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氮素对红波罗花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三年生红波罗花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氮处理下植株的叶片性状、气体交换特性、叶氮分配、叶绿素荧光和生长参数,探讨了在高山环境中氮素对红波罗花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时,虽然红波罗花减少了叶氮在捕光复合体中的分配,但还是出现了光抑制现象,并且由于叶氮含量(N)、叶绿素含量(Chl)和叶氮在光合组分中的分配量是最少的,导致光合能力最低,生长最缓.随外界施氮量的增加,红波罗花的N,Chl,叶肉厚度、叶氮在光合组分中的分配量(NR、NB、NL),光能利用效率均随之增加,光合能力相应增强.三个施氮处理中,红波罗花分配给生物力能学组分的叶氮(NB)多于分配给Rubisco的(NR),从而导致Jmax/Vcmax增加,有利于其适应高山低温和高光强.施氮量增加,植株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增加,这对于红波罗花当年的开花繁殖,以及来年的生长发育都非常有利.当施氮量超过0.2g/kg基质时,植株的N,Chl,叶肉组织厚度、光合速率以及RGR都不再显著增加,因此当土壤中纯氮含量为220~230mg/kg时,即能满足红波罗花较佳光合和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12.
花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Ⅱ:花型、花期、货架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基因工程研究的机理,酶的纯化及基因分离等方面取得下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已广泛用于花卉产业,并在花卉改良研究中取得突出的成效,本文详细介绍了基因工程用改善花型,花期和货架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高温可能是限制中甸角蒿(Incarvillea zhongdiannensis)向低海拔地区引种驯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从基因表达水平研究中甸角蒿高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SSH技术构建了中甸角蒿对高温(30℃)处理响应的正反向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抑制性差减杂交效率较高,质量较好。通过对正反向文库中部分EST进行序列测定,获得了60条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平均长度为537bp。对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及功能注释,50条EST为功能已知的基因,分别参与信号转导与转录、植物抗逆性反应、光合作用、代谢与能量、蛋白质合成与转运、蛋白质命运、细胞结构和细胞生长等过程。6个EST与功能未知基因的同源性较高。获得的4个未匹配的EST推测为新基因,可能在植物热耐受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分控制实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光合作用、叶片解剖结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分处理不仅使白及的最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反应中心Ⅱ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参数降低;也使叶肉层变薄、上表皮增厚、生物量和多糖含量下降。气孔导度降低是白及在低水分条件下光合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低水分条件可引起白及光合碳同化能力下降,导致生物量和多糖积累减少,进而影响白及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1996~ 1 999年 ,在云南省蒙自县草坝镇 (南亚热带北缘 )进行了亩产吨粮的种植模式研究。通过对春、夏、秋、冬播玉米 ,早、中、晚稻以及冬小麦的系统研究 ,以地上部分总干物重、籽粒产量、总入射辐照量、叶面积持续期 (灌浆期 )、氮肥的利用率和生产力、水生产力为指标 ,对早稻—晚稻、早稻—秋玉米、早稻—冬小麦、春玉米—晚稻、夏玉米—冬小麦、中稻—冬小麦和中稻—冬玉米 7种复种模式作了比较 ,选出中稻—冬玉米为一年两熟亩产吨粮的最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志雄  黄伟  张石宝 《广西植物》2022,42(12):2147-2156
墨兰(Cymbidium sinense)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物种为林下荫生植物,生境破坏和森林冠层结构的改变都会导致其遭受氮素和光照波动的双重影响。为了探究墨兰的光合作用响应这种复合胁迫的机制,该文研究了不同氮浓度处理下墨兰叶片的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光系统I(PS I)和光系统Ⅱ(PS Ⅱ)对波动光强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1氮处理下,墨兰叶片的氮含量、叶绿素含量、PS 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和PS I最大可氧化的P700信号(Pm)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和PS 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被大量激发。(2)1.25、5、10 mmol·L-1氮处理下,光强突然增加使墨兰叶片的PS I反应中心表现为先过度还原,随后过度还原态被逐渐解除; 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表现为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说明环式电子传递的动态调节和PS I的氧化还原态密切相关。(3)波动光下,0 mmol·L-1氮处理的墨兰叶片没有表现出PS I的过度还原,主要是因为其PS Ⅱ释放的电子很少,避免了过量电子被传递到PS I。综上认为,氮素的波动会显著影响墨兰对波动光强的光合生理响应,这为墨兰的人工栽培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探究林下植物光合作用响应氮素和波动光复合胁迫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等植物环式电子传递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式电子传递做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电子传递途径之一,近几年被证实它对于许多高等植物的生长是必需的.环式电子传递通过促进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的建立一方面激发ATP合成酶合成ATP,另一方面加强了光系统Ⅱ处的热耗散,稳定了放氧复合体,从而保护光系统Ⅱ免受光抑制.同时,它还可以缓解光系统Ⅰ处电子受体的过度还原,减少超氧阴离子在光系统Ⅰ处的合成,防止光系统Ⅰ受到光抑制.本文简要地综述了环式电子传递的途径、其参与ATP合成的作用、对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光保护作用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和调节,并对环式电子传递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冬玉米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和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施氮量下 ,研究了冬玉米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结果表明 :(1 )冬玉米地上各部分中氮的累积随着用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花丝期前的吸收量均多于后期 ,但高氮区的前期吸氮比大于低氮区 ;(2 )营养体氮的转移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但绝对量依然是高氮处理大于低氮处理 ,其中雄穗的转移率最高 ,叶的转移量最大 ;(3 )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氮的生产力下降。根据试验结果 ,在肥力好的土地上种植冬玉米以 1 80~ 2 70 kg N/h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兰属植物( Cymbidium)是重要的观赏花卉。该属大多数种类生长在适度荫蔽的环境中,但附生型的西藏虎头兰( C?tracyanum)却能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良好生长。为了探究西藏虎头兰适应强光的生理机制,研究选取同属的地生型墨兰( C?sinense)与其进行对照实验,测定了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P700氧化还原态。结果表明,在强光下,西藏虎头兰光系统I和II活性的下降程度比墨兰小,而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程度更高。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有助于增强西藏虎头兰在强光下的光保护,而墨兰因环式电子激发程度较低,使其不能适应强光。由于附生环境更容易出现间歇性的直射光,西藏虎头兰的这种适应强光的能力可能有助于它更充分地利用附生环境中的光照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红波罗花对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比较了高山花卉红波罗花(Incarvillea delavayi)在原产地香格里拉和引种栽培地昆明的光合作用和叶片性状对水分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两个实验点光合速率(Pn)均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而下降.移栽昆明后,在同样的水分条件下与香格里拉相比其光合速率(Pn)较低,叶绿素含量和Chl a/b的比值则没有显著变化,但单位面积的叶片氮含量(LNC.)有所增加.红波罗花在昆明较低的光合速率(Pn)与较低的气孔导度(g)和叶肉导度(gn)以及叶氮向光合机构中分配(PB、PB)减少有关.另外,移栽昆明后,当供给的水分高于土壤田间持水量的40%时,红波罗花能够正常生长,且对水分供应的响应不如在香格里拉的植株敏感,表现在当土壤的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85%时,光合速率、比叶重(LMA)、叶绿素含量、LNC均比较稳定,且不同的水分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除此之外,红波罗花在昆明的生长存在一个水分阈值(土壤田问持水量的40%),当供给的水分低于这个阈值时,相对生长速率出现负增长.研究结果暗示红波罗花能够在较低海拔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