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1.
紫外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用于酶免疫测定的研究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重组人钙调素(rhCaM)、亲环素(rhCyP)、心磷脂和双链DNA(dsDNA)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针对上述4种抗原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聚苯乙烯微孔板(PS)紫外线(UV)辐照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PS板经UV-辐照后,可显著改善酶免疫分析的测定效果,自身抗体的测定敏感度和重复性均有显著提高.原子力学显微镜(AFM)表征结果则提供了改善酶免疫分析的直接证据,抗原分子均匀平铺于UV-辐照的PS基底表面,而未经辐照的PS板则抗原分子的吸附率低,且分布不均并有成团聚集现象.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PS板经UV-辐照后,基底表面发生了氧化并引入了含氧的活性基团,O/C元素比较辐照前提高了6.9倍,改善了对抗原生物分子的亲水和化学反应性能,此亦即UV-辐照PS板改善对抗原分子固定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株能在苜蓿上结瘤的费氏中华根瘤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费氏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fredii) 0 4 2BS分离自新疆的苜蓿根瘤 ,通过交叉结瘤试验 ,发现它既可在苜蓿上又可在大豆上结瘤固氮。 1 6SrDNAPCR RFLP分析表明 ,0 4 2BS与费氏中华根瘤菌模式菌株USDA2 0 5的 4种限制性酶切图谱完全一致。其G +Cmol%为 60 0 ,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 0 5和USDA1 91的DNA同源性分别为 84 9%和89 6% ,表明 0 4 2BS属于费氏中华根瘤菌。应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0 4 2BS ,得到重组菌株 0 4 2BSG。将其接种保定苜蓿和北引 1号大豆 ,并重新分离出根瘤菌 ,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到标记基因的表达 ,从而确证了 0 4 2BS能在苜蓿和大豆上结瘤。而且 ,0 4 2BS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结瘤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3.
海南坡鹿雄鹿发情期的吼叫行为及其在繁殖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年 3~ 5月期间 ,于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养鹿场内共记录到 7只半野生海南坡鹿(Cervuseldihainanus)雄鹿发情期 4 6次吼叫 ,但未见到雌鹿发出吼叫的现象。记录到的所有吼叫均由年龄大于4 5岁的雄鹿发出 ,其中 1只雄鹿的吼叫达 2 2次 ,占 4 7 8%。雄鹿的吼叫由连续的 3~ 13声组成 ,整个吼叫过程持续 9~ 2 3s ,吼叫频率为 [3 4 74± 6 90 ( 2 5 ) ]声 /min。雄鹿每次的吼叫声数及持续时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雄鹿的吼叫在白天和夜间均能听见 ,但主要发生于 8:0 0~ 9:5 9及 17:0 0~ 17:5 9两个时间段。吼叫是雄鹿繁殖活动的一个表现指标 ,它与雄鹿的蹭角、泥浴、争斗胜利、交配成功或追逐发情雌鹿等优势行为显著正相关。因此 ,我们认为吼叫是雄鹿发情行为中的一种优势炫耀行为 ,具有明显的繁殖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野生Lu草的生态效应及利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Lu草的生长特点、生态效应、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对野生Lu草利用和在荒沟荒坡规模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量法(100μl)从牛睾丸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猪瘟兔化弱毒(HCLV)RNA,成功地用于RT-PCR扩增。采用Taq Track Sequence System试剂盒方法,用Bio-Rad Model 300 Xi DNA测序仪直接用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经过反复多次的序列测定,HCLV E2基因的全部序列已被证实。该序列已被国际基因库(GeneBank)收录,编号为U72048。 将测定的HCLV囊膜糖蛋白E2基因序列输入计算机,采用DNAsis软件与日本的GPE株、ALD株和欧洲的Brescia株、Alfort株猪瘟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病毒三价复合多表位佐剂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O型、A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1全基因和AsiaI型FMDV两个基因拓扑型的结构蛋白VP1基因上的5个抗原表位基因作为主要免疫原基因,以来源于非结构蛋白3ABC和结构蛋白VP4上的3个Th2细胞表位基因作为辅助基因,构建了O型、A型和Asia1型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表达盒OAAT,在此基础上,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为基因佐剂,通过分子设计构建了SEA与OAAT融合表达基因。将构建好的表达盒OAAT与SEA融合表达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P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口蹄疫三价基因佐剂DNA疫苗pEA。经Western blotting和IFA检测,目的蛋白在Hela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小鼠免疫实验表明,pA和pEA免疫组的血清抗体均能分别与O型、A型和AsiaI抗原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显著,且pEA免疫组和灭活疫苗免疫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A免疫组;同时pA和pEA免疫小鼠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pEA免疫组的IL-2、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pA免疫组。用O/NY00和Asia1/YNBS/58株FMDV进行...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免疫金银技术检测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感染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镇  张海  丁明孝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6):356-359
在应用免疫金银染色技术成功地对猪瘟病毒弱毒疫苗Thiveral株(CSFV.T株)感染的PK-15细胞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免疫金银反应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免疫金银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目前已将该技术应用到对猪瘟病毒兔化弱毒疫苗株(CSFVC株)感染细胞的检测,获得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免疫金银染色技术的应用为研究CSFV在细胞中增殖的规律提供更为灵敏的检测手段,并且可望为猪瘟疫苗生产中的滴度测定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寒冷对大鼠胸腺、肾上腺及其cA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应激引起胸腺萎缩、肾上腺肥大早已证实。随着免疫研究进展,注意到应激反应可致患者抗感染、抗肿瘤能力下降,影响免疫功能。胸腺作为中枢性免疫器官对机体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有重要影响。关于应激所致胸腺萎缩的发生机制及其对免疫的影响已有一些报道。但周围环境寒冷因素与胸腺、肾上腺cAMP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大白鼠对周  相似文献   
20.
费氏中华根瘤菌042BS结瘤调节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氏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fredii) 0 4 2BS可以在大豆和苜蓿上结瘤。用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 5 7的nodD1和nodD2基因分别作为探针 ,与 0 4 2BS总DNA进行Southern杂交 ,发现其DNA经EcoRI酶切后分别在 3 0kb和 6 0kb处各有一条阳性带。回收这两条阳性带附近的DNA片段 ,建立部分基因文库 ,克隆到带有nodD1基因的 3 0kb片段 ,以及带有nodD2基因的 6 0kb片段。对nodD1和nodD2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0 4 2BS的nodD1与费氏中华根瘤菌根瘤菌USDA2 5 7和USDA1 91的同源性高达 99% ,而nodD2与USDA2 5 7的同源性为1 0 0 %。再将nodD1的片段克隆到pBBRIMCS 5载体上 ,导入豌豆根瘤菌蚕豆生物变种 (Rhi zobiumleguminosarumbv.viciae)LPR5 0 5 4中进行功能检测 ,显示 0 4 2BS的nodD1均可被大豆分泌的类黄酮物质染料木黄酮以及苜蓿分泌的类黄酮物质毛地黄黄酮所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