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环境塑造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富于变化,也可能带有系统演化的信息。由于完整或具有系统学代表性的专属植物收集存在较大困难,使得次生代谢产物与系统学的关联研究尚不多见。通过文献汇总获得了存在于丁香属(Syringa)植物根、茎、叶和花中的10类377个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涉及甲戊二羟酸途径、脱氧木酮糖磷酸酯途径以及莽草酸途径。在...  相似文献   
32.
施氮深度和水分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妮  庞春花  张永清  张媛 《广西植物》2022,42(7):1222-1231
为了探讨藜麦应对施肥深度和水分胁迫的响应,该文以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处理[D1(控释尿素施在0~8 cm深度)、D2(控释尿素施在8~16 cm深度)、D3(控释尿素施在16~24 cm深度)]和3种水分处理[W1(正常供水)、W2(中度干旱)、W3(重度干旱)],分析施氮深度和水分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水分条件下,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藜麦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总量]和产量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D2处理(适当的深施氮肥)均高于D1处理(浅层施氮)和D3处理(底层施氮)。(2)相同施氮深度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藜麦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生理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藜麦幼苗对水分需求明显,可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适应一定程度的干旱,生产实践中应注意苗期水分的供应,以促进生育后期产...  相似文献   
33.
对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忍冬属植物快速繁殖、种质资源鉴定和药用活性有效成分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忍冬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以千粒重、穗粒数、籽粒饱满度和株高为评价因素,对旱地选种圃中选10个F_2组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综合指标值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最佳组合3个,一般组合3个,较差组合1个.该方法定量地评价了F_2代组合优劣及其群体中各类单株比率和组合的选择潜力,为进一步在F_3代株系群体中评选优势系群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35.
镧浸种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水培方式研究了0、25、50和100 mg/L硝酸镧浸种对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品种临抗11和临优2069根系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盐胁迫处理小麦幼苗植株矮,根系短,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性吸收面积以及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叶片MDA与Pro含量水平显著上升;在钠离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Na2CO3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大于NaCl.(2)适当浓度硝酸镧浸种处理增加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株高、总根长、根系活性吸收面积及SOD和CAT活性,且各指标在盐胁迫下增加幅度高于正常水分处理.(3)2个小麦品种对镧处理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不同小麦品种及不同盐胁迫下最适的镧浸种浓度不同.研究发现,适当浓度镧浸种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具有显著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培育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采用HPLC法建立黄芩饮片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同时测定的方法;并且优选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IL-MAE)黄芩饮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优选的色谱分离条件为:Aglient TC-C18(250×4.6 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4%磷酸水(A)和甲醇(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min,40%~50%B;10~20 min,50%B;20~30 min,50%~60%B;30~40 min,60%~80%B;50 min,80%B,检测波长280 nm。优选的最佳的黄芩饮片IL-MAE条件为:以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为溶剂,固-液比为1∶100,提取时间为3 min,微波功率为264 W;将该工艺所得四种成分的含量与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所收载的"回流提取法"所得含量进行对比,IL-MAE显著地提高了黄芩饮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且缩短了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饮片的质量控制;所优选的黄芩饮片的IL-MAE简单,高效,快速,无污染。  相似文献   
37.
本文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结合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栝楼果皮中的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栝楼果皮水溶性粗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粗分为4个部分,每一部分分别使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纯化,最终得到3种核苷酸及6种碱基,其化学结构经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鉴定为:胞嘧啶、尿嘧啶、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腺嘌呤、鸟苷、6-异次黄嘌呤核苷及腺苷。本文对于栝楼果皮中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起来的分离纯化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经济和易于放大的优点,适合于天然产物中强极性活性成分的大规模制备。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比非血缘相合及血缘单倍体相合供者来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接受非血缘相合供者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UD-HSCT)31例与血缘单倍体相合供者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Hi-HSCT)28例高危或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白舒非加环磷酰胺(BUCY)或环磷酰胺/全身放疗(CY/TBI);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菌素、甲氨蝶呤及霉酚酸酯联合方案;肝静脉闭塞病(VOD)采用前列腺素E联合低分子肝素、复方甘草酸苷预防。两组患者GVHD发生率比较用c2检验,造血恢复时间比较用t检验,两组患者生存及移植相关死亡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造血重建,UD-HSCT与Hi-HSCT两组中性粒细胞中位重建时间分别为10.8(9~18)d及10.6(9~16)d(P>0.05),3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48.3﹪及50.5﹪(P>0.05),两组总生存率(OS)分别为54.8﹪和57.1﹪(P>0.05)。UD-HSCT与Hi-HSCTⅢ~Ⅳ度GVHD发生率分别为(7例)22.5﹪和(5例)17.8﹪(P>0.05),UD-HSCT组1例发生重度VOD死亡;两组移植相关死亡(TRM)分别为14例(45﹪)与12例(43﹪)(P>0.05),因复发死亡病例分别为8例(57.1﹪)与6例(50﹪)(P>0.05)。结论 UD-HSCT与Hi-HSCT治疗高危或难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可取得相似的疗效,两者均可作为无同胞相合供者高危难治白血病的有效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39.
探讨P16INK4a及Sonic hedgehog(Hh-Gli)信号通路蛋白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PV16阳性及HPV18阳性宫颈癌细胞系P16INK4a及Hh-Gli信号通路蛋白Smo、Ptch及Gli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组织芯片P16INK4a、Shh、Smo、Ptch及Gli表达,包括20例正常宫颈、18例癌旁组织、54例CIN及28例宫颈鳞癌组织.分析P16INK4a与Hh-Gli信号通路蛋白间表达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P16INK4a、Smo、Ptch及Gli蛋白在HPV16及HPV18阳性宫颈癌细胞系中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P16INK4a、Shh、Smo、Ptch及Gli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5),在CINⅠ与正常组织间差异不显著(P>0.05).P16INK4a、Shh、Smo及Gli蛋白,在CINⅠ、CINⅡ与CINⅢ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CINⅡ-CINⅢ中P16INK4a与Shh和Smo蛋白表达正相关,浸润癌中P16INK4a与Shh、Smo和Gli蛋白正相关.结论认为,P16INK4a及Hh-Gli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与宫颈癌发生及演进密切相关,且二者间具有相关性.Hh-Gli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Shh配体增高调控Smo高表达而上调Gli蛋白所致.  相似文献   
40.
采用向1/2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比例添加中性盐(NaCl)模拟盐胁迫的方式,研究了h(NO3),浸种对盐胁迫下红小豆(Phaseolus angularis)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盐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红小豆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总根数及根系活力、根苗SOD、POD、CAT活性等,明显增加了根苗MDA含量水平。(2)使用适当浓度的La(NO3)3浸种可以提高对照组和盐处理组红小豆的株高、叶面积、总根长、总根数、叶绿素、根活力及SOD、POD和CAT活性,也可以显著降低根苗MDA含量水平,且大多表现出在盐胁迫下变化幅度高于正常处理。La(NO3)3浸种有利于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不良影响。(3)低浓度的La(NO3)3浸种处理能够提高红小豆幼苗的耐盐性,缓解盐胁迫伤害,而高浓度处理则加剧了盐胁迫伤害。30mg/L La(NO3)3浸种对提高红小豆幼苗耐盐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