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将水培后盆栽的花生幼苗,置于培养箱42℃高温培养,定时测定幼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Ca2 -ATPase、Mg2 -ATPase的相对活性,并观察幼叶细胞内Ca2 分布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过程中,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都随处理时间的延伸而下降,并呈显著正相关;叶绿体Ca2 -ATPase和Mg2 -ATPase高温胁迫过程中相对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Ca2 -ATPase热敏性高于Mg2 -ATPase;高温胁迫过程中,Ca2 具有从胞外转运到胞质内和叶绿体中的趋势,Ca2 能够稳定高温胁迫下叶肉细胞膜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32.
利用75%乙醇对向日葵根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再用萃取法将向日葵根化学成分乙醇提取物分为石油醚萃取物浸膏、乙酸乙酯萃取物漫膏、正丁醇萃取物浸膏;最后用常压硅胶色谱从石油醚萃取物漫膏中分离得到1个甾体类化合物A,经质谱、碳核磁共振和氢核磁共振谱鉴定,确定出其结构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33.
中国牛朊病毒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中国牛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不致病的朊病毒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GEM-Teasy Vector.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牛PrP~c的片段大小为795bp,包含了牛朊病毒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该基因无内含子,同国外报道的已知序列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4.
2000a间,中国境内野生稻分布区域由2495575km2缩减至1371094km2,减少了45.06%;分布纬度北界由38°3′N南移至28°14′N,南移9°49′、1140km;中国境内栽培稻分布区域由4081860km2增加至9600000km2,增加了135.00%;分布北界由38°N北移至53°29′N,北移15°29′、1700km。人口分布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对该区域野生稻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而促进栽培稻的发展,必须建立野生稻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35.
红外光谱技术在生物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线监测化学组分的浓度对许多生物过程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探头需耐高温灭菌的要求和生物体系自身的复杂性给许多分析技术的在线监测带来了困难。近几年,随仪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对生物过程的原位或在线监测日益广泛。本文对红外过程分析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介绍了红外分析的原理、进展及在生物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中国夜蛾科昆虫区系初步研究(鳞翅目:双孔亚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分布记载较详细的1410种夜蛾科昆虫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在世界昆虫区系中,可分为17个分布型,以东洋界种类最多,占35.6%;古北界种类居第二,占33.0%;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种类居第三,占23.0%。2)中国夜蛾科昆虫主要由古北界种类、东洋界种类、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种类组成,占总数的91.7%;与澳洲界共有67种,占4.8%;与非洲界共有51种,占3.6%;与新北界共有23种,占1.6%  相似文献   
37.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是指存在于HLA-G基因第8外显子3′非翻译区(3′UTR)的一个插入/缺失多态,因其能影响HLA-GmRNA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影响HLA-G蛋白的翻译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采用PCR和电泳技术对云南傣族和汉族两个人群进行了HLA-G基因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傣族和汉族人群+14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97%和40.87%,+14bp/+14b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0%和17.31%,+14bp/-14b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54%和47.11%。与国内外已报道的其他人群的数据比较表明:云南汉族群体中HLA-G基因14bp插入/缺失的分布与其他群体相似;傣族则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特点,推测其可能受到了遗传漂变的作用,但不排除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利用SSR标记与毛细管电泳对甘蔗属进行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甘蔗属内不同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SR标记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来自甘蔗属3个不同种的12个材料19对引物进行检测,共检测到229个DNA多态性条带,19对引物扩增的DNA条带范围集中在100~260bp之间。12个甘蔗材料的Jaccard遗传相似度,最小0.09,最大0.65,平均为0.26。通过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UPGMA聚类图内12个甘蔗材料可分为两个群,三个割手密种材料分为一个亚群,甘蔗栽培品种与甘蔗热带种合为一个亚群。结果表明:热带种比割手密种具有和甘蔗栽培品种更亲近的遗传关系;SSR分子标记与毛细管技术结合,相比别的分子标记技术或电泳技术,具有更准确、简便、自动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39.
研究Glomus mosseae,G.diaphanum和G.etunicatum对滨梅插条生根、生长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mosseae侵染导致最高生根百分率(47.6%),最多次生细根(20.4条),最高的根干重(0.26 g),最高的地上部分干重(3.55 g),最高的幼苗高度(51.3 cm)及...  相似文献   
40.
甜叶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叶菊为试材,对影响其RAPD反应体系的7个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 μL的优化体系包括:双蒸水13.6 μL,10×Buffer(含15 mmol/L MgCI2)溶液3μL,2.5 mmol/L的dNTPS 1.2 μL,10 μmol/L的引物1μL,20 ng的模板DNA 1μL,1UTaq聚合酶;热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