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8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2脂肪酸脱氢酶(△ 12 fatty acid desaturase,△ 12 FAD,也称为fad2)催化油酸生成亚油酸,是植物体内生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种子中特异表达的fad2基因负责种子贮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生成,决定种子油脂的成分和营养价值.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中间锦鸡儿未成熟种子中克隆了种子特异表达的fad2-1A,fad2-1B基因,fad2-1A编码的前283个氨基酸与fad2-1B的同源性高达98.9%,前者比后者多编码97个氨基酸,全部氨基酸残基的同源性为70.71%.将fad2-1A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YES2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YES2-fad2-1A,经PCR检测、质粒酶切、测序等检测,目的基因确实插入重组质粒,且方向正确,为进一步研究fad2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蚜虫性信息素的田间引诱蚜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蚜虫的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是(+)-(4aS,7S,7aR)-荆芥内醌(1)和(+)-(1R,4aS,7S,7aR)=荆芥醇(Ⅱ)。应用这两种物质进行引诱雄性蚜的田间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获得了应用于田间的合适的配比及使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33.
一株高效异养硝化菌的选育、鉴定及其硝化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现阶段异养硝化菌硝化速率较低的问题,选育更高效的异养硝化菌,进而鉴定该菌株的种属,了解其硝化特性和硝化条件。【方法】分别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化肥厂土壤以及农田土壤中取样,以柠檬酸钠为碳源,NH4Cl为氮源,采用污泥驯化、驯化过程中驯化液连续梯度稀释、平板划线分离及颜色指示剂快速硝化效果检测等步骤,筛得一株高效的异养硝化菌。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其种属;将该菌接入人工氨氮废水,定时检测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变化,了解其硝化特性;通过改变培养基碳源、溶氧量、C/N比、温度和pH考察其硝化条件。【结果】获得的高效异养硝化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不利用葡萄糖发酵,氧化酶、接触酶阳性,不产吲哚,能由有机酸盐产碱;其与产碱菌属菌株Alcaligenessp.ES-SDK-3的16SrDNA同源性高达99.7%。用该菌株处理初始氨氮浓度为182.30mg/L的废水,30h后氨氮去除率为99.8%,指数期平均氨氮去除速率为9.61mg-N/L/h,其在硝化过程中几乎没有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产生;最佳碳源为柠檬酸钠;高的溶氧量和高的C/N比有利于其降解氨氮,当C/N比为12时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该菌株在温度为30℃-35℃,pH为5.0-9.0范围内均能较彻底地降解氨氮。【结论】该菌株为产碱菌属,命名为Alcaligenessp.HN-S;其在硝化速率与处理的氨氮浓度方面均高于目前国内外筛出的大多数异养硝化菌;通过考察其硝化条件,为其走向实际污水脱氮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转基因农作物检测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用的转基因检测方法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以检测外源基因为目标,如多聚酶链式反应分析法(PCR),二是以检测外源蛋白为目标,如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此外,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还涌现出了一批新的检测方法,如微阵列分析法(microarray),色谱分析法(chroma-tography),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分析法以及近红外线光谱分析法(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等。将对各种转基因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研究现状做一个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35.
36.
测定了采自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海域的一头死亡大型须鲸骨骼标本的线粒体DNA(mt DNA)控制区序列(Control region)976 bp(登录号MF781125)、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COⅠ)序列642 bp(登录号MG010134)和Cyt b序列307 bp(登录号MG010133)。通过与Gen Bank已发表的同源序列blast结果表明,与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域长须鲸(Balaenoptera physalus)的控制区序列相似度达99%,仅在756 bp处有一个碱基T和C转换的差异;基于HKG+G模型,使用UPGMA聚类分析法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blast结果一致,故将标本鉴定为长须鲸,推测该个体来源于北太平洋。获取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和Cyt b序列存在多个终止密码子,无法获取同源性较高的序列,推断可能为线粒体假基因。 相似文献
37.
毛白杨纤维素合成酶基因(PtoCesA1)克隆及正义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白杨形成层为材料克隆了毛白杨纤维素合成酶基因(PtoCesA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为3215bp, 与欧洲颤杨的PtCesA1基因同源性为97% 具有开放的阅读框,编码区在52~2985碱基之间,编码区为2925bp。通过同义突变引入BamHI酶切位点,将全长基因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经酶切和PCR鉴定确认载体构建正确,为下一步ptoCesA1转基因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39.
落叶松树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与规模化技术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是植物体细胞在人为可控条件下通过与合子胚胎发生类似的途径 ,发育出新个体的再生技术 ,自问世以来 ,已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对落叶松及其杂种胚性细胞系的大规模增殖培养、原胚发育状态、体细胞胚成苗和专用生物反应器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其应用、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表明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专用生物反应器技术体系的完善与建立迫在眉睫 ,并将为现代林木育种与繁殖工程及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