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90篇 |
免费 | 516篇 |
国内免费 | 2354篇 |
专业分类
81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51篇 |
2022年 | 184篇 |
2021年 | 223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164篇 |
2018年 | 212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205篇 |
2015年 | 235篇 |
2014年 | 331篇 |
2013年 | 245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292篇 |
2010年 | 226篇 |
2009年 | 243篇 |
2008年 | 240篇 |
2007年 | 232篇 |
2006年 | 273篇 |
2005年 | 242篇 |
2004年 | 262篇 |
2003年 | 288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204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207篇 |
1998年 | 208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187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185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53篇 |
1990年 | 133篇 |
1989年 | 141篇 |
1988年 | 77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77篇 |
1984年 | 54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30篇 |
1963年 | 16篇 |
1959年 | 14篇 |
1958年 | 14篇 |
1957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花椒属植物生物碱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椒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50种,我国约有39种14变种。近年来研究发现花椒属植物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与临床功能,现就近20年来花椒属生物碱和花椒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以及其药理作用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73.
A 1 846 bp cDNA is isolated from a human tonsil cell λgt 11 cDNA library (ATCC No. 37546) with mAb 5D4 reactive strongly with human B cell line 3D5, but weakly with human B cell line Daudi and human T cell line Jurkat as a probe. RT-PCR also shows a strong reaction in 3D5 cell and a weak reaction in Daudi and Jurkat cell for 5D4 mRNA. There is an open reading frame from 88 to 1 209 bp in 5D4 cDNA encoding a 374 AA protein. Both the Northern blot analysis and the two consecutive stop codens before start coden demonstrate that the cDNA is a full-length cDNA.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a region from 295 to 334 AA in the protein with strong hydrophobicity and a transmembrane helix region with high score from 313 to 334 AA with an orientation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the cell. 相似文献
74.
在静态和动态培养条件下杂交瘤细胞的生长和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WuT3杂交瘤细胞在静态和动态培养条件下的比较,发现细胞生长和代谢有很大不同。在静态培养条件下,细胞培养周期较长,细胞密度较高;但在动态培养条件下,细胞代谢更加旺盛,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加快,乳酸、氨、丙氨酸等代谢产物的比生成速率较大。 相似文献
75.
76.
清水苑大洞位于贵州省惠水县摆金镇,遗址发现于1998年9月,因发现丰富石制品、骨制品、灰烬层和哺乳动物化石等遗物而为学术界所关注。2013年9至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清水苑大洞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区分A、B两区,揭露面积分别为4 m~2和6 m~2。A区揭露地层厚度约90cm,堆积物为灰白-灰黄色-灰黑色砂质黏土,共出土石制品2398件、动物化石及碎骨2000余件。石制品组合以小型石片工业为体,类型包括石核、石器、各类废片、石锤、磨石等,此外还有5件砸击品。石制品原料大多取自围岩内的燧石,剥片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制品以小型居多;刮削器为石器的主要类型,另有少量凹缺器;石器修理多以锤击法向片状毛坯的背面修理为主。~(14)C测年显示遗址形成于距今约11-14 ka BP,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该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于探讨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在贵州中部低海拔地区的适应生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记述中国叶蜂科盔叶蜂属1新种:光额盔叶蜂Corymbas glabrifrons sp.nov..该种与日本分布的C.aperta Takeuchi,1919相似,但上唇和后足转节白色,单眼后区宽长比为3:2,雌虫腹部第3、4节黑色,两侧具白斑,触角第3节短于第4节2倍长(40:27),腹部第1节背板大部光滑,其余各节背板均具显著细横刻纹,雄虫各足股节浅褐色,雌虫锯腹片具29个锯刃,锯刃稍倾斜. 相似文献
78.
黄河三角洲石油化工区农田土壤-玉米体系PAHs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河三角洲石油开采区表层土壤和玉米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其污染水平,采集农田土壤和玉米各71个样品,检测农田土壤和玉米各部位中16种PAHs含量,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生态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农田土壤、玉米根、茎和叶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别为256.6-1936、291.4-680.9、324.9-527.9、289.5-2400 μg/kg。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以4-6环为主。多环芳烃在玉米根茎叶富集系数大小排序为:叶 > 茎 > 根。玉米不同组织中PAHs浓度与相应农田土壤中PAHs浓度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PAHs含量与玉米根、茎中PAHs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8(P<0.01)、0.98(P<0.01),表明玉米根和茎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农田土壤中,农田土壤中PAHs的含量影响着PAHs在玉米根茎中的积累和分布。玉米叶中PAHs含量与农田土壤中PAHs含量与玉米根、茎中PAHs含量不存在相关关系,表明玉米叶中多环芳烃并非来自土壤中PAHs的迁移,可能来源于大气。内梅罗指数结果表明,农田土壤PAHs达到了中度污染,其中BaA、Pyr和BbF达到了偏重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农田土壤PAHs对儿童和成人的平均非致癌风险分别为0.44和0.12(均小于1),表明农田土壤多环芳烃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是可接受;农田土壤PAHs对儿童和成人的平均致癌风险分别为3.6×10-5、9.0×10-6,没有超过致癌风险水平上限(10-4),致癌风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3种暴露途径中,皮肤接触是土壤PAHs的最主要暴露方式,其次是经口摄食,吸入暴露途径甚微,可忽略不计。PAHs对儿童健康的威胁风险要大于成人,所以应尽可能避免儿童直接接触或误食土壤等其他介质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79.
有机污染物芘胁迫下白菜生理特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多环芳烃芘对白菜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盆栽实验对华北地区常见的11种白菜进行不同浓度芘胁迫下的培养,研究白菜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菜的种类和芘的浓度对白菜生理指标(生物量、丙二醛、叶绿素)均有显著影响,且随芘浓度变化,不同种类白菜的生理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白菜的生物量随芘的添加呈现两种变化:一是随芘添加浓度增加白菜生物量逐渐下降;二是在中低浓度芘(5、15、45 mg/kg)处理白菜生物量升高,高浓度(135、405 mg/kg)胁迫下生物量下降。白菜的丙二醛(MDA)含量随芘浓度的增加,表现出3种不同规律:各浓度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逐渐升高,以及显著低于对照组。叶绿素含量随芘浓度的增加,主要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和逐渐上升2种变化趋势。京春白(JCB)和中白50(ZB-50)对芘的胁迫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生理指标变化较小;中浓度芘胁迫下京翠60(JC-60)和京春绿(JCL)较为敏感,高浓度下京秋65(JQ-65)和吉红308(JH-308)生理指标变化显著,可以作为中低浓度和高浓度芘污染土壤指示作物。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