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1.
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对小鼠胚胎植入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王红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100080 @张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100080 @林海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100080 @刘冬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100080 @邵龙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100080 @祝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相似文献   
22.
基于华北地区3个长期定位试验站点(河南郑州、山东禹城和河北曲周)的试验数据,用站点实测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SOC)双标准对Daycent模型进行校验和验证.结果表明: 模型参数组合对作物产量和SOC的长期变化动态拟合效果良好,表明Daycent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作物产量和SOC的动态变化.用校验和验证了的模型对3个站点在气候情景RCP 4.5下4种不同管理措施(单施化肥NPK、化肥+有机肥MNPK、秸秆还田SNPK、免耕+秸秆NT)下SOC的变化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郑州站点NPK、MNPK、SNPK处理中,MNPK处理的SOC相对年平均增幅最高,2001—2050年间的SOC年增幅达1.7%,其次为SNPK处理(年均增幅为1.3%)和NPK处理(年均增幅为0.8%),从长远角度看,增施有机肥对灌溉轻壤土有机碳的增加有明显效果.在禹城站点,研究期间,MNPK处理的SOC年均增幅(0.4%)高于NPK处理(0.3%),由于该站点土壤有轻度盐化特征,因此各措施下SOC的增幅较低.在曲周站点,NT处理更有利于SOC的增加,研究期间的SOC年均增幅达1.3%,远高于SNPK处理(0.7%)和NPK处理(0.4%).华北地区气温适宜、灌溉条件好、具备秸秆还田及免耕机械条件,免耕+秸秆还田是该地区增加SOC的较好农作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9年 10月~2021年 10月本院收治的 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为吞咽良好组(98例)和吞咽障碍组(9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并对 92例吞咽障碍组患者发病期间SAP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将患者分为 SAP组和非 SAP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临床资料等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发生 SAP的危险因素。结果:吞咽障碍组与吞咽良好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史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吞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梗死面积、梗死部位脑干比例均高于吞咽功能良好组(P<0.05)。92例急性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中有 34例患者发生 SAP,发生率为 36.96%。经单因素分析显示,SAP组与非 SAP组患者的性别、BMI、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病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 SAP组患者的年龄、NIHSS评分、吸烟史患者比例、糖尿病史患者比例均高于非 SAP组(P<0.05)。经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 NIHSS评分、吸烟史、糖尿病史是急性脑梗死伴吞咽障碍并发 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梗死面积大以及脑干部位梗死患者易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且有部分患者会出现 SAP,而高龄、高 NIHSS评分、吸烟史、糖尿病史是诱发 SAP发生的影响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4.
分析2008~2017年新疆维吾尔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8~2017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例和新疆手足口病网络实验室数据的进行分析。2008~2017年新疆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68 820例,重症107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为31.3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伊犁州、昌吉州和塔城地区,占总病例数68.26%;5月~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以1岁~4岁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4.46%,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51.52%和40.34%;对12 345例手足口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阳性8 872例,阳性率71.87%,普通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l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33.01%、40.33%和26.65%,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病原型别均以EV-A71为主,分别占91.03%和100%。新疆1岁~4岁的儿童为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人群,不同地区发病水平不同,手足口病病原谱呈现EV-A71、CV-A16和其他EV交替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当归口服对硫化钠致小鼠斑秃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当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当归高、中、低剂量组均以8%硫化钠酒精溶液局部外涂建立斑秃模型,当归高、中、低剂量组予以不同剂量当归煎剂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苏木-伊红素(HE)染色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和单位视野毛囊数,同时对小鼠背部脱毛区毛发生长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模型组毛发生长评分、单位视野毛囊数及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毛发生长评分、单位视野毛囊数及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组毛发生长评分明显高于高、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评分与高剂量组毛发生长评分、单位视野毛囊数及血清IL-10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服当归对硫化钠致斑秃小鼠模型有生发作用,且以中剂量效果最佳,其生发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清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NO在胚胎植入中的作用机理 ,本文采用子宫角注射、原位杂交及Westernblot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 (NO)在小鼠胚胎植入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调节。受试小鼠于妊娠第三天 (D3 )在一侧子宫角内注射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 (L NAME)或者L NAME与NO的供体硝普钠 (SNP)合用 ,另一侧子宫角为对照侧 ;收集并分别检测了D5,D6和D7天小鼠子宫中VEGF及其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与对照侧相比 ,L NAME处理后小鼠胚胎围植入期子宫中VEGF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对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表明 ,抑制的NO产生也使VEGF及其受体蛋白在小鼠围植入期子宫中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NOS抑制剂和NO的供体SNP同时注射小鼠时 ,VEGF及其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都恢复到正常水平。以上结果表明 ,在小鼠胚胎植入中NO可通过调节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参与血管新生 ,从而对胚胎植入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7.
本文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地木耳粗多糖的工艺条件,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Fick第二定律为基础的粗多糖提取动力学模型,并求解出速率常数、相对萃余率及活化能等关键模型参数,并研究了提取过程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地木耳粗多糖的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50 g/m L,温度为350.15 K,功率为540 W,时间为25 min,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达到13.07%。该提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试验数据与动力学模型计算值吻合良好。热力学分析显示该提取过程是一个逆反应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离并鉴定能够降解除草剂丁草胺的厌氧微生物菌株,研究其厌氧降解丁草胺的特性和代谢途径,为深入研究丁草胺厌氧降解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丁草胺为碳源作为选择压力从水稻田土壤中富集驯化丁草胺降解菌,利用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菌株培养特征对降解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利用液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LC-TOF-MS)检测菌株降解丁草胺的代谢产物。【结果】筛选到一株降解丁草胺的厌氧细菌,命名为BAD-20,初步鉴定为嗜蛋白质菌属(Proteiniphilum),菌株BAD-20降解丁草胺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35℃、pH 7.5–8.0和0–0.5%NaCl,在有氧条件下该菌不能降解丁草胺。最适条件下,菌株BAD-20在10d降解90%的20mg/L丁草胺。菌株BAD-20还能降解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降解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对这些氯乙酰胺除草剂的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鉴定到2个丁草胺降解代谢产物,分别是N-(2,6-二乙基苯基)-N-(丁氧甲基)乙酰胺(DEPBMA)和N-(2,6-二乙基苯基)乙酰胺(DEPA),表明菌株BAD-20降解丁草胺的起始步骤为脱氯,随后脱去N-丁氧甲基。【结论】本研究富集分离到一株降解丁草胺的厌氧细菌嗜蛋白质菌属(Proteiniphilum) BAD-20,为深入研究丁草胺厌氧降解机制及研发含丁草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基于四臂嗅觉仪内轨迹跟踪的 昆虫嗅觉行为分析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四臂嗅觉仪与轨迹跟踪分析系统,通过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嗅觉行为,建立适合于果蝇等小型昆虫的嗅觉行为实验技术体系。【方法】采用Ethovision XT软件追踪黑腹果蝇在四臂嗅觉仪内的活动轨迹,分析各区域内的累计停留时长、运动速度;同时,考察气流速度和味源设置对苹果醋引诱及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叶油驱避黑腹果蝇效果的影响。【结果】适合于黑腹果蝇嗅觉行为分析的气流速度为300~1 200 mL/min;300 mL/min时黑腹果蝇个体间运动速度最为均一,因此推荐最适气流速度大小为300 mL/min。味源设置不会改变黑腹果蝇对味源物的嗅觉行为反应,但对味源物的引诱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单一臂放置味源物试验效果更佳。单头测试的实验效果优于多头试验。【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轨迹跟踪的嗅觉行为分析体系可用于昆虫信息化合物有效成分的筛选鉴定。在合适的气流条件下,单一臂设置味源化合物逐头进行测试试验效果更佳;多头试验可用于化合物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30.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手术创伤、术后并发证、放化疗副反应等因素都极大的影响了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在胃癌生存质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中医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并简要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