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木质藤本,枝和叶柄密被锈色粗毛,灰色老枝散生少数淡褐色皮孔,髓细小,隔片状,褐色。叶纸质,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6-12厘米,宽5-10厘米,先端凹陷或短尖,基部近心形,稀钝形,边缘具不规则的刚毛状细锯齿,上面散生锈色小刚毛,下面除沿中脉和侧脉具淡黄绿色小刚毛外,其余无毛,侧脉6-7对,向上弯曲,网结,在上面与中脉凹陷,下面隆起,细脉在上面不甚明显玉下面显著隆起,叶柄长2.5-6厘米,密被诱色或褐色粗毛。  相似文献   
92.
作者是澳大利亚著名昆虫学家,长期在东南亚农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他在文中提出,害虫综合防治(IPM)的含义是综合害虫治理的方法以达到农业上的最大收益和持续发展,同时注意对环境有良好的影响。对小农户应提供确实可行的整套害虫治理方法,并开创他们能自行选择的机会;他们经过田间学校培训后可成为农作物管理专家,并对怎样防治害虫能作出有根据的抉择。与IPM有关的生物防治最近的发展包括:对害虫的准确鉴定、经生物工程处理和未处理过的生物杀虫药的应用、对转基因动植物的利用、及情报资料的收集。文章讨论了这些生物技术在东南亚地区水稻和蔬菜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以8及巴西大豆害虫和越南稻瘟病的治理,阐明通过农户、技术员和研究人员通力合作所获得的成绩对农业持续的发展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3.
高寒草甸具有辐射强、低气压、风大、昼夜温度骤变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特征,为了探讨中国特有种大理白前(Cynanchum forrestii)对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川西南九龙县高寒草甸(海拔3 100~3 500 m)的大理白前为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大理白前的形态解剖特征,并采用TCC法分析了花粉和种子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大理白前的叶、茎、花均被有丰富的单列细胞组成的表皮毛;叶片和茎的表皮角质层较厚;叶的气孔较大而下生,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发达;茎表皮细胞小、细胞壁厚,皮层由7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细胞内储藏有丰富的物质,维管柱所占比例较大,木射线数量较多,髓部发达且储藏物质丰富;根维管组织发达,皮层细胞储藏有丰富的物质;种子和花粉活力较高、合生花冠、合蕊柱、种子具有种毛,以及种皮厚而坚硬等特征为提高繁殖效率提供了保障。上述结果表明,大理白前具有一整套适应高寒环境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使其保持较高的抗辐射、抗旱和抗寒能力,为大理白前在高寒环境中成功生存和繁衍奠定了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和基质组合的小型湿地模型净水效果及其与基质酶活性(脲酶和磷酸酶)之间的相关性, 并选出净水效果最佳的模型, 通过对两种植物(茭白和慈姑)和两种基质(石榴石和磁铁矿)进行组合构建不同的湿地模型, 对不同湿地模型进出水口水质和基质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进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 湿地模型对亚硝态氮的去除率最高, 最高能达到98.87%, 最低也能达到58.06%, 对高锰酸盐的去除率最低, 最高37.91%, 最低2.51%; 湿地模型X5-X6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基本上都比X1-X4高, 总氮去除率平均高3%, 氨氮去除率平均高10%, 亚硝态氮去除率平均高10%, 总磷去除率平均高15%, 正磷酸盐去除率平均高20%, 高锰酸盐去除率平均高8%; 在相同种植数量的情况下, 茭白和慈姑混合种植的湿地模型总体上比茭白和慈姑单一种植的湿地模型具有更好的净水效果, 是实验中的最佳湿地模型; 湿地模型的脲酶活性与总氮去除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3—0.980), 脲酶可作为判定人工湿地去除养殖水体中总氮效能的指标, 湿地模型磷酸酶活性与高锰酸盐去除率总体上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21—0.992), 磷酸酶可作为判定人工湿地去除养殖水体中高锰酸盐效能的指标。研究为人工湿地植物和基质优化选择和基质酶活性评价净水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黄蛟龙  曹致琦  张泽  朱大海 《遗传学报》2005,32(10):1027-1036
对于可观察到的分子序列进化模型的不同,提出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卡方检测,来检测在DNA序列间替代过程的同质性。这个卡方检测方法不管在座位间下列3个条件是否满足皆是成立的:(1)替代率的异质性;(2)进化率/模型的相关性;(3)替代模型的变异。计算机模拟也显示出卡方检测在各种生物学条件下的序列进化模型是非常有效的。在真实数据中,11种节肢动物线粒体DNA的比较中发现,水蚤或卤虫与其他9种节肢动物以高百分比违背了同质性进化模型假设,显然是由于AT含量高而引起的,且在两种蚊子的线粒体DNA比较中发现,其满足同质性假设仅有7.69%。还比较了卡方淦测与Kumar and Gadagkar的ID检测之间的效能差异:在较为复杂的模型下,卡方检测效率在许多情况下较ID检测方法略高;并且在犯Ⅰ-型错误以及卡方测验的效率曲线中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方法是保守的,而Kumar等的方法是不保守的。  相似文献   
96.
通过3'RACE克隆策略获得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 Gynostemmin的5个cDNA序列gynostemminⅠ~Ⅴ及其下游非编码区(3' untranslated region, 3'UTR)。它们的编码区长度除gynostemminⅡ为825 bp外,其余均为831 bp。其下游非编码区的长度分别为279、174、170、161和171 bp。在3'UTR中,gynostemminⅠ比另外4个多了两个小的茎环结构和一富含AU的不稳定子元件,其mRNA的稳定性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7.
从拟南芥中克隆了RD29A基因的启动子(Prd29A)及DREB1M基因的DNA片段,构建Prd29A:DREB1A融合基因,采用合成的接头将该融合基因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经鉴定,确认正确.  相似文献   
98.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core蛋白区的分子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多种方法对丙型肝炎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但尚无一个“金标准”.为确定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最佳区域,从GenBank中筛选出15条对各成熟肽区域有注释,来源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别对5′UTR区、core区、E1区、E2区及NS5B区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以5′UTR区建树基因分型不完全正确,而以core区、E1区、E2区及NS5B区建树,基因分型均完全正确,但同一基因型间的核苷酸演化距离存在差异.计算5条1a型序列的core区、E1区、E2区、NS5B区的核苷酸演化距离并和全基因组序列核苷酸演化距离比较,结果发现,NS5B蛋白区基因分型最能反映病毒株间的演化关系.同时分析各序列的core区的分子演化,为发明针对core区的新的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
DNA条形码识别Ⅰ.DNA条形码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近年来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发展热点.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的发展历史、识别原理以及公共数据库,并讨论了DNA条形码在检疫检验领域的应用前景.DNA条形码与DNA芯片技术的结合,将推动传统物种鉴定方法的更新,可在检疫检验领域中实现非专家检定,这对进出口口岸生物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大熊猫和小熊猫是食肉目中尤为引人注目的 两个物种,均特化为以竹类为生,在四川西部的横断山地同域共存.近年来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表明两者亲缘关系较远,其在诸多形态特征上的相似乃是长期趋同进化的结果.竹子是一类低营养价值的食物,有丰富的储量及相对稳定的营养组成,保障了两种熊猫的长期续存.由于仍保留着食肉动物消化系统的典型特征,大熊猫、小熊猫对食物的消化利用率极低,两者在一些生态习性(如独栖、无冬眠、巢域普遍重叠及具有活动与休息多次交替的昼夜活动模式等)的相似可能反映了这种特殊食物的影响.此外,大熊猫和小熊猫在食性、昼夜活动节律及微生境利用上的差异与其体型大小及系统发育有关,有利于两者在川西横断山地的同域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