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27篇 |
免费 | 829篇 |
国内免费 | 2089篇 |
专业分类
82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0篇 |
2023年 | 157篇 |
2022年 | 185篇 |
2021年 | 227篇 |
2020年 | 190篇 |
2019年 | 164篇 |
2018年 | 212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205篇 |
2015年 | 235篇 |
2014年 | 331篇 |
2013年 | 245篇 |
2012年 | 260篇 |
2011年 | 292篇 |
2010年 | 226篇 |
2009年 | 243篇 |
2008年 | 240篇 |
2007年 | 232篇 |
2006年 | 273篇 |
2005年 | 243篇 |
2004年 | 262篇 |
2003年 | 288篇 |
2002年 | 240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215篇 |
1999年 | 204篇 |
1998年 | 208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187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185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53篇 |
1990年 | 134篇 |
1989年 | 143篇 |
1988年 | 77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77篇 |
1984年 | 54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30篇 |
1963年 | 16篇 |
1959年 | 14篇 |
1958年 | 14篇 |
1957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3.
24.
异源细胞质小麦育种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核置换回交技术创制出新型异源细胞质小麦 ,通过对同质异核系、同核异质系的比较研究 ,证明部分异源细胞质对小麦产量性状、籽粒品质、耐盐性、抗病性等可以产生有益的遗传效应 ,其中以粗厚山羊草、节节麦、和偏凸山羊草的细胞质效应最好 .核质杂种优势的有无和大小因具体的核质组合和性状而不同 .培育成功优质、抗病、抗逆、异源细胞质小麦新种质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小麦新品种在生产试验、示范、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 ,通过品种预审 .异源细胞质小麦遗传变异和利用的探讨对新品种选育和遗传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 相似文献
25.
26.
摘要:【目的】分析蓝细菌病毒A-4L在鱼腥藻(Anabaena sp.) PCC 7120藻苔中形成同心圆噬斑的原因,阐明A-4L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为分离、鉴定和筛选新的水华蓝藻病毒提供借鉴。【方法】用初始滴度为2.8×1010PFU/mL的A-4L悬液感染鱼腥藻,在不同时间点收集裂解液绘制一步生长曲线,获得A-4L对鱼腥藻的潜伏期和释放量。将适量A-4L悬液感染不同培养时间的藻苔,逐日观察和记录藻苔病变情况。培养藻苔并接种适量A-4L悬液,分别置于完全持续光照(Light:Dark=24 h:0 h,L:D=24 h:0 h)条件;完全周期光照(L:D=14 h:10h)条件;或前3 d周期光照转后3 d持续光照的条件下,比较不同光照条件对同心圆噬斑形成的影响。然后挑取单个噬斑进行扩大培养,纯化后,负染电镜观察A-4L的超微形态。【结果】A-4L的潜伏期为0.5-2h,释放量约为247 IU/cell (Infectious Units)。在周期光照条件下,藻苔接种A-4L 3-4 d后,出现同心圆噬斑,且同心圆数量与攻毒后的天数(n)有相关性,为“n-1”;同心圆间距约为3 mm。与周期光照条件相比,在持续光照条件下未形成同心圆噬斑。而在周期光照条件转持续光照条件下,由先周期光照时所形成的同心圆在转持续光照后逐渐消失,证实同心圆噬斑的形成依赖于周期光照。负染电镜观察显示A-4L具有一个近似球形的头部,直径约为50 nm以及长度约为10 nm的尾部,形态与短尾蓝细菌病毒相似。【结论】A-4L是一株能形成同心圆噬斑的蓝细菌病毒,并揭示其同心圆噬斑形成的关键条件是周期光照。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