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4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纤维和能源作物之一,因其根系发达、叶片蜡质层厚密、渗透调节能力强、光合效率高等特点,在干旱条件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高粱在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满足世界粮食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干旱是制约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如何解决高粱在干旱条件下的产量问题仍然是育种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给高粱抗旱育种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高粱抗旱性的鉴定方法、鉴定指标和优异抗旱种质资源,以及高粱花前抗旱和花后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高粱抗旱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认为应建立规模化高粱种质资源抗旱鉴定体系、选择合适的全生育期自然鉴定地点,筛选抗旱种质资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高效挖掘高粱抗旱性基因;建立高粱遗传转化体系、运用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加快高粱抗旱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12.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短短芽孢杆菌GZDF3菌株几丁质酶BBChi4基因,以GZDF3菌株全基因组DNA为模版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出BBChi4基因的全序列并对其测序验证。将测序验证无误的基因序列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BBchi4,转入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利用打孔法对诱导表达产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BChi4基因全长为2 181 bp,编码726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为77.69 kD,等电点为4.83,属于酸性几丁质酶。破碎重组表达菌体上清液SDS-PAGE电泳显示,重组蛋白质分子量大约为78 kD,与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一致。诱导表达最佳参数为1 mmol/L IPTG,30℃诱导4 h。破碎重组表达菌体上清液对半夏致病真菌(尖孢镰刀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重组表达载体pET-28a-BBchi4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深入研究几丁质酶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3.
安庆西江是长江下游唯一的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迁地保护区。为了解安庆西江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 进而评价西江长江江豚栖息地的生境情况, 于2017年夏季对西江河岸带10个断面的植被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西江河岸带植被中共有维管植物166种, 隶属于50科131属, 其中藻类植物1科1属1种, 蕨类植物1科1属2种, 种子植物48科129属163种, 以蝶形花科、菊科、禾本科为优势科, 科、属的分布类型较为丰富。对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的结果显示, Shannon-Wiener指数变幅为0.213—0.899, 均值为0.629±0.399; Simpson指数变幅为0.135—0.465, 均值为0.315±0.204, 物种丰富度变化范围在3—14, 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变化一致。西江河岸带植被分布还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特征, 两岸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 河岸带植被多样性指数较低; 自然区域的植物覆盖面积大, 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则较高。总体而言, 西江河岸带植被物种丰富, 覆盖率高, 既可以改善水质, 又可以为小型定居性鱼类提供良好的产卵场和索饵场, 对于维持长江江豚迁地种群的栖息和繁衍生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4.
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竞争指数与树木年代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竞争对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及其气候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显著影响了沙地樟子松树木的生长;竞争能力强的树木主要对当年生长季的月均最高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响应更加敏感,而竞争能力弱的树木则对前一年冬季月均最低温度、前一年生长季的降水和相对湿度的响应更加敏感;低竞争指数和高竞争指数组的树木,特别是竞争力较强的树木对干旱的响应非常敏感,而中等竞争能力的树木干旱响应较不敏感。综合来看,林木之间的竞争关系对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及其气候响应具有较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樟子松天然林的经营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5.
本文对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部分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MCI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番石榴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4,5-diepipsidial A(1)、psidial A(2)、guajadial(3)、psiguadial A(4)、psiguadial D(5)、α-生育酚(6)、亚油酸(7)、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8)、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9)、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10)、β-谷甾醇(11)、儿茶素(12)、没食子酸(13)。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对人体肿瘤细胞株HL-60、SMMC-7721、A-549、MCF-7、SW-480均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4.08~11.23μmol/L。  相似文献   
916.
为了解使用活性炭去除抗毒素原液的不可溶性杂质试验中对防腐剂含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比较不同用量活性炭吸附抗毒素原液中防腐剂的损失情况;按最低活性炭使用量,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防腐剂含量的变化。结果分别以20 g/L、30 g/L、50 g/L活性炭经2 h吸附后,防腐剂量的损失均达到98%;在20 g/L活性炭使用量吸附4 h的试验中,防腐剂量的损失主要发生在最初的1 h。结论使用活性炭去除抗毒素原液中的不可溶性杂质试验中,由于活性炭较强的吸附作用,从而对防腐剂含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7.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hMTERF3)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法:利用GenBank、Uniprot、ExPASy、SWISS-PROT数据库资源和不同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MTERF3蛋白进行系统研究,包括hMTERF3的理化性质、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功能域、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的功能分类预测、同源蛋白质多重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三级结构同源建模。结果:软件预测hMTERF3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7.97×103,等电点为8.60,不具信号肽和跨膜区;二级结构分析显示主要为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包含6个MTERF基序,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人线粒体;功能分类预测其为转运和结合蛋白,参与基因转录调控;同源蛋白质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hMTERF3蛋白与大鼠、小鼠等哺乳动物的MTERF3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类。结论:hMTERF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对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8.
从生鲜食品中分离鉴定得到产肠毒素SE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菌株,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百叶中的生长变化及产肠毒素特性。将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接种到减菌(样品组)和未减菌(对照组)百叶中,高、低初始接种量分别控制在4.0 lg(cfu/g)和2.0 lg(cfu/g)左右,并定时追踪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百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菌数及产毒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采用商业化的ELISA试剂盒。在37 ℃储存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样品组中不但能生长良好并在18 h后菌落数可达到7.0 lg(cfu/g)并被检测出肠毒素,对照组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良好菌落数可达到7.0 lg(cfu/g)却未检测出产肠毒素。在25、15和5 ℃储存过程中,样品组和对照组百叶都未检测出肠毒素。温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百叶中是否产肠毒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且百叶中本身存在的杂菌可能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  相似文献   
919.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25个居群的山丹(Lilium pumilum DC.)进行了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5个山丹居群间的核型存在一定的多样性。各居群山丹均为二倍体种,染色体基数为x=12,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4。山丹染色体类型有st、sm、t、m、T。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在1.73~5.90之间,多数在2~4之间;不对称系数介于75.60%~89.60%之间;核型有3A、4A、3B、4B、3C、4C 6种类型,其中以3B类型最多,占60%。  相似文献   
920.
目的:对比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根除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人群幽门螺杆菌(Hp),改善其消化道不良症状及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患者行胃镜检查、快速尿激酶及13C呼气试验检查,将15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有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四联疗法,B组采用序贯疗法。A组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治疗10天;B组前5天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结束后,予雷贝拉唑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8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13C呼气试验,观察和比较两组Hp根除率、消化不良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结果:A、B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ITT分析:86.7%和81.9%;PP分析:87.8%和84.3%);症状缓解率为(81.9%对79.2%);胃溃疡愈合率为(68.8%对66.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为(68.2%对70.0%),两组患者间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比较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四联疗法组和序贯疗法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9%和4.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人群的Hp根除疗效、消化不良症状的缓解及促进溃疡愈合的治疗作用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