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棉田氮肥利用率及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滴灌和漫灌)和不同施氮水平(0、240、360、480kg N·hm-2)对棉田氮肥利用率及损失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氮肥被植株吸收、土壤硝态氮残留,以及氨挥发、硝态氮淋溶损失、硝化反硝化损失等氮素循环转化途径.结果表明:滴灌棉花籽棉产量、植株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显著大于漫灌.漫灌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显著高于滴灌;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中滴灌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占肥料氮施用量的比例为0.06%~0.14%,且显著高于漫灌;滴灌和漫灌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占肥料氮施用量的比例分别为4.4%和8.8%,与漫灌相比,滴灌能显著降低淋溶水中硝态氮淋失量;滴灌和漫灌肥料氮的硝化-反硝化损失量分别占肥料氮施用量的17.9%和16.8%.硝态氮淋溶和硝化-反硝化损失是新疆棉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2.
目的克隆表达HBV前S2蛋白,用纯化的重组蛋白GST-S2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HBV前S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利用含双拷贝乙肝病毒adw2亚型基因全序列的质粒pEcob6,经PCR方法扩增出HBV前S2片段,在GST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纯化后,用于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前S2蛋白的mAb,采用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进行mAb特异性鉴定;同时采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mAb相对亲和力.结果获得一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7A6;相对亲和力均在107以上.Western blot显示该株mAb能特异识别重组前S2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出抗HBV前S2蛋白的一株mAb.  相似文献   
83.
电针对狗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狗胃壁埋植慢性电极,观察了电针对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清醒空腹情况下,胃电节律为每分钟5次左右,每一周期中以慢波为主,在有的情况下出现快波。进食时此节律减慢或紊乱,进食后快波成分增加,电针足三里穴,对慢波的影响很小,但能明显的增加快波振幅与摆动频率;这种变化在电针停止后仍能持续40-60分钟。吗啡能引起胃电节律的反复紊乱,对胃电快波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强后抑制的双相性变化。  相似文献   
84.
在前期工作已证实HCV基因组5'UTR DNA序列具有启动子活性的基础上,分别构建5'UTR 不同结构域的DNA序列驱动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质粒pGL3-5'UTR,转染HepG2细胞以及用全长的5'UTR cDNA构建质粒分别转染HepG2、Hela、HEK293、L02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虫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虫荧光素酶基因mRNA水平,并与相应对照作比较.结果显示当四个结构域都具备时,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为5.91±0.65,为SV40启动子的18.7%;失去结构域I以后,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为9.52±0.32;失去结构域I和II以后,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为2.64±0.25;失去结构域III和IV以后,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为0.32±0.09;失去结构域IV以后,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为2.72±0.4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与之相符;全长5'UTR cDNA在L02、hepG2、HEK293、Hela细胞中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分别为0.75,0.49,0.23,0.14. 结果提示结构域III是HCV5'UTR DNA序列具备启动子活性的核心结构,结构域I对其5'UTR DNA序列的启动子活性具有抑制效应,而结构域II和IV可增强5'UTR DNA序列的启动子活性;HCV5'UTR cDNA的启动子功能无组织特异性,但在正常的肝细胞(L02)中表达最高.  相似文献   
85.
【目的】颊下囊是蚂蚁口前腔中一个特殊的袋状结构,在蚂蚁取食过程中,固体食物和其它颗粒在进入食道前被过滤在颊下囊中,稍后被蚂蚁从口前腔排出,这种过滤机制保证了主要利用液体食物的蚂蚁整个消化道的畅通。本文旨在揭示蚂蚁颊下囊结构及其内含物中存在的细菌类群及其可能在蚂蚁的消化、清洁以及其它方面发挥的潜在作用。【方法】利用扫描电镜确定了日本弓背蚁颊下囊在蚂蚁头部的位置及其形状,然后采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与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颊下囊内含物以及蚁巢内土壤样品细菌的分离培养研究。【结果】(1)颊下囊位于蚂蚁口腔的后侧,呈袋状结构,内部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质;(2)3个蚁巢工蚁颊下囊内含物每克样品中可培养细菌的菌落总数(cfu/g)数量差异较大,并且显著大于同巢土壤样品的细菌cfu/g数量;(3)从3个蚁巢的工蚁颊下囊内含物中共分离到11属的细菌,分别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三大类群,其中放线菌门细菌为优势类群;在属级水平上,巢1和巢2工蚁颊下囊内含物中的优势菌群为微杆菌属,分别占47.83%和49.73%,巢3优势菌群为不动杆菌属和微杆菌属,分别占37.27%和30%;3个蚁巢土壤样品优势菌均为芽孢杆菌属,分别占各自分离总菌落数的49.69%、56.22%和44.79%。(4)蚁巢土壤中所分离出的细菌均能在同巢工蚁的颊下囊内含物中分离得到,但同一蚁巢蚂蚁颊下囊内含物与其巢内土壤的细菌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蚁巢蚂蚁颊下囊内含物的细菌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蚂蚁的颊下囊中存在丰富的细菌种类,在蚁巢土壤中分离到的细菌均能在颊下囊中发现,而在颊下囊中分离到的部分细菌并没有在相应的蚁巢土壤样品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86.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系统治疗的8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少儿组(5~14岁,28例)、青年组(15~44岁,28例)与中老年组(45~79岁,30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9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量表(SNOT-22)评估各年龄段慢性鼻窦炎患者和健康人的生存质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同年龄段慢性鼻窦炎患者SNOT-22评分的危险因素。结果:(1)慢性鼻窦炎患者SNOT-22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少儿组与青年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SNOT-22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组患者SNOT-22评分均显著高于少儿组与青年组(P<0.05)。(2)无遵医行为、多发鼻窦炎、伴鼻息肉、意志行为非健康状态为升高少儿组患者SNOT-22评分的因素(P<0.05)。(3)病程≥6个月、无遵医行为、发鼻窦炎、伴鼻息肉、焦虑心理与抑郁心理为升高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SNOT-22评分的因素(P<0.05)。(4)年龄70~79岁也是升高中老年组患者SNOT-22评分的因素(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欠佳,且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7.
梁玉议 《蛇志》2009,21(3):243-24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高。由于其适应征多因胎儿宫内窘迫、过期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子痫、前置胎盘、妊高症等而行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准确的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关键。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0例窒息患儿运用新式复苏方案进行抢救,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88.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高发肿瘤,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国有关医疗科研单位正在其病因学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从最近有关资料来看,鼻咽癌病毒病因的研究,主要是与疱疹病毒族中的EB病毒关系的研究,值得重视。这对于逐步弄清我国鼻咽癌的致病因素和条件是有益的。我们从1973年开始进行鼻咽部临床活检组织的体外培养工作,并对已建株的细胞作了电子显微镜下病毒颗粒的检查。本文报道了这项工作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89.
探究干旱栗钙土土壤长期施肥的施肥效应,揭示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演变特征,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农田合理培肥和科学评估施肥效果提供依据。依托内蒙古武川旱作试验站的长期轮作定位施肥试验(2004—2019年),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牧交错带栗钙土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有机肥配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而不平衡施肥(如NP、NK、PK、N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土壤容重有增加趋势;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方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土壤养分均表现为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肥施用>化肥平衡施用>化肥不平衡施用>不施肥;在土壤微生物方面,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细菌数量显著提高108.36%~118.92%,真菌数量提高27.68%~50.46%,放线菌数量提高35.43%~40.25%;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平衡施用化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尤以有机肥与化肥两者配施联用效果最好。以合理氮、磷、钾多元素配比施用对农牧交错带干旱栗钙土土壤质量有明显改善,不平衡施肥土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