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罗协  娄娅  崔菁苗  董锦艳 《菌物学报》2016,35(7):822-832
从三峡库区消落带3种常见野生植物的15个根际土壤样本中共分离鉴定出24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包括球囊霉属Glomus 15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3种、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 2种和多样孢霉属Diversispora、内养囊霉属Entro pho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及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各1种。其中地表多样孢囊霉D. epigaea 和伯氏类球囊霉P. pernambucanum是我国的新记录种。研究发现这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优势属为球囊霉属,优势种为地球囊霉G. geosporum、单孢球囊霉G. monosporum、地表球囊霉G. versiforme、副冠球囊霉G. coronatum 和黄孢球囊霉G. flavisporum。研究还发现在这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平均为839±170个/100g土,物种丰富度在14-22种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在1.97-2.21、0.409-0.479之间波动。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是一个AMF多样性研究的资源库。  相似文献   
102.
Na+和Ca2+对拟南芥根原生质体质膜内向K+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根为材料,利用膜片钳技术测定其根细胞原生质体质膜内向K^ 电流,并对Na^ 对其K^ 电流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Na^2 可明显抑制拟南芥根细胞原生质体的内向K^ 电流,外施Ca^2 可缓解Na^ 对内向K^ 电流的抑制.说明Ca^2 参与了质膜上K^ 通道对K^ /Na^ 的选择性吸收的调节,从而使植物适应盐胁迫.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FD患者200例,按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重建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相关量表评分、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PFD,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改进的Logistic-CA模型,以天津市滨海地区为例,在历史外推、内生发展、外生发展3种情景中,模拟预测2011—2020年城市扩展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演化规律特征.结果表明:3种情境下,研究区最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量大体相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低的1级功能区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3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演化过程差异较大;低等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呈组团状以十字型生长,十字型的中心片区位于塘沽城区,最终形成海河轴与沿海带的十字型片区.  相似文献   
105.
闽江口海蜇渔业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1993年5~9月的调查材料,研究了福建闽江口海域海蜇的渔业生态学。其密度和生物量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20日和7月10日;群体伞径范围为18~546mm,平均328.8mm.体重范围为0.5~9540g,平均2877.4g;伞径为345~485mm的雌性有性繁殖力在1120.6×104~3754.8×104粒,平均2444.7×104粒,有性生殖期在8月初至11月;采用高次方程和指数高次方程分别模拟伞径和体重生长,生长方程为:Φt=12.1337+17.7048t+3.1385t2-0.2049t3+0.00302t4,logeWt=-0.5749+1.4818t-0.0771t2+0.00129t3;以生物经济学原理确定7月20日为合理开捕期,开捕伞径为465.8mm.讨论分析了执行合理开捕期和开捕规格,对保护和合理利用海蜇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用光学显微镜对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中脑视叶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视叶分为背侧的顶盖和腹侧的被盖,两者无明显界限。顶盖处灰质和白质交替排列。由表及里,可分为分子层、外灰质层、浅白质层、中灰质层、中白质层、深灰质层、深白质层和室管膜层。被盖处细胞层次不明显。在视叶的前部有横行的纤维将左右视叶联系起来。左右视叶室与中脑水管以及两视叶间的纵沟在视叶的中、后部相通。同时将北草蜥的中脑与其它低等脊椎动物进行了比较,推测北草蜥在进化上处于较低等地位。  相似文献   
107.
Cd、Pb、Cr三元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小麦幼苗做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Cd、Pb、Cr共同胁迫对小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Cd、Pb、Cr 3种不同重金属之间互作的存在,三元污染胁迫对叶绿素总量抑制的联合作用和降低渗透势的幅度一直大于单独作用之和;三元污染胁迫下的气孔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MDA含量联合作用一直小于单独作用之和.联合作用随胁迫时间的增加,从小于单独作用之和转变为大于单独作用之和的有叶与根的质膜透性;联合作用从大于单独作用之和转变为小于单独作用之和的有Cd、Pb、Cr三元污染胁迫下的根系活力.对小麦幼苗POD同功酶的影响是:Cd、Pb、Cr三元污染胁迫出现了与单一污染胁迫不同的新酶带,也消失了不同的酶带.该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Cd、Pb、Cr污染对小麦的影响机制,为农业生产上早期检查Cd、Pb、Cr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有害效应和丰富小麦重金属复合污染胁迫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摘要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颞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和联合组(常规治疗+醒脑开窍针+颞三针),各35例。评价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4.29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和SS-QOL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更大,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联合组大脑中动脉Vs、Vd、Vm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醒脑开窍针联合颞三针,可有效提高ACI的临床疗效,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9.
植物材料中尿囊素及尿囊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尿囊酸性质极不稳定,需要有快速,准确的分离检测方法,本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尿囊素和尿囊酸,并认为该法是一种较好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摘要 目的:分析脾脓肿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点,为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21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25例脾脓肿病例,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及预后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5例脾脓肿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平均年龄(48.8±18.1)岁,22例(88 %)患者合并1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病程数天至数年,发热为首发症状。病原学检查阳性患者 11例,共培养出11种细菌,大肠埃希菌占首位。脾脓肿同时合并有其他新发疾病者23例(92 %)。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及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25例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4例患者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其中5例患者给予经皮脾穿刺引流(PCD)治疗, 1例患者行脾切除术,1例患者行脾周脓肿剥脱术。全部患者中,1例确诊后未治疗出院,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死亡,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自动出院,余20例患者好转或治愈。结论:脾脓肿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多合并基础疾病,较少见以单一病种出现。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合理选择抗生素联合PCD、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