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真菌转化(ATMT),是分离真菌基因和分析基因功能的重要方法.目前有多种农杆菌菌株可运用于ATMT法,例如LB4404、C58C1、EHA104、AGL-1等.其中AGL-1菌株因其具有Vir毒力高、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有关AGL-1菌株高效转化丝状真菌的应用越来越多.就其转化机制、转化过程、转化率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2.
石镞主要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投射类复合武器的尖端,其使用方式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以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环境背景和石器原料为参照,通过微痕实验,探讨射击类带尖石制品重复使用过程中微痕的动态形成过程。作者对21件实验标本分阶段累计射击337次,微痕观察121次。分析结果显示,射击类带尖石制品的重复使用情况可以通过微痕进行佐证。形态变化过程表明,尖端变化较为显著,指示应以动态思维考量出土石镞形态及其暗示的人类行为;测量数据显示,尖端及侧刃较为锋利、长度适中的标本,射击效果更好,存在多次使用的可能;微痕分析指示,若尖端产生层叠大中型折断式、阶梯式疤痕,装柄部位产生连续小型折断式或羽翼式疤痕,部分出现磨圆与光泽时可以考虑重复使用的可能。本项研究为揭示石镞背后所蕴含的狩猎策略、生计方式等人类行为信息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3.
杨驰  马璐  肖冬来  江晓凌  刘晓瑜  林衍铨 《菌物学报》2021,40(12):3246-3255
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食药用真菌,新品种的选育是其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绣球菌新品种‘SP-A'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绣球菌工厂化栽培新品种,但由于缺少基因组信息,严重阻碍了其相关基础研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SP-A'全基因组进行测序,获得了1.58Gb高质量测序数据,Q30达到95.55%。与‘闽绣1号'参考基因组平均比对率为76.86%,平均覆盖深度为28X,基因组覆盖度为93.51%,共检测到273 587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40 772个小片段插入缺失位点,这些变异共导致了7 954个基因变异。研究初步揭示了‘SP-A'的基因组特征,为相关分子标记筛选及辅助育种、遗传分析和功能基因克隆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标记资源。  相似文献   
154.
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河南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35年生天然次生锐齿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栎林生物量为141.17t/hm^2,净生产力为7.39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28.30t/(hm^2.a),占总生物量的90.88%,净生产力为6.30t/(hm^2.a),占总净生产力的85.25%,生物量平均相对生长速度为0.1238。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分别占总的0.79%和0.37%、5.82%5和4.87%。调落物层现存量为11.23t/(hm^2.a),占总生物量的7.95%,年凋落物量3.37t/(hm^2.a),占总净生产力的45.60%,净生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叶量成正相关,而与叶效率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5.
短小芽孢杆菌degQ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egQ基因编码一个由4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能增强许多芽孢杆菌胞外酶基因的表达,以PMK4作克隆体构建短小芽孢杆菌基因库,并用DNA探针原位杂次法从中钓出degQ基因,对克隆基因的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并证明克隆的短小芽孢杆菌degQ基因具有增强枯草杆菌蛋白酶和果聚糖蔗糖酶基因表达的能力,degQ基因克隆有助于研究芽孢杆菌的正调控机一并可望提高外源基因在芽孢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156.
张泽萍  胡欢  左国营 《广西植物》2019,39(4):499-510
为考察中草药抗菌物质基础筛选出活性提取物,该研究通过80%乙醇冷浸和95%乙醇回流提取制备23种中草药的提取物,采用琼脂扩散法测量抑菌圈直径,用微量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BC/MFC),并测定了提取物对临床4种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紫珠草、千斤拔、黄龙尾等9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MBC值除个别菌是12.5 mg·mL~(-1)外,其他都在0.09~3.12 mg·mL~(-1)之间;千斤拔、大红袍、过江龙等5种中草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其MIC/MBC值在3.12~12.5 mg·mL~(-1)之间;紫珠草、千里光、石楠等13种中草药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MBC值在0.09~6.25 mg·mL~(-1)之间;八角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其MIC/MFC值在0.78~12.5 mg·mL~(-1)之间。23种中草药的抗细菌活性较好,尤其是千斤拔、大红袍、过江龙、八角、黄药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对真菌抑菌效果不明显,仅有八角对白色念珠菌有抑菌活性。此外,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中草药的提取率和活性均有影响,冷提稍优于热提。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纽患者心理状态,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DMQI_,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SDSS、DMQLS评分无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SAS、SDS、SDSS评分下降、DMQLS评分升高,但试验组患者SAS、SDS、SDSS评分下降及DMQLS评分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了解本地区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在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氨基糖苷修饰酶(AMEs)基因类型及转移方式。方法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方法,检测产AmpC酶菌株;采用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转移方式。采用K-B纸片测定产AmpC接合子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PCR技术检测AMEs基因。结果临床分离的820株肺炎克雷伯菌共筛选出108株疑产AmpC酶菌株,阳性率为13.17%。经接合转移试验、AmpC酶表型确认试验共获得53株产AmpC接合子。其中67.9%的接合子(36/53)检出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ac(3)-I和aac(6′)-II未检出,对4种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耐药率分别为37.7%、68.0%、43.4%和62.3%。结论本地区质粒介导AmpC酶是肺炎克雷伯菌产生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产酶株对氨基糖苷类高度耐药,其耐药性与AMEs密切相关,耐药基因质粒的转移可导致耐药性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59.
绿茶对人胃癌细胞株中p21,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p21、p53蛋白的表达,以探讨绿茶的抗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绿茶提取物明显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p21ras、p53蛋白的表达,并有剂量效应。提示绿茶对p21、p53基因突变可能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0.
中国轮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轮藻植物有13种分布区类型,其中以中国特有分布占绝对优势,其它分布类型所占比例较低,说明中国轮藻植物与其它地区轮藻植物联系较少。丽藻属有10种分布区类型,缺少温带特性的分布区类型,如北温带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其它分布区类型显示丽藻属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轮藻属有13种分布区类型,温带特性的分布区类型所占比例较高,如旧世界温带分布,其它分布区类型显示轮藻属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