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我能有机会在各位面前讲话,很是高兴并且感到光荣。在没有开始我的报告以前,让我先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这样大家对我便有所了解。我本人是动物学家,首先是哺乳动物学家与鸟类学家,由于这缘故,我从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工作几乎有了40年。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研究前报[1]选出的根霉的扩大培养和麸麴浸液对浓淀粉液的糖化作用。盘扩大培养时,水分越多糖化力越强,一般配比为麸皮:水一1:1.5。最适培养时间因菌而异,通常在25—28℃温室培养36—48小时,使菌旺盛生长至成熟,糖化力已达高率,即可升温干燥。60%或30%马铃薯淀粉的液化,朵用细菌淀粉液化酶,30%或15%浓淀粉液的糖化用根霉麸麯浸液,其转化卒达96.7%—99.1%,纸谱鉴定在后期为纯葡萄糖。根据几方面性能的比较,这3株根霉各有特点。在最适的条件下,Rhizopusjaponicus AS 3.849的糖化速度最快,转化率最高,产品也最纯,但此菌培养条件要求严格。Rh. Tonkinensis AS 3.1175在温度较低、湿度较小时,比其它菌生长略快。Rh. Chinensis AS 3.2746虽然糖化力较前二者略低,但孢子特多,生长迅速,容易制麯,因而宜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03.
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生长发育及生物量分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4.
用钨丝微电极插入蜚蠊尾须细毛感受器的园盘作胞外记录.研究了感受器自发脉冲的统计特性.利用电磁驱动装置控制毛杆的偏转,研究了感受器电位和脉冲对正弦波、方波和阶梯波机械刺激的反应特性,并测定了六列细毛的兴奋方向.  相似文献   
105.
现有结果表明64 DP(DNA结合蛋白)可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质。正常人每百毫升血清中含有约50mg的64 DP。目前,关于64 DP的生物学功能国内外尚无研究和报道。这方面的研究对阐明肿瘤及其它病理条件下血清64 DP含量增高的机制和意义有可能提供线索。 已知64 DP在体外具有和DNA结合的特性.它在体内的生理作用是否也和DNA有关呢?本实验首先分离纯化了人肝细胞染色质,用同位素标记的64 DP与染色质进行的结合实验及结合抑制实验表明64 DP能特异地与人染色质结合。进一步用~(125)I标记的兔抗64 DP抗体对人染色质作了固相放射免疫测定,结果定性地显示出染色质内可能含有64 DP。用兔抗64 DP抗体作为第一抗体,利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了16例正常肝组织切片,发现大多数切片(80%)中部分肝细胞核内有明显64DP显色颗粒。以上诸实验结果均提示细胞核内有64 DP存在,表明64 DP的生物学功能可能与它的DNA结合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6.
从甲型肝炎病毒(HAV)持续感染的BGMK细胞中提取高纯度的HAV,病毒呈规则的结晶状排列,用~(125)I标记,以免疫沉淀与SDS—PAGE相结合的方法分析HAV病毒衣壳蛋白,并分离出能与抗HAV抗体起反应的Vp1、Vp2及Vp3。  相似文献   
107.
 <正> 近年来,人们甚为重视细胞表面成分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许多文章报道肿瘤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与正常者有明显的差别。 哺乳动物的肝凝集素(HL)也是一种细胞膜成分。它专一性地与末端为β-半乳糖苷的糖蛋白及糖脂结合。在体内它介导许多去唾液酸糖蛋白的内香,然后在肝细胞内降解。肝凝集素也可能参与肝细胞间的粘着,并与肿瘤肝转移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08.
 用亚硒酸钠诱发大鼠产生白内障后,将晶状体微粒体与外源性花生四烯酸共同孵育,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白内障晶状体前列腺素E_2(PGE_2)及前列腺素F_2α(PG-F_2α)的生物合成情况,并与正常晶状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鼠晶状体具有酶促合成PGs的能力。正常晶状体及白内障晶状体合成PGE_2的能力分别为687.75±113.97及1095.00±79.39pg/100mg晶状体湿重/15分钟,PGE_2α则分别为51.45±36.72及158.83±115.94pg/100mg晶状体湿重/15分钟(平均数±S.D.)。这说明大鼠白内障晶状体合成PGs的能力明显增高,与正常晶状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GE_2P<0.001,PGF_2αP<0.02)。在前2次注射亚硒酸钠后,大鼠白内障晶状体PGs的合成能力逐渐高于正常晶状体,并随注射亚硒酸钠的次数增加和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PGs在晶状体内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9.
金属离子诱导高粱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热激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高粱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进行金属离子诱导应激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CuSO_4溶液诱导高粱雄性不育系产生的应激反应明显,所用CuSO_4溶液最适浓度为250pmol/L,最适培养时间为4小时。ZnSO_4溶液诱导反应不明显。电泳分析和自显影检测出CuSO_4诱导产生新蛋白区带在3197A为9条,3197B为20条。但各蛋白带产生所需浓度和时间不完全相同,表明各种蛋白的基因表达是相互独立的,且这些基因的表达随发育而有变化。从分析处理后的4种酶的反应可以看出,其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有5条带,过氧化物酶反应灵敏,但只有2条带。通过CuSO_4处理与热激处理比较,推测3197A、3197B有其特殊的基因调控系统。从产生的可溶性蛋白或酶来看,CuSO_4能使3197A产生的应激蛋白趋向于3197B,说明两者具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0.
应用硷法测定酶法合成的头孢力新,在实际应用时发现数据偏高。所以又对Marconi修正Smith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进行了比较,本文报道了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比较上述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