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1.
金文驰 《化石》2019,(3):8-14
<正>在"钢城"匹兹堡,有座美国一流的自然博物馆——卡耐基自然博物馆。1895年,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创建了这一博物馆。如今,博物馆面积约10700平方米,共有藏品约2200万号,其中的古生物化石收藏在全球算得上名列前茅。馆内设有20个永久展区,展出藏品约1万件。位于博物馆一楼的"恐龙时代"(Dinosaurs in their Time)展区是该馆的核心展区。这里展出的230多具骨架中,约四分之三都是化石,而非复制品。公众可以在这  相似文献   
72.
从产生菌Z-2002的发酵产物中,纯化得到抗生素SP-1,属于有广泛生物活性但少见的3,4-dihydro-2H-Naphtho-[2,3-b]pyran-5,10-quinones类化合物,该化合物与已知抗生素( )-Cryptosporin一致。SP-1对23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评价,抗菌谱表明:SP-1对G 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对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表葡菌(MRSE)呈中等程度的抑制,MIC为8μg/mL,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73.
微波处理对绿豆象的杀虫效果及对红小豆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置不同时间和功率的微波对裸露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成虫、与红小豆混合的成虫、绿豆内幼虫及卵进行处理,以研究微波对绿豆象的杀虫作用及对绿豆象成虫产卵量、幼虫羽化率及卵孵化率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裸成虫的死亡率随处理时间及功率增加而升高。成虫在中高火和高火分别处理60 s和50 s以上时间时死亡率过半,为51.21%~99.92%。处理与红小豆混合的成虫死亡率随功率和时间变化趋势同相同处理的裸虫,但相同条件下与红小豆混合的成虫死亡率明显高于相同处理的裸虫。低火至中低火处理60 s、解冻50 s及中火至高火40 s以上时间时成虫死亡都过半,为55.75%~100%,而中火处理70 s、中高火至高火60~70 s可使成虫全部死亡。微波处理具一定后续效应,处理的成虫虽没立刻死亡但随后死亡率仍比对照高。成虫高火处理50 s后的第3天校正死亡率可达87.74%。微波处理还可降低绿豆象成虫产卵量、幼虫羽化率、卵孵化率及红小豆发芽率。成虫、卵和豆内幼虫对微波敏感性依次增高。红小豆在中低火处理60 s、解冻50 s、中火40 s、中高火至高火30 s以上时间时发芽率都低于一半,为0.21%~48.33%。微波对绿豆象杀虫效果显著,但使用时需考虑微波仪器、处理功率和时间、产品用途及含水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优化试验以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4.
金文驰 《化石》2021,(1):43-49
来到南京市珠江路700号,一座砖红色的民国建筑便映入眼帘,这是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旧址.而在它旁边,2009年落成的地质大厦拔地而起.南京地质博物馆的7大永久展厅就位于这一旧一新两栋建筑中.虽然从博物馆的名字来看,它似乎只是一座地区性博物馆,不过它的前身可是"国家级"的:成立于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农商部地...  相似文献   
75.
竹节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多年的系统观察认为,竹节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从种子到种子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一般需3-4年;种子发芽需经过胚后熟和上胚轴休眠两个过程,室温湿沙贮藏和冬季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是解决竹节参种子发芽难的有效措施;竹节参芽的分化是从上年秋开始,越冬前芽苞内茎、叶、花分化已基本完成。因此加强后期管理,特别是越冬管理,对下年竹节参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性繁殖是进行切段繁殖,切段时间在10月以前,用粗根茎切段能增加产量,加快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76.
自然界中难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在分离培养基中添加自然来源的抽提液,或加入一些特殊化合物,使其中处于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的微生物恢复其生长繁殖能力,从而得到分离。实验结果发现甜菜碱、丙酮酸钠、SOD以及过氧化氢酶可使分离到的微生物种类及菌落总数明显增加。还采用固液结合的方法来分离那些在普通平板培养基上不能形成肉眼可见菌落的那些微小菌落的微生物。采用这几种方法从4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52株放线菌,103株细菌,17株真菌。对其中的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得到多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微生物,经过多次复筛的平均阳性率为4.325%,略高于用常规方法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因此证明有效的分离方法将为今后微生物药物的筛选和药用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提供更丰富的来源。  相似文献   
77.
该研究优化冻存后脐血NK细胞的培养条件,构建了靶向CD19的CAR-NK细胞,并探究了CD19-CAR-NK对CD19+ B细胞淋巴瘤的杀伤作用。首先将冻存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复苏并静置18 h,通过CD56磁珠纯化NK细胞,使其在CBMC中的比例从13.8%提高至96.6%。然后比较使用不同细胞因子及其组合对NK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功能的影响,发现IL-2和IL-15均能活化NK细胞,但IL-2培养时NK细胞增殖优于IL-15(P<0.05),IL-2+15下CD56dim NK亚群占比[(74.33±5.03)%]最多,凋亡[(4.6±0.14)%]最少,累计增殖(62.67±3.21)倍,显著优于其他细胞因子组合(P<0.05)。该研究使用PDK1抑制剂BX795提高CAR-19慢病毒载体对NK细胞的转导效率,发现6 μmol/L BX795可将病毒转导效率提高3.6倍,且在此浓度下病毒转导效率[(36.4±1.91)%]最大。最后在体外验证CD19-CAR-NK对CD19+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发现CD19-CAR-NK可增强...  相似文献   
78.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P2中扩增出包含CMV和polyA的VP2表达盒基因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大小为2.4kb;将该基因片段插入马立克氏病病毒(MDV)CVI988//Rispens的非必需区US10片段中,经SphI酶切分析获得大小为6.0和2.4kb两个片段,表明成功构建出表达VP2基因的MDVCVI988转移载体pUC18-US10-VP2质粒。将质粒与CVI988/Rispens疫苗毒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免疫荧光方法筛选,结果获得了表达VP2基因的重组MDV(rMDV-VP2)。用IB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证实,rMDV-VP2病毒传至第8代仍能稳定表达VP2蛋白,这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采用在分离培养基中添加自然来源的抽提液,或加入一些特殊化合物,使其中处于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的微生物恢复其生长繁殖能力,从而得到分离。实验结果发现甜菜碱、丙酮酸钠、SOD以及过氧化氢酶可使分离到的微生物种类及菌落总数明显增加。还采用固液结合的方法来分离那些在普通平板培养基上不能形成肉眼可见菌落的那些微小菌落的微生物。采用这几种方法从4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52株放线菌,103株细菌,17株真菌。对其中的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得到多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微  相似文献   
80.
<正>在北极的荒野中,有一座废弃的淘金小镇——冰川溪(Glacier Run)。一条冰川延伸到小镇边缘,另一条则明显退缩,被冰川破坏的公路也显露出来。小镇早已人去楼空,雪鸮把一座仓库当成了家;加州海狮和港海豹占据了码头;北极熊和棕熊则时常出没在房屋中,还把传送带当成了空中走廊……其实不用远赴北极,就在美国路易威尔动物园的冰川溪展区中,你就能"一站式"领略以上场景。这一展区于2011年落成,耗资近22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