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麦六个常用亲本品种双列杂交配合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6个品种8个性状中,绝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极显著的显著水准;(2)一般配合力高的性状,既反映了亲本品种基因累加效应,也反映了较优亲本的传递能力;(3)从选择各一般配合力高的性状入手,在诸性状一般配合力各有高低而又可以互补的两亲间相互杂交,可获得综合性状较好、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达到提高选择效果的目的;(4)在判断组合优劣时,特殊配合力较超亲优势更有价值和更符合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杂交水稻亲本明恢63对纹枯病水平抗性的QTL定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利用240份源于组合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自交群体(F11、F12),连续两年进行2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运用改进的纹枯病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调查其纹枯病病级,结合该组合F9群体构建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运用区间作图法对抗纹枯病QTLs进行了定位。两年在第5染色体的相邻区间C624-C246(1999年)和C246-RM26(2000年)上各检测到一个抗纹枯病QTL,两者一个LOD值置信区间存在较大的重叠,而且LOD峰值位点很接近,推测它们可能是同一个QTL。两年在第9染本上均检测到一个QTL,分别位于C472-R26389(1999年)和RM247-RM242(2000年)区间上,两区间相距9.8cM。两年检测到的所有抗纹枯病QTLs均业自明恢63。  相似文献   
14.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 5 8S系由正常晚粳品种农垦 5 8自然突变产生 .以农垦 5 8S与农垦 5 8杂交F2 为材料作RFLP分析 ,确定了原始光敏不育基因突变位点为位于第 1 2染色体上的pms3,即由正常品种农垦 5 8变为光敏不育农垦 5 8S是pms3上基因突变的结果 .还对 (农垦 5 8S× 1 5 1 4)群体做了大量的RAPD和AFLP分析 ,找到并定位了 4个与pms3连锁的标记 ,增加了该区间的分子标记密度 .  相似文献   
15.
茄子根系分泌物中香草醛和肉桂酸对黄萎菌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室内培养和生物测定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香草醛和肉桂酸对黄萎菌(Verticillium dahliae)及茄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香草醛和肉桂酸对茄子黄萎菌的化感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所有浓度的肉桂酸都抑制了黄萎菌孢子萌发,当浓度为0.5mmol/L时抑制作用最大;香草醛在浓度为0.1mmol/L时抑制孢子萌发,其余浓度则表现出促进作用.对香草醛和肉桂酸的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当浓度为0.1mmol/L时,肉桂酸促进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余浓度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香草醛在各浓度水平下都促进了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当浓度为0.5mmol/L时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普通野生稻核糖体RNA墓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8份普通野生稻、亚洲栽培稻及稻进行了核糖体RNA基因间间隔区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共发现30种长度变异类型,组成45种表现型。广西普通野生稻的rDNA间隔序列长度多样性最丰富,24份材料中检测到25种长度变异类型,共组成22种表现型。rDNA间隔区长度变异类型的地理分布与纬度相关,高纬度来源的普通野生稻的rDNA间隔区长度较短,与粳稻的长度变异类型相似;低纬度来源的材料rDNA间隔长度趋长,与籼稻的长度变异类型相似;稻的长度变异类型与粳稻相似。提出了华南是野生稻变异中心的观点,并指出对我国野生稻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杂种两优培9与亲本苗期基因表达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包含9198条非重复cDNA序列芯片研究了水稻两系杂交组合两优培9及其亲本培矮64s和93-11发芽后72 h的幼苗和根中基因表达变化. 结果显示: 8587条序列在3个基因型的幼苗和根中同时检测到表达信号; 1571条(18.3%)序列在幼苗或根中3个基因型间检测到显著表达差异(P<0.01), 亦即表达多态性, 其中121条(1.4%)序列在幼苗和根中同时检测到表达多态性; 870条(10.1%)序列在杂种与双亲或与亲本之一有显著表达差异. 基因功能预测分析表明: 多态性表达序列的分布与基因功能有关, 碳水化合物、能量和脂类代谢以及逆境应答等功能类型出现多态性表达基因的数量明显高于期望值, 而氨基酸代谢、转录翻译调节以及信号转导等功能类多态性表达基因的数量明显低于期望值. 214条(2.5%)序列在表达水平上存在显著杂种优势(P<0.05), 其中117条(54.7%)与已知基因存在同源性, 涉及基础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细胞生长和死亡、信号转导、物质转运和逆境应答等功能. 研究结果为理解基因表达多态性与性状表型变异的关系以及水稻苗期发育和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PSAG12-IPT导入籼稻品种明恢63.在获得的61个独立的转基因植株中,有一些表现出叶片衰老显著延缓,对选择的两个纯合转基因株系的小区试验的结果显示:(1)转基因植株倒三叶的持绿性极显著延长;(2)两个纯合转基因株系比原品种的结实率极显著提高,株高极显著降低;(3)两个纯合转基因株系的有效穗数比原品种极显著或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蜡质基因引导区的两个简单重复序列 (SSR) (CT) n 和 (AATT) n 在 74份水稻材料中的多态性及其与直链淀粉含量 (AC)的关系。这些材料包括了籼稻 (OryzasativaL .ssp .indica)、粳稻 (O .sativassp .japonica)和普通野生稻 (O .rufipogon) ,其AC值覆盖了栽培稻AC分布的整个范围。以 (CT) n 作标记检测到 8个等位基因 ,粳稻品种趋于含有重复数目较多 (n≥ 16 )的等位基因 ,重复次数较少 (n≤ 14)的等位基因只出现在籼稻中。 (AATT)n检测到 2个等位基因 ,野生稻中少数植株表现出杂合性。分析表明AC与这两个SSR序列基因型高度相关 ,高AC (>2 2 .0 % )品种具有 (CT)重复次数较少 (n≤ 14)的等位基因 ;相反 ,除了糯米外 ,所有低或者中等AC的品种都有 (CT)重复数较多 (n≥ 16 )的等位基因。具有重复次数较多的 (AATT) 6等位基因的品种多为高AC ,具有重复次数较少的(AATT) 5等位基因的品种多为低或中等AC。不同SSR基因型品种间AC差异极显著。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两个SSR序列在直链淀粉合成中的直接功能 ,SSR变异与AC间近乎完全的相关性可作为分子标记直接用于水稻的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