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耿月华  吴悦明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16,35(11):1310-1316
从中国西藏土壤中分离到3种节格孢属Scytalidium真菌,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学分析,他们不属于该属中任何已知种,遂在本文中作为新种加以描述和发表,它们是:具有多纵隔膜的中国节格孢S. chinense、能产红色色素的西藏节格孢S. tibetense和孢子与菌丝均具瘤突的具瘤节格孢S. tuberculatum。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分别保藏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和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52.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至今仍是世界三大传染疾病之一。2014年,TB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HIV。二线抗TB药物是临床治疗耐多药TB(Multidrug-resistant TB, MDR-TB)的主要药物,然而某些MDR-TB患者由于未及时诊断、治疗方案不合理、所处区域医疗条件差等原因,逐渐发展成为广泛耐药TB(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B, XDR-TB),使治疗更加困难,其死亡率甚至与肺癌接近。目前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耐药性机制研究已经转向非一线药物,如二线、三线和一些新研发的抗TB药物,揭示这些非一线药物的耐药机制对于耐药TB的治疗和新型抗TB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非一线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常用的TB耐药性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比较。  相似文献   
153.
经同源性比较,链霉菌139(Streptomycessp.139)产生胞外多糖依博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中ste19基因编码的蛋白Ste19与UDP_葡萄糖_4_差向异构酶有较高同源性。将ste19基因克隆至质粒pET30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了异源表达。产生的可溶性Ste19重组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26%,说明该基因高GC含量(73.8%)及第三位碱基偏向使用GC(96.2%)并未影响其高效表达。SDS_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37kD,与理论推测值基本相同。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了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经HPLC分析纯度为92.9%。酶活性分析表明:Ste19蛋白可将UDP_葡萄糖转化为UDP_半乳糖,因此,Ste19蛋白是UDP_葡萄糖_4_差向异构酶,它可能参与了依博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54.
应用5.8SrDNA及ITS区序列分析链格孢种级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9个链格孢小孢子种和3个大孢子种共20个链格孢菌株的5.8SrDNA及其两侧的ITS1区和ITS2区进行了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差异大的种可以明确加以区分,而供试的9个小孢子种之间差异很小,不能根据对所选区段的序列分析加以区分,传统分类上的滨菊链格孢不属于Alternaria,其分类地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5.
156.
对9个链格孢小孢子种和3个大孢子种共20个链格孢菌株的5.8S rDNA及其两侧的ITS1区和ITS2区进行了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差异大的种可以明确加以区分,而供试的9个小孢子种之间差异很小,不能根据对所选区段的序列分析加以区分。传统分类上的滨菊链格孢不属于Alternaria, 其分类地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7.
158.
真菌菌剂改善烟叶品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分离自不同生境烟叶上的7个真菌菌株菌剂处理上部叶烤烟烟丝,分析表明,处理后烟叶内与品质相关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发生了改变,烟叶品质得到改善。其中菌株BF03、BF06及BF63使烟叶内糖、氮、烟碱、蛋白质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各种成分之间比例趋于平衡。评吸结果表明,经供试菌剂处理的烟叶香气质提高,香气量增加,刺激性减小,余味舒适,烟叶品质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9.
张猛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3,22(4):520-521
报道生于蜈蚣草Eremochloae ciliaris、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和玉兰Magnolia denudata枯叶上的一贝尔特孢属Beltranellia新种:蜈蚣草贝尔特孢Beltrania eremochloae。新种的模式标本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60.
在进行中国砖格丝孢菌分类研究中,发现砖格孢属一个新种和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泰山砖格孢Dictyosporium taishanensis, 新记录种是索兰砖格孢Dictyosporium solani和七臂砖格孢Dictyosporium heptasporum.分别对三个种进行了中文描述,并附图,新种有拉丁文描述.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