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王晢宇 《化石》2020,(1):65-68
正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要求同学之间相互介绍父母的职业。爸爸说他是寻找石油的地质工作者,石油是从地下深处石头里的微小生物变出来的。当时,许多同学根本不信。从那以后,我就总缠着爸爸给我讲地球演变的故事,从亿年前恐龙时代的生物大繁盛到后来大量生物灭绝,很多生物都被埋在地下,骨头、枝干与印迹变成了化石,永久保存下来。还有更多的动植物会被分解成有机物保存在石头里,最后慢慢变成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在野外裸露的地层中,是可以发现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化  相似文献   
182.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为了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尺度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和适应特征, 对中国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2000-2014年的9种植被类型的WUE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该研究基于MODIS总初级生产力(GPP)、蒸散发(ET)数据和气象数据, 估算西南高山亚高山区植被WUE, 采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研究区植被WUE与气温、降水及海拔的关系。主要结果: (1)西南高山亚高山区2000-2014年植被WUE多年均值为0.95 g·m-2·mm-1, 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 增速为0.011 g·m-2·mm-1·a-1; 空间上WUE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 85.84%区域的WUE呈增加趋势。(2)西南高山亚高山区各植被类型WUE多年均值表现为常绿针叶林>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有林草原>农田>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郁闭灌丛>草地; 时间上, 各植被类型WUE均呈上升趋势。(3)西南高山亚高山区89.56%区域的WUE与气温正相关, 92.54%区域的WUE与降水量负相关; 各植被类型中, 草地WUE与气温的相关性最高, 有林草原WUE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高。(4)西南高山亚高山区典型的地带性顶极植被常绿针叶林的WUE具有较强的海拔适应性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3.
目的:研究谷氨酸(Glu)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CSs)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成年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进行体外细胞培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证实为ADSCs。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ADSCs并诱导分化神经细胞,谷氨酸(Glu)处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lu,MTT比色法观察脂肪干细胞的存活率。结果:从ADSCs诱导分化的细胞包括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阳性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Glu处理组给药24h后,与对照组比较ADSCs存活率明显降低,50μmol·L-1Glu组细胞存活率为83.9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00及1000μmol·L-1Glu组干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6.82%和17.08%)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Glu对ADSCs有损伤作用,随着Glu剂量的增加,ADSCs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二者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84.
<正>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目前对其病理过程中的神经化学机制还不清楚.已有研究提示,氧化压力与精神分裂症存在潜在联系,比如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脑组织的转录  相似文献   
185.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参与调控细胞多种生理进程.作为该系统中行使调控降解功能的核心成员,E3泛素连接酶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BMP和TGF-β是骨组织中调控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关键分子,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体系调控骨生理代谢,参与骨组织的多种生理进程.最近的研究表明,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在骨细胞和骨组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E3泛素连接酶Smurf作为这一系统的核心,参与调控骨组织中BMP和TGF-β两个家族的分子信号转导过程.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骨组织中E3泛素连接酶的发现,及其调控BMP和TGF-β信号通路的机制以及其对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6.
三峡库区消落区几种两栖植物的适生性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三峡库区消落区的环境特征,两年间通过在库区消落区山地实验基地的种植及实地淹没试验,对几种备选用于生态修复的两栖植物进行适生性评价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野地瓜藤(Ficus tikoua)、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 )、水花生(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在100~150d的低水位出露期内均可完成生长、发育成熟过程,可作为消落区生态恢复的备选物种.其中,苏丹草可作为速生物种,能迅速恢复水位下降后消落区的植被覆盖率;复合群落在生长期间比单一种群提前5~10d完成对地表的覆盖,群落的稳定性、耐淤积性及抗干扰性较强,次年的萌发也更好,有利于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狗牙根、尼泊尔蓼和野地瓜藤根系生长良好,其中狗牙根在一个生长季内根系最长可达75cm, 有利于消落区控制水土流失;在自然水淹最深为15m,淹没时间6d的情况下,复合群落组植物、尼泊尔蓼、野地瓜藤、狗牙根和苏丹草的植物均能短期耐水淹和淤泥,水花生则是在水淹较深处能够生长良好;180d水下1.0~1.5m的连续淹水实验结果表明,狗牙根和野地瓜藤的耐淹性较强,经过长达半年的淹水过程能够成活,并在次年自然萌发;同时5~25m的深部淹水实验表明,随着深度增加,狗牙根的落叶率逐步提高,在180d的淹没后能够成活,并在次年自然萌发,可作为构建消落区生态系统的两栖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187.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的横轴位CT表现,并与肝硬化CT表现对照,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血管造影或CTA等多种影像诊断或证实的48例布加综合征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48例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两种病变在横轴位CT表现上的差异,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布加综合征CT表现为尾状叶肿大28例,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的5例(p<0.05);左叶增大在肝硬化患者为40例,高于布加综合征患者的14例(p<0.05)肝脏周边部分及肝内门静脉分支区域在动脉期明显强化21例,门静脉期肝实质呈不均匀花斑状强化为46例,肝硬化患者未见上述表现(p<0.01);侧枝循环中心包膈静脉的开放在布加综合征23例,在肝硬化患者未显示(p<0.01).结论:增强CT的横轴位表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8.
张明  蔡景霞 《动物学研究》2006,27(4):344-350
采用split-litter法对仔鼠进行分组和处理,共5组NTS组(未经实验人员抓握和标记),PND2—9TS组和PND10—17TS组(分别在仔鼠出生后的2—9天、10—17天,每天短暂抓握和标记仔鼠),PND2—9MS组和PND10—17MS组(分别在仔鼠出生后的2—9天、10—17天,除了按TS组相同方式抓握并在不同部位标记外,每天把仔鼠与母鼠分离1h)。待雌鼠成年后,进行明/暗箱测试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测试。结果发现与NTS组相比,PND2—9TS组和PND10—17TS组的雌鼠在明/暗箱测试中停留于明室的累计时间明显较长,在被动回避作业中的重测试潜伏期也明显较长,表明新生期的触觉刺激经历减少雌性大鼠成年后在新异环境中的焦虑,并改善情绪记忆。与相应TS组相比,MS处理组的所有行为指标都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短时间母婴分离对雌鼠成年后的焦虑和情绪记忆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新生期的触觉刺激和母婴分离经历对仔鼠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同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89.
影响南京地区桂花秋季开花期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2000年至2005年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盛花期的物候变化和开花前1~5周的气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南京地区桂花秋季开花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显示,开花期与开花前周平均最低温度有较大关系,开花前4周的周平均最低温度持续走低有利于开花,尤其是开花前1周的周平均最低温度持续在18℃以下时,桂花进入盛花期。开花前适宜的降水增加了空气相对湿度,能促进开花;降水量过大则延迟开花。剧烈的气温波动不利于开花。该研究有助于预测秋天桂花的开花时间,为实现花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0.
开展微生物学兴趣小组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施微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生物学兴趣小组活动,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微生物学综合素质,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实践表明,兴趣小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还促进了老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