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41.
不同密度柚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密度柚木人工林对林下植被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柚木人工林营建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揭阳14~16年生不同林分密度(650、900、1 050、1 200和1 450 株·hm-2)柚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植被的种名、株数、高度及盖度等,并采集0~20和20~40 cm土样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来评价不同林分密度下柚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加,柚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盖度整体表现出降低趋势,草本优势物种由阳生性到中生性,逐渐向阴生性的过渡,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相同密度下,表层土土壤理化性质优于下层土,随着林分密度增大,土壤理化性质整体呈现出先改善后退化的变化过程,不同林分密度间柚木人工林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速效K、速效P、全P、交换性酸和交换性Al等指标差异性显著(P<0.05);基于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主成分分析,不同林分密度柚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是:1 050 株·hm-2(4.82)、900 株·hm-2(1.58)、650 株·hm-2(-1.30)、1 200 株·hm-2(-1.81)、1 450 株·hm-2(-3.29)。因此,说明适宜的林分密度(1 050 株·hm-2)有利于保持较好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在柚木人工林经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林分的密度。  相似文献   
42.
南药立体经营模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优化的南药立体经营模式,本试验选用适宜南方种植的4种药用植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已有的杉木林下,构建4种林药立体经营模式,分别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艾纳香模式(Blumea balsamifera)(简称SMA)、杉木+梅叶冬青+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模式(简称SMG),杉木+梅叶冬青+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模式(简称SMC),杉木+梅叶冬青模式(SM)),以杉木纯林(简称CK)为对照,分析不同模式内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模式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纯林)相比,4种林药模式下的土壤容重均显著下降,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0~20 cm土层各模式土壤容重降幅分别为:模式SMA13.4%、模式SMG 14.1%、模式SMC 20.8%和模式SM 22.3%、;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各处理降幅为7.0%~15.5%。各模式土壤质量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显著提高(P<0.05),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20 cm土层,均是以模式SM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54.9%、100.1%、88.6%、44.9%和36.8%;20~40 cm土层,均以模式SMG最大,分别是对照的61.5%、67.6%、69.7%、43.4%和44.0%。(2)0~20 cm土层pH呈下降趋势,降幅0.7%~6.2%,20~40 cm土层中各处理pH差异较大,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除全钾外,其余土壤养分含量各模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20 cm土层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磷钾、交换性钙和镁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均以模式SMC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79.7%、69.5%、30.3%、91.4%、279.4%、166.1%、91.6%、677.0%和70.3%。全钾含量以模式SMG最高,比对照增加了26.9%。(3)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20 cm土层中,与对照相比,各模式土壤的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模式SMC活性最高,分别是对照的1.7倍和1.6倍,蔗糖酶活性各模式皆低于对照,降幅59.3%~69.4%;酸性磷酸酶活性模式SMA最高,比对照提高78.7%。20~40 cm土层中,各模式及对照间仅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4)南药立体经营模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综合排序为,模式SMC(2.811)>模式SMG(1.293)>模式SMA(0.111)>模式SM(-1.544)>CK(-2.671)。  相似文献   
43.
张桂荣  赵相怀 《蛇志》2003,15(4):24-25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均可导致电解质紊乱 ,并加重 CHF的病情 ,使CHF发展为难治性心衰 ,增加其死亡率。在电解质紊乱中 ,稀释性低钠血症是预测 CHF预后的一个指标 [1 ]。CHF的治疗原则之一是限水限钠 ,以防增加心脏容量负荷 ,导致心功能恶化。在 CHF稀释性低钠血症时 ,补钠与减轻心脏负荷相矛盾 ,因此 ,主张限水并限钠或忌钠治疗 [2 ,3 ]。为尽快改善 CHF症状及预后 ,纠正低钠血症 ,我们在保护措施下 ,观察了口服食盐胶囊治疗 CHF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  相似文献   
44.
胡芦巴湿渣用作脲醛树脂增量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规分析表明,提取甾体皂甙元后的胡芦巴制胶副产物中蛋白质含量41%,聚糖含量14%,脂肪含量低,适宜用作脲醛树脂增量剂。在脲醛树脂中加入胡芦巴残渣增量剂后,提高了胶液粘度,延长了脲醛树脂的适用期和固化时间,减小了固化后的收缩性。-25%的胡芦巴增量剂可提高三合板胶合强度15%以上,且能显著降低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45.
人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防御素是近年发现的人体内重要的内源性抗生素,已引起国内外生物和医学研究者的日益重视。这里综述了人防御素的组织分布、分子生物学特点、作用机理、医学及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采用基因重组方法生产人防御素的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防御素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6.
秦艽及其近缘种植物资源在我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艽是我国大宗中药材之一,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伴随秦艽药用价值研究的不断深入,其需求量不断增加,致使秦艽野生资源日趋减少。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查阅,系统阐述了秦艽组植物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概况,并详细介绍了药典规定品种的具体分布,从而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秦艽资源,开发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48.
记述了金斑蝶Danaus chrysippus chrysippus(Linnaeus)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规模化饲养的方法.该蝶在海南尖峰岭地区全年发生、世代重叠,1年发生15代左右,完成1个世代冬季需29~37d,夏季14~18d.成虫抗逆性与生命力强,耐高温,嗜食的寄主植物有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 L.和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n(L).金斑蝶色彩艳丽、飞翔姿态缓慢优美,宜在生态蝴蝶园与喜庆等场合放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金斑蝶规模化饲养成功的关键,而幼虫饲养是它规模化饲养的重要环节.成虫卵散生,幼虫5龄,初孵幼虫宜室外套网袋饲养,5龄后期用塑料盆室内饲养并使之化蛹于盆盖上,将盆盖挂入羽化室内,通过空调和喷雾装置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60~80%,使蛹能正常发育和羽化.  相似文献   
49.
以柚木优良无性系71-14组培苗节间茎段为材料,MS 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对6-BA、IBA、TDZ、NAA 等4个生长调节剂各4水平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以最佳组合使用不同浓度的 TDZ 进行柚木愈伤组织再生.结果表明:TDZ 对形成具再生能力的致密型愈伤组织影响最大,低浓度水平的 TDZ 和6-BA 更易形成致密型愈伤组织;以愈伤组织大小、诱导率和致密型所占比例采用隶属函数法评定得出最优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 MS+0.9 mg·L-16-BA+0.04 mg·L-1 IBA+0.02 mg·L-1 TDZ+0.8 mg·L-1 NAA,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0.78%、平均直径1.65 cm,获致密型愈伤组织83.0%;得出优化的再生培养基为 MS+0.132 mg·L-1 TDZ,分化率为34.22%;初步建立了以茎段为外植体的柚木优良无性系71-14的再生体系,为柚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PB 方案(顺铂DDP、博莱霉素BLM),并了解其对Wee1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用PB方案对64 例ⅠB~ⅡB 期宫颈癌病人进行介入化疗,观察化疗前后宫颈肿瘤体积变化及化疗后反应,评价介入化疗的效果。2、比较介入化疗后手术患者 (观察组)与直接手术患者(对照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评价介入化疗的近期疗效。3、测定介入前后Wee1 表达的变化,及 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了解PB方案对Wee1 的影响。结果:PB 方案介入化疗的有效率(CR + PR)为87.5% ,缓解率为96.9%,34.4% 出现了发热反应,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92 ± 0.3)h 和(3.28 ± 0.55)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453.1 ± 131.9)mL和(542.8 ± 5.6)mL,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在盆腔淋巴结 转移、脉管浸润、宫旁浸润及阴道切缘受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B 方案介入化疗后,Wee1 的表达较介入化疗前 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PB介入化疗方案有效、低毒,对ⅠB~ⅡB期宫颈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PB 方案是值得推广的介入化疗方案,Wee1 蛋白有 望成为监测PB 方案介入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