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JM109富集废水中镍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所构建的在细胞内同时表达出高特异性镍转运蛋白和金属硫蛋白的基因工程菌富集水体中的镍离子。菌体细胞对Ni2+的富集速率很快,富集过程满足Langmuir等温线模型。与原始宿主菌相比,经基因改造的基因工程菌不仅最大镍富集容量增加了5倍多,而且对pH值、离子强度的变化及其它共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都呈现出更强的适应性。相比而言,Na+、Ca2+、Cd2+、Pb2+的影响较小,但Mg2+、Hg2+和Cu2+所引起的负面效应较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基因工程菌对Ni2+的富集行为不需要外加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52.
链脲佐菌素致胰岛NO自由基损伤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简称STZ)为糖尿病的诱因,以NO自由基含量为响应指标,建立了体外小鼠胰岛水平糖尿病药物筛选模型。当STZ作用浓度在0~50mmol/L内变化时,培养液中被检测到的NO大部分是来源于STZ溶于水后释放出的,而很小一部分是由胰岛培养物自身释放的,后者稳定在30~35mmol/L之间。另一方面,NO含量与胰岛素分泌量的剂量关系表明NO的增加伴随着胰岛素分泌量的下降,这标志着NO对胰岛功能的氧化性损伤,从而验证了NO作为该模型响应参量的可靠性。最终确定STZ致胰岛NO自由基损伤模型中STZ的作用浓度为5.0mmol/L,此时NO含量和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STZ未加入前的10.81倍和0.43倍。最后应用该模型,快捷地考察了不同铬含量的魔芋葡甘露寡糖铬络合物(简称KOSCr)清除NO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3.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植物分布的地形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森林群落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形因子对林下植物分布的影响。该区3个海拔高度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林下植物组成丰富,但个体多度在样方中的分布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在9000m^2的样地中设置的450个4m^2小样方,共记录到林下维管植物255种,隶属于95科、181属,总的物种个体多度为18203株。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分析表明,坡向和海拔(p〈0.0001)及坡度(p〈0.05)这3个地形因子对林下植被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海拔〉坡向〉坡度。指示种分析(ISA)进一步确定了不同地形条件下具有显著指示值(IV≥50)的指示种。本项研究表明林下植物的空间分布会同时受到多个地形因子的影响,因此需综合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全面考虑;同时,MRPP结合ISA对于揭示群落植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作用的相互关系、生物多样性保育、森林恢复以及造林引种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4.
在确定了最适接种量和外植体细胞生理时间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不同起始磷浓度下,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生长、碳、氮消耗和多糖积累的动力学特性。以生长30d的类原球茎为材料,在接种量为100g/L时,类原球茎生长的最佳起始磷浓度为2.5mmol/L,培养36d时,类原球茎鲜重达496.5g/L。动力学分析表明,磷是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生长的限制性因素,胞内磷的积累水平与细胞生长具有相关性,2.5mmol/L的磷酸盐有利于碳、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多糖积累的最佳起始磷浓度为0.312mmol/L,培养36d时,其产量为2.22g/L。  相似文献   
55.
施肥对潮棕壤钾收支及钾在作物体内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子绍  宇万太  张璐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337-2340
通过1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K的收支及K在作物体内的分配.结果表明,施K肥处理的大豆籽实和秸秆中K浓度高于不施K肥处理;而施K肥处理的玉米籽实K浓度在各个处理间几乎没有变化.在不施K肥条件下,单一施用N肥或NP配施均可造成K的严重亏缺.保持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可以缓解K收支赤字,而配合适量K肥的施用可以实现作物高产,平衡土壤中K收支.  相似文献   
56.
该研究比较了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2)诱导低氧与气体低氧对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25 mmol/L、50 mmol/L、100 mmol/L、200 mmol/L、4...  相似文献   
57.
缺血后血管新生是缺血组织血流再灌和损伤修复的关键环节。血管新生是一个涉及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管的复杂过程,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和信号通路的参与,其中最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就是VEGF。最近,北京大学学者的研究提示,Grb-2相关接合子1(Gab1)在缺血和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为完善血管新生的细胞内信号通路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者发现,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Gab1(EGKO)小鼠表现出肢体缺血后血管新生严重受损。分离EGKO小鼠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同样发现,较对照组小鼠而言,基因敲除小鼠内皮细胞对VEGF诱导成管的敏感性降低,Matrigel plug assay和aorticrings assay得到一致结果。以上结果说明EGKO小鼠血管新生能力受损。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其分子机制,发现在Gab1缺失  相似文献   
58.
记述了中国台湾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 1940 3个新种。新种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 nov. 同素木蹦蝗S. shirakii (Tinkham, 1936) 近似,但前胸背板的眼后带下缘具长方形黑斑和体较大,体长雄性为21.3~21.8 mm,雌性29.3 mm。 新种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 nov. 近似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sp. nov.,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沿中隆线缺黑色纵带纹,后缘中央具浅的凹陷,前胸背板黑色眼后带下方具倾斜纹, 腹板中隔长等于最狭处。新种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 nov. 近似台湾蹦蝗formosana (Shiraki, 1910),不同之处为体较细,黑色眼后带在前胸背板下缘具长方形突出带,向后到达腹部未端,腹板中隔长为最狭处的1.2 倍。列出了产于台湾的蹦蝗属8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59.
长白山低山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吉林延边汪清林业局金仓林场境内森林土壤为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地统计学回归克里格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的垂直分布规律,预测了其空间分布,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插值.结果表明: 0~6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6.14±4.58) kg·m-2.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以及土壤全N、全P、全K、有效P及速效K含量都呈减小趋势,其中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差异显著(P<0.01).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的拟合方程中,地形因子中高程和坡向余弦值是最优的拟合因子,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34和0.39(P<0.01).0~20和0~60 cm土层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利用回归克里格插值方法得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图.与普通克里格法相比,回归克里格法的空间预测精度改进了18%~58%.利用回归克里格插值方法预测了土壤全N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0.
尽管国内外对养殖污水处理已提出了一系列的工艺技术,但因经济原因养殖污水直接灌溉农田在我国农村地区仍较为常见.为了解长期畜禽养殖污水直灌对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选择了养殖污水直灌不同年限(0、4、7、13年)的稻田,比较研究了养殖污水直接灌溉对稻田土壤不同深度土层中各形态氮和磷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长期养殖污水灌溉对氮、磷在土壤剖面中垂直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养殖污水直接灌溉可显著提高稻田土壤中氮和磷的积累,积累量随灌溉年限的增长而增加,其中磷素的增幅高于氮素.养殖污水灌溉4、7和13年后,土壤表层中全P和全N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6%、95.2%、1484%和7.7%、17.0%、28.4%.土壤氮素的变化为NH4+-N、NO3--N>酸解有机氮>非酸解有机氮;土壤有效磷的变化明显大于全磷.长期养殖污水灌溉可促进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迁移,增加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