen I、collagen Ⅲ和α-SMA)表达水平与ISO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与ISO组相比,BER预处理组大鼠的TGF-β1/Smad3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TNF-α和NF-κB)被抑制。BER预处理组大鼠的Cx43阳性染色评分显著高于ISO组(P<0.05)。与ISO组相比,BER预处理组大鼠的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被下调,而抗凋亡蛋白Bcl-2被上调(P<0.05)。与ISO组相比,BER预处理组大鼠的MDA水平显著降低,而SOD和CAT显著升高(P<0.05)。BER预处理组大鼠的Nrf2和HO-1水平显著高于ISO组(P<0.05)。结论: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小檗碱预处理可通过抑制心脏纤维化、炎症反应、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来减少心肌梗死体积并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2.
GATA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分化以及响应环境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木本植物中尚无该基因家族全基因组水平的分析报导。本项研究从基因组水平对毛果杨GATA家族成员的数量、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编码蛋白的理化特征和保守基序等信息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毛果杨GATA家族包含39个基因,共分布于15条染色体上,其中5号染色体上含有6个基因,9号、13号和19号染色体含有基因数量为1,其余染色上无基因分布。该家族各基因的结构与编码蛋白的基本特性均存在一定异性,可分成4个亚族。qRT-PCR研究表明,GATA家族各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茎部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且盐胁迫对各基因的表达特性影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毛果杨GATA家族基因在复制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产生了明显分化,其中部分基因在毛果杨次生生长与盐胁迫响应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研究为全面解析毛果杨GATA家族各成员在其生长发育与盐胁迫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3.
154.
【目的】本研究旨在找出区分西方角蝇Haematobia irritans和截脉角蝇H.titillans幼虫龄期划分标准,为准确鉴定两种角蝇各龄幼虫,研究斯氏副柔线虫在角蝇体内的发育过程,以及制定防控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有效措施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实验室人工孵育两种角蝇幼虫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虫体长、咽骨体长和咽骨体宽3项指标,利用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角蝇幼虫之间差异,以确定两种角蝇幼虫最佳龄期划分标准。【结果】结果表明,两种角蝇的幼虫均分为3龄,咽骨体是两种角蝇幼虫龄期划分的特征性结构,两种角蝇各龄幼虫相同指标的测量值随龄期的增长呈现出相同的增长规律。咽骨体长是划分两种角蝇幼虫龄期的最佳测量指标,咽骨体宽可作为分龄的辅助指标;两种角蝇相邻龄期幼虫的体长变化范围存在相互重叠,不能准确划分角蝇幼虫龄期。【结论】研究表明通过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幼虫咽骨体的形态特征可简便、快速和准确地鉴定两种角蝇幼虫的龄期。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建立土茯苓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70%乙醇超声提取工艺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茯苓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 nm波长处测量。结果:芦丁在0.008~0.048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以芦丁计为98.34%,RSD为3.4%。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土茯苓总黄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6.
树突棘是神经元之间产生直接联系的部位,其形态可塑性是记忆的结构基础。谷氨酸信息传递是中枢神经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能产生突触传递效率的可塑性,由此引起树突棘形态的可塑性变化。本文从谷氨酸受体途径的角度对树突棘形态可塑性的调控机制做一综述。谷氨酸受体主要通过其下游信号分子调节棘内肌动蛋白动力学蛋白,参与树突棘的形态发生和稳定。该作用在局部受到不同的蛋白、信号分子、激素、mi RNAs的调节,从而参与生理及病理过程。最后,提出展望,研究脑区特异的局部微环境变化对记忆相关疾病病因及治疗探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7.
目的:评估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不同程度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2月-2014年05月40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根据Gerber分型,其中中、小型肩袖损伤20例为一组(以下简称A组),大的、巨大肩袖损伤20例为一组(以下简称B组)。其中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1岁),右侧15例,左侧5例;B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7岁),右侧18例,左侧2例。两组手术均采用金属缝合锚单排缝合技术进行肩袖修补,并采用ASES、Constant-Murley以及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术前术后功能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7.3个月)。通过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三种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项评分优良率占为95%,B组优良率占85%。术后患者两组肩关节肿痛症状均明显好转,运动及生活功能恢复正常,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A组较B组相比,有比较好的手术预期效果,且各项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锚固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适应性,固定可靠,具有高强度的优点,以获得稳定的早期固定。对于不同程度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势,配合重建后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能够恢复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但中小型肩袖撕裂的术后效果比较大的、巨大的肩袖撕裂好。  相似文献   
158.
杂草生长茂盛给农田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草甘膦的高效除草则有利于防治农业杂草。培育抗草甘膦作物也为农业杂草管治带来了便利。近年来,已从微生物、植物中均挖掘到了草甘膦抗性基因并用于开发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该文根据这些抗性基因作用的不同机制总结了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育种策略及其利弊,并对未来抗草甘膦作物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9.
迷蛱蝶属Mimathyma隶属于蛱蝶科Nymphalidae闪蛱蝶亚科Apaturinae,该属所包含的种类复杂,其分类学地位存在争议.本文对迷蛱蝶属、闪蛱蝶属Apatura和带蛱蝶属Athyma7个种共1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并以花斑螯蛱蝶Charaxes kahruba (Moore)作为外群用PAUP软件构建MP和NJ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迷蛱蝶Mimathyma chevana(Moore)、夜迷蛱蝶Mimathyma nycteis(Ménétriès)、白斑迷蛱蝶Mimathyma schrenckii (Ménétriès)和环带迷蛱蝶Mimathyma ambica Kollar形成1个聚类簇,支持Moore将这4个种由闪蛱蝶属移出并建立迷蛱蝶属的观点.同时,尽管迷蛱蝶在形态上与该属其余3种相似,但研究发现聚类簇Ⅰ中夜迷蛱蝶、白斑迷蛱蝶和环带迷蛱蝶首先相聚,然后再与迷蛱蝶聚在一起,表明迷蛱蝶与这3种亲缘关系较远.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显示迷蛱蝶属与闪蛱蝶属关系密切,而与带蛱蝶属的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6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及其炮制品中三种双酯型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附子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HPLC-DAD检测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Hepersil BDS C18分析柱(1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40 mmol/L乙酸铵(浓氨水调pH10.0)(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为1 mL/min。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32-2.32μg、0.0216-2.16μg、0.0214-2.14μg(r=0.999976、0.999992、0.999994,n=6);加样回收率为96.4-103.5%(n=6),RSD均小于2.3%。测定结果表明7批不同产地附子生品及16批由同一产地生附子制得的炮制品中三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悬殊,该方法为附子质量标准和炮制工艺规范的制定及进一步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