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及时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是消灭脊灰工作中病毒学监测的首要任务。近期我国存在4个脊灰Ⅰ型野病毒基因型,其中P1/CHN-JX89和P1/CHN-R91为两个主要的流行基因型。在分析了我国大量脊灰野病毒VP1核酸序列的基础上,选取了1338JX89病毒VP15′端的96个核苷酸片段(2480-2575),经PCR扩增,克隆至pUC/T7质粒,线性化后,用T7RNA多聚酶制备RNA探针,并将Dig标记物渗入探针分子中。经杂交试验,两个主要基因型病毒全部与此探针呈阳性反应,而其它基因型和疫苗相关病毒均为阴性反应,体现了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而且实验结果由核酸序列分析等证实。脊灰野毒探针的应用在国际上尚未见报道,它克服了疫苗探针杂交中容易遗漏野毒株的缺点,直接查出野病毒。这对疫苗株中混有少量野毒株的分离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Vero细胞制备的EV71抗原,用于IgM捕捉ELISA法检测类脊髓灰质炎(类脊灰)患者血清中EV71 IgM抗体,特异性高,敏感性及稳定性良好。154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IgM阴性的可疑脊灰患者血清中EV71 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4.9%(23/154)。病后第2天的标本即可测出EV71 IgM,5至12天者抗体滴度较高,病后第40天的标本尚可测出EV71 IgM。本法是EV71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可用于与脊灰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3.
24.
中国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基因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杰  张礼璧 《病毒学报》1996,12(4):291-298
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分离的32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在VP1编码区,经PCR-RFLP方法鉴定,并经核酸测序进一步证实力疫苗株,其中5株为I型疫苗,16株Ⅱ型疫苗株,11株Ⅲ型疫苗株,以同样的分析方法检测这些毒株基因组的3D聚合酶编码区,发现2株I型疫苗株在3D区的431个核苷酸序列为野毒序列,即这2株Sabin1基因型(VP1)与野毒基因型(3D)重组株;其余3株I型疫苗株未发现基  相似文献   
25.
对中国脊髓灰质炎Ⅱ型减毒活疫苗株──中Ⅱ17和Ⅲ型减毒活疫苗株──中Ⅲ2的VP1段部份核酸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并分别与相应的Sabin2和Sabin3株有关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在416个核苷酸序列中,中Ⅱ17与Sabin2有99.3%同源性,中Ⅲ2与Sabin3株完全一致。从我国服用国产活疫苗地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分离到的部份2型疫苗株,分别与中Ⅱ17和Sabin2相比较,发现与中Ⅱ17株更为近缘,海南、山东、湖南株分别只有0、1或2个核苷酸的改变。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一种检测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IgA抗体的捕捉法ELISA(Aac-ELISA)。方法敏感,快速,特异,用于检测144份脊灰可疑病人的血清,IgA抗体检出率为77.8%(112/144).而这些血清的IgM抗体检出率为65.2%(94/144)。如同时检测IgM和IgA抗体,则阳性率可达91.7%(132/144)。麻痹后1~3天内IgA的检出率为76.5%(13/17),4~7天内为95%(19/20)。最长检出IgA的一例可疑病人,其血清收集于病后第59天。本方法在一部分16天后可疑病人IgM阴性血清中查出IgA阳性,故可以作为查IgM抗体诊断方法的补充,尤其适用于诊断感染后未能及时收到血清标本,IgM已经转阴而IgA抗体仍为阳性的病人。  相似文献   
27.
马来亚大学医学微生物系主任S.K.Lan博士应邀于1986年来华访问,在病毒所作了题为“病毒病快速诊断”的学术报告,针对发展中国家病毒病快速诊断工作的需要,结合他本人的研究,介绍了检测登革热病毒IgM抗体的血球吸附免疫法(Hemadsorption Immunosorbent Technique),该方法基本上与捕捉法  相似文献   
28.
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人巨细胞病毒(CMV)AD169株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 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4株(12H、3H、47C和6H)能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其中47C株McAb(滴度≥512 000)经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能与细胞培养中的AD169株和Davis株CMV发生特异性核内染色反应。14份出现CMV典型病变的临床阳性标本中,12份呈明显的阳性反应,另2份为弱阳性反应,而对正常细胞及感染其它病毒的细胞均无染色反应,说明该McAb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用于鉴定分离的毒株,一天内可出结果,比中和试验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29.
急性弛缓性麻痹聚集病例病原毒力和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脊灰病毒型内重组、位点突变等分子特征与神经毒力的关系,对2002年6月四川省攀枝花地区发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聚集病例的分离病毒株进行了转基因小鼠(PVR-Tg21 mice)神经毒力实验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所测4株分离病毒(均为Ⅱ型脊灰病毒)神经毒力没有明显升高。4株病毒基因全长都是7 439bp,编码区翻译的氨基酸全长2 207aa。4株病毒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6208和6235c两株病毒是由Ⅱ型和Ⅲ型脊灰病毒在3A区重组而来,6209和6236两株病毒是由Ⅱ型和Ⅰ型脊灰病毒在2C区重组而来。4株病毒在5'非编码区nt481和VP1区的nt2 909两个强减毒位点都发生回复突变,6209和6236两株病毒重组的SabinⅠ的重要减毒位点nt6 203亦发生回复突变。结合神经毒力实验和序列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脊灰病毒的型别间的重组与神经毒力没有直接关系,同时可以推论SabinⅢ的nt5 832,SabinⅡ的nt1 450和nt2 386这3个位点可能是毒力相关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