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77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西峡县城礼堂街有两间门店,这里洁净优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奇石珠宝,有的像地形地貌,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如树纹、荷叶……,极大地吸引着酷爱奇石的青年、文人和地质工作者,这就是主人吴虹卫新开的奇石店,也有人称之为“奇矿吉石馆”。吴虹卫从小就爱玩石,上小学时捡到的一块奇石,藏于家中后丢失,他至今仍在遗憾,上中学时特别偏爱学习那变化奇妙的物理、化学,后来他投身于煤田学院攻读地矿专业。1988年毕业后自谋职业。拜矿物学教授康明为师。在奇石中,他尤以矿物标本中蕴藏的晶体宝石为终生追求。他在几年间,跑遍了全…  相似文献   
22.
辽西北票义县组是含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的地层单元。近年发现鸟类化石的丰富程度已登上世界之最。其它门类的动物化石如昆虫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也大量发现。植物化石方面近年也不断有新的报导。在已报导的被子植物化石中 ,对有的种类的隶属关系虽然尚有不同看法 ,但是大家对化石生态都有一个新奇的共识。因而不仅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等自然科学家格外关注 ,就连收藏家和社会各阶层对热河生物群所产化石的兴趣也火爆起来。我们知道 ,现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一切生命有机体(包括人类在内) ,都不是什么神创造的 ,而是在30多亿年前由最简…  相似文献   
23.
图1“夏娃”的背影现代人最早的足迹里克·柯瑞著史庆礼编译11万7千年前 ,非洲西南海岸边。一阵暴风骤雨过后 ,伶仃一人 ,步履蹒跚 ,从沙丘陡坡上往下走去 ,身后留下了一排脚印。我们无从知道这位古代非洲人 ,很可能是个女人 ,为什么向沙丘下走去。大概是想去看看 ,海滩上有没有被风暴掀起的海浪冲上来的死海鸟或者死海豹。也许是去欣赏落日的美景?几小时后沙土晒干了 ,风吹沙滚 ,填平了脚印。光阴荏苒 ,不知不觉已过去了十多万年。在一个春天的下午 ,我随同几位考古学家来到这个泻湖岸边。几个月前 ,我的一个同伴———约翰内斯堡大学…  相似文献   
24.
在距今11 000年前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曾发生过一场生物大绝灭。因为它已被科学家研究得比较清楚 ,所以在1971年 ,它便被美国的古生物学家劳普和斯坦利写进了教科书《古生物学原理》。作者称它是“新生代时唯一的大规模成群绝灭事件”。1978年此书被译成中文在北京的地质出版社问世。可惜它只是一本教科书 ,所以读者十分有限。同时 ,我在下文将介绍 ,世界各国学者热烈地讨论这一事件的时间是20世纪的60 -70年代 ,那时中国正值十年动乱。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我国的大多数人对于这次大绝灭是比较陌生的。1998年 ,孙…  相似文献   
25.
“哈欠是困倦时嘴张开 ,深深吸气 ,然后呼出 ,是血液内二氧化碳增多 ,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引起的生理现象 :打哈欠”。———引自《现代汉语辞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6)前篇小文(《化石》2000年 ,第三期)讲了“硌肋” ,我相信读过它的人会感到愉悦恬适。现在再奉献给大家一个“打哈欠” ,笔者希望您再次感到稀奇喜爱。有人可能说你老张头退休了 ,无事干 ,蔫蔫地自找乐 ,净讲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您且听我讲个实事。我父亲50多岁时得过一次重病 ,发烧 ,关节痛 ,红肿 ,久治不愈。后来 ,有位已经…  相似文献   
26.
长期以来,对于鸟类到底是否源于恐龙,古生物学家们争论不休。这里提供一个鸟类不是源于恐龙的新说。在进化过程中,鸟类和兽脚类(Theropods)(鸟类源于恐龙论者认为这类恐龙是鸟类的祖先)的两个足趾都已丧失,或几乎丧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安恩·布尔克和阿兰·费达克齐亚现提出,鸟类和兽脚类所丢失的两个足趾是不同的。通过对胚胎的观测,他们发现,在相去甚远的三种鸟类鸡、鸵鸟和鸬鹚中,保留了中间三趾,第一和第五趾消失了。而根据兽脚类化石,则第四和第五趾大为缩小,甚至一起消失。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兽脚类不可能…  相似文献   
27.
从霸王龙啃过的骨头得知 ,它是一个不大讲究饮食的主儿。近年来 ,一些恐龙专家就霸王龙究竟是掠食者还是食腐者展开了争论。例如巴克与柯里 ,二人对霸王龙品头论足 ,各叙己见。巴克认为霸王龙是无能之辈 ,是食腐者 ;柯里却说 ,霸王龙能干得很 ,是掠食者。有关巴克与柯里各自的理由 ,本文不准备多加表述。这里仅说说古生物学家在化石中的有趣发现。白垩纪末期 ,北美洲曾是霸王龙耀武扬威的地方。在那些年代的地层里 ,常常发现霸王龙当年啃过的植食恐龙的骨头化石 ,其标志是 ,骨头上有大王的牙痕。研究者注意到 ,在鸭嘴龙和三角龙的遗骨上 ,霸…  相似文献   
28.
体外培养对于植物的快速繁殖是非常有效的。和其它一些松果类硬木植物一样,火炬松的体外培养成功率却一直很低。本工作研究了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低温条件对于火炬松J-56, S-1003, and E-440等三个品系的成熟合子胚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成苗的影响。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条件下芽分化的程度差异很大。合子胚经过9-12周培养,开始分化,形成具有器官发生的愈伤组织(Fig.2a)。分化后3周,开始诱导出芽(Fig.2b),芽的生长快慢不同(Fig.2c,d)。同一个愈伤组织上会生出几个芽来(Fig.2e)。在添加有IBA和BA的TE培养基上芽生长最快(Fig.1)。低温条件持续 15天,能增加芽的数量和分化的程度(Table1)。上述培养基中增加GA3时表明,GA3对于根的诱导有决定性的作用。将98株再生苗转移到特殊的混合土壤上;成活了75株苗(Fig.2f)。以这三种火炬松的再生苗尖为材料制备DNA。用20个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火炬松苗的扩增产物是相同的(Fig.2g,h&i)。这说明:用愈伤组织克隆植株的过程中没有引起植物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29.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1921年在华北做煤矿地质调查的时候 ,发现了含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中有一种纺锤形的微体古生物化石 ,即类化石 ,引起注视。初命名为蜗 ,创造了“”字 ,于是对科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到各地区野外进行采集 ,在室内进行鉴定 ,并和搜集来的国外科化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综合研究。通过研究 ,对当时含混不清的石炭二叠纪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他的划分标准 ,已为国际地质学界所公认 ,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沿用。1921年 ,他在《中国古生物志》上发表了《中国北部之科》长达170页的科学论文 ,它不…  相似文献   
30.
关于古代中国与美洲的联系 ,我们还可以从国外高新科技的研究成果方面得到印证。据1993年12月9日《文萃》转摘自《新华每日电讯》的文章《美洲印第安人祖籍在中国》称 :长期以来 ,科学家们认为许多美洲印第安人是早期横渡太平洋的中国水手的后裔。美国生物化学家通过对印第安人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析为这种看法提供了佐证。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埃墨里大学的道格拉斯·华莱士教授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现在活着的美洲印第安人的部分DNA与亚洲、波利尼西亚群岛和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的土著人的DNA是相同的。这种线粒体DNA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