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756篇
  266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甘蔗废糖蜜作为原料,利用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DSM 6422菌株进行丙酮丁醇发酵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2SO4预处理糖蜜,初糖质量浓度60 g/L,(NH4)2SO4 2g/L,CaCO3 10 g/L,温度30℃,pH 5.5~7.0,接种量6%(体积分数),在5L发酵罐中发酵培养96 h,总溶剂产量为16.17 g/L,其中丁醇质量浓度为10.07 g/L,总溶剂产率为30.2%,糖利用率为89.3%.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地西泮和戊巴比妥纳对不同种属小鼠自主活动和睡眠效应的影响,为筛选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提供可参考的选择动物的依据。方法:分别取昆明种和ICR小鼠各40只,设对照组和地西泮给药组,每组20只,给药组ig地西泮4mg/kg,对照组给生理盐水,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45分钟测定小鼠自主活动。另取两种小鼠各20只,分别ip戊巴比妥钠50mg/kg,观察两种小鼠的睡眠情况,记录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结果:ICR小鼠ig地西泮后,表现明显的镇静作用,自主活动的次数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而昆明种小鼠给相同剂量的地西泮,小鼠自主活动的次数减少不明显,P〉0.05。昆明种和ICR小鼠同样ip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两者在睡眠潜伏期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睡眠时间上,则ICR小鼠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昆明种小鼠,P〈0.01。结论:ICR小鼠对中枢抑制药的反应性更好,适合于这类药物的筛选,尤其对作用相对较弱的中药制剂,可能提高筛选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眼科常用实验动物视网膜血管尤其是视网膜毛细血管的情况,为实验时正确选择动物模型提供基础。方法取猕猴、家猪、新西兰大白兔、犬、猫、SD大鼠、C57小鼠以及豚鼠的正常眼球数个,完整剥离整个视网膜,用ADPase法进行血管染色,对视网膜血管进行形态学的比较。结果猕猴视网膜大血管从视盘穿出,分成四支分别供应视网膜四个象限,每条血管逐级分支最后成为毛细血管,其毛细血管呈网状分布,在赤道处分成两层,至周边变成一层,且有发育良好的黄斑区毛细血管拱环结构。家猪视网膜大血管由视盘发出后放射状走行,毛细血管也呈网状分布,无黄斑拱环结构。兔仅视盘两侧部分视网膜可见血管,毛细血管网状不明显。犬的视网膜血管也放射状走行,但迂曲明显,毛细血管不成网状。猫、大鼠、小鼠的视网膜大血管均由视盘发出,猫的分成上、鼻下、颞下三支,大鼠、小鼠的各方向均有,区域性不明显,三者的毛细血管网均发育良好,至周边部仍很密集,呈两层分布。豚鼠视网膜无可见的血管。结论用于研究人视网膜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时,可选用猕猴、家猪、猫、大鼠和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但要研究人黄斑区血管时,仅可选用猕猴等灵长类动物。  相似文献   
994.
我国重要药用真菌蝉花的分类地位和学名在国内外长期混乱,因其有性型未被发现,长期以来误作为根据巴西标本命名的Isaria (Paecilomyces) cicadae。作者最近在井冈山发现了其有性型,研究了标本及分离物的形态特征及多位点系统发育特征,并与GenBank中相关种类的序列进行了对比,证明I. cicadae是物种复合群,确定蝉花是虫草科虫草属中的新种,使用传统药用真菌蝉花的古老名称将其命名为Cordyceps chanhua。蝉花子座淡橙色到淡桔黄色,子囊壳半埋生,475-602×222-319μm,子囊孢子246-360×1.5-1.8μm,分孢子圆筒形,6.4-13.8×2.1-3.1μm。孢梗束淡黄色至淡黄褐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圆筒形,3.5-10.5×1.5-4.5μm。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和胃旁路术(LRYGB)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2月至 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3例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LRYGB组34例、LSG组29例。对比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糖脂代谢指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LSG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LRYG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BMI、WHR均较术前下降(P<0.05)。两组术后6个月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 (2hPG)均较术前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SG、LRYGB治疗肥胖合并T2DM患者,均可有效控制患者体重,调节血糖血脂,两者近期疗效相当,但是LSG的手术操作相对更简单,可视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克隆北柴胡中可能参与柴胡皂苷生物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构建其过量表达载体,为通过转基因验证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454高通量测序获得5'和3'端部分cDNA序列的基础上,利用LD-PCR方法获得全长cDNA,根据全长cDNA序列设计含有酶切位点的PCR引物,利用高保真酶,以RNA反转录产物为模板PCR扩增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的开放读框,扩增产物与pEASY-T1 Simple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重组质粒pT1-P450经菌液PCR和酶切方法验证后测序,采用NCBI在线Blastx、DNAman和MEGA4软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将pT1-P450的酶切产物插入双元载体pCAMBIA-SUPER 1300,菌液PCR和酶切验证重组质粒p1300-P450。结果:扩增到了北柴胡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BcCYP87E,构建了这一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结论: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的克隆和转基因载体的构建,为后续开展转基因研究,验证其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NUCB2/nesfatin-1对小鼠摄食行为的调控及机制。方法:利用侧脑室埋管,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探讨侧脑室和外周注射nesfatin-1对小鼠摄食行为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nesfatin-1(0.3μg,1μg,3μg),注药后4 h夜间进食量明显减少,且呈显著剂量依赖关系(t=2.61~4.78,P0.05~0.01),侧脑室注射3μg nesfatin-1,小鼠前3小时累积摄食量明显降低(t=8.69~10.73,P0.01),且持续降低12小时(t=2.64,P0.05),同时餐间间隔时间明显延长(t=2.66,P0.05),每分钟/1-4 h进食量明显降低(t=2.63,P0.05),且进食每克食物所用时间明显增加(t=3.02,P0.05)。在下丘脑弓状核,外侧区和背内侧核均有NUCB2/nesfatin-1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皮下或腹腔注射nesfatin-1,小鼠进食量和进食行为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中枢nesfatin-1可抑制小鼠摄食行为。  相似文献   
998.
植物生物量的分配模式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并伴随着植物生活史的每一个阶段, 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息息相关。目前关于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大小依赖性已有相关报道, 但关于其对物候期的响应尚鲜有报道。该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2016与2017年连续2个生长季里盛花期、盛果期与营养生长期3个物候期的根、压条、新枝、老枝、叶、繁殖器官等部分的生物量测定, 采用标准化主轴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的显著性比较, 分别探讨了白刺在不同物候期的异速生长的大小依赖程度和相对生物量分配比例, 特别是地上与地下部分之间、支持与同化器官之间, 在不同物候期的生物量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白刺的繁殖生长对生物量分配模式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相对生物量分配比例(36.00%)而不是个体大小的依赖性程度上(16.67%), 且对新枝的影响较大, 使其不同物候期的大小依赖性程度发生了改变, 但是变化趋势不一致, 同时繁殖生长增加对叶片的相对生物量分配比例, 减少对老枝的相对生物量分配比例, 但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大小依赖性程度。白刺生长过程中的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率随个体生物量的累积均增大, 而繁殖分配会在一定程度内减弱这种速率。白刺随着个体生物量的增大其生物量向支持器官分配率也越大, 但随着生长时间推移, 更倾向于将生物量分配给同化吸收器官。  相似文献   
999.
实验动物福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实验动物福利法规体系,而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动物福利立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不断出现的与实验动物福利有关的经贸技术壁垒以及十二五发展的需要使得实验动物福利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精准医学的形成是科技自身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推动,体现了医学科学发展趋势,也代表了临床实践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精准医学研究理念和范式已广泛推广,精准医学体系逐渐成熟走向应用。该文在系统梳理2022年精准医学领域的发展布局与举措,前瞻领域发展新趋势、研究新进展、产业新突破的基础上,展望了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当前,精准医学的科学价值与健康维护作用进一步凸显,各国系统布局、长期规划、持续加码支持精准医学发展;大型人群队列平台建设广泛开展、疾病研究与疾病精准防诊治方案开始成熟,诊断方案与治疗药物的开发思路及审批标准也开始发生转变,精准医学发展进入新阶段。未来,随高质量大型队列的建设、生命组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精准医学将呈现巨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