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的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方法]应用筛选的13条ISSR引物对8个豚草居群和7个三裂叶豚草居群共240个样品进行分子标记。[结果]8个豚草居群128个样品,共扩增出304条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8.68%;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7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788。7个三裂叶豚草居群112个样品,共扩增出266条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5.86%;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59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670。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各居群遗传距离较近。[结论]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在居群间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居群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豚草和三裂叶豚草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部。豚草各居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有显著相关性,三裂叶豚草各居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黄单胞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已有37个水稻白叶枯抗性基因被鉴定并报道,其中28个被定位到染色体上,7个被克隆。本文简要综述了水稻白叶枯抗性基因的鉴定、定位和克隆的进展,并讨论了合理利用抗性基因防治白叶枯病的前景。  相似文献   
33.
我国农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伟  张国良  赵晋宇  朱岩 《生态学报》2022,42(1):161-168
标准化是解决环境损害"鉴定难"问题的关键措施,更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走向独立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作为起步最早、需求量最大、成长较快的分支,已经具备标准体系的雏形。通过国内外标准比较与需求分析,提出了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和定位,构建了标准体系框架。研究认为,我国农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标准体系应:(1)以损害受体和技术流程为纵向横向坐标;(2)围绕损害确认、因果关系判定以及损失评估,以规范农产品、农业环境要素以及生态系统的损害识别、症状诊断、损害溯源、监测检测方法、损失量化等技术要求为主要内容;(3)是一个由基础标准、技术导则、技术规范、技术指南组成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构建表达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G蛋白的假病毒,为RABV中和抗体检测及疫苗的研发提供有效实验工具。方法 通过无缝克隆技术构建表达RABV G蛋白的假病毒p-RABV-G,通过抗体中和试验评估狂犬疫苗接种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成功在293T细胞内进行假病毒p-RABV-G的包装,p-RABV-G可以表达G蛋白,并能高效感染Huh7.5细胞。4位狂犬疫苗接种者21 d的血清对p-RABV-G的抑制效果处于最优水平,在1∶625倍数的稀释条件下对p-RABV-G的抑制率高达95.79%、98.26%、98.42%和98.88%。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RABV G蛋白的假病毒p-RABV-G可用于狂犬疫苗的开发与中和抗体的筛选。在狂犬疫苗接种后的111 d,本文调查的4位接种者中的其中3位体内血清仍可对p-RABV-G产生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