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重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副反应和抗体应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儿童的副反应和抗体应答。按0、1、6月免疫程序,分别应用2批重组汉逊酵母疫苗和2批重组酿酒酵母疫苗,免疫221名6至12岁儿童,其中汉逊酵母疫苗1批(A)接种102人,另一批(B)接种26人,重组酿酒酵母疫苗1批(C)和另1批(D)分别接种74和19人。观察每次接种后的副反应和全程免疫一月后(T7)的抗体应答。儿童接种汉逊酵母疫苗后副反应发生率低,有个别出现发热反应,但均低于37.8℃,且为一过性。T7时4组儿童抗HBs血清阳转率均在96%以上,GMT范围在229.98~338.83IU/L之间。免疫A批疫苗儿童组抗体滴度(GMT)显著高于免疫C批疫苗组(270.33、229.98IU/L;P<0.05)。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免疫儿童抗体应答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的RNA聚合酶原核表达载体pET30aNS5b,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NS5B聚合酶蛋白的高效表达,为建立HCV NS5b聚合酶细胞外分子复制模型的方法创造条件。使用高保真Pfu DNA聚合酶进行反转录及套式PCR扩增,从我国HCV RNA阳性血清中扩增出HCV NS5b RNA多聚酶全基因序列,经BamHI和SalI酶切,将其克隆至同样酶切的pET-30a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用抗HCV NS5b单克隆抗体做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NS5bpET30aNS5b明显表达出12-His-NS5b聚合酶蛋白。测序结果表明,与已发表的相关HCV NS5b RNA聚合酶序列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在69%-92.7%及88.8%-96.8%之间。在最佳表达条件下,可高效诱导表达融合蛋白(65kDa),最高表达量占菌体蛋白18.9%。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达蛋白为HCV NS5b酶。HCV聚合酶蛋白全长基因可以成功地克隆在pET-30a载体上并有效表达出目的蛋白,为研究建立HCV NS5b聚合酶细胞外分子复制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两种新型佐剂的免疫学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疫苗佐剂可非特异性地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式与特异性免疫原性物质结合,从而诱发机体产生长期,高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保护能力,同时又能降低免疫物质的使用量,减少疫苗的生产成本。铝佐剂是目前被批准并普遍使用于人类的疫苗佐剂,具有安全,可靠并可显著增强体液免疫反应的特点,但对于细胞免疫和小抗原免疫原性物质的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寻找更加高效,安全的新型佐剂,近年来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两种最有希望的新型佐剂的免疫效果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尖吻蝮蛇未知C类凝集素蛋白cDNA扩增、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蛇毒中C类凝集素(C-TLs)超家族蛋白,是具有抗凝血等功能的一族蛋白质.根据测得的蛇毒蛋白的N端氨基酸序列,设计PCR引物;从湖南尖吻蝮蛇毒腺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再通过温度降落锚式PCR,在只使用一个特异性引物和一个通用引物、进行一次循环数不超过30的非巢式反应的条件下,即获得两个较为清晰的扩增条带;其中之一带经克隆、测序、比较,证明其与已知的蛇毒中C类凝集素超家族蛋白质有较高的同源性.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融合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26%~30%.  相似文献   
15.
三株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变异株的部分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株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Ch-T11、Ch-T21、Ch-T40的部分基因组做克隆测序,经比较发现与其它国内外HEV株ORF2部分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78.3-81.3%,Ch-T21与Ch-T40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8%,而Ch-T11与前两者的同源性则分别为89.8%和90.2%.Ch-T11、Ch-T21、Ch-T40与其它HEV株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5.8-97.9%,它们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则为10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这三株HEV可能代表着一新型HEV.  相似文献   
16.
新型戊肝病毒ORF3和部分ORF1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T-PCR方法对2例感染新型HEV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及测序。检测结果显示用常规PCR检测易造成ORF3中GC丰富区的缺失,但在常规PCR反应液中加入GCmelt溶液可成功地扩增GC丰富区。序列分析显示T1和T11属于同一基因型,但不同于已报道的HEVI型、II型和III型,为一新的基因型。T1和T11与I型在该区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82%;与II型的同源性为80%~81%;和III型的同源性为83%~85%。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的RNA聚合酶原核表达载体pET30aNS5b,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NS5B聚合酶蛋白的高效表达,为建立HCV NS5b聚合酶细胞外分子复制模型的方法创造条件.使用高保真Pfu DNA聚合酶进行反转录及套式PCR扩增,从我国HCV RNA阳性血清中扩增出HCV NS5b RNA多聚酶全基因序列,经BamHI 和SalI酶切,将其克隆至同样酶切的 pET-30a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用抗 HCV NS5b单克隆抗体做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NS5bpET30aNS5b明显表达出12-His-NS5b聚合酶蛋白.测序结果表明,与已发表的相关HCV NS5b RNA聚合酶序列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在69%~92.7%及88.8%~96.8%之间.在最佳表达条件下,可高效诱导表达融合蛋白(65kDa),最高表达量占菌体蛋白18.9%.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达蛋白为HCV NS5b酶.HCV聚合酶蛋白全长基因可以成功地克隆在pET-30a载体上并有效表达出目的蛋白,为研究建立HCV NS5b聚合酶细胞外分子复制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对接种2批国产酵母疫苗(5μg/Dose),1批进口酵母疫苗(A;10μg/Dose)和另1批进口酵母疫苗(M;5μg/Dose)的268名小学生,进行了免后5年(T60)效果随访观察。结果表明,T60时接种A疫苗组抗体GMT(几何平均滴度)(197.53)显著高于M疫苗组(110.66)和2批国产疫苗(9312645GMT78.48,9312623GMT56.06)。抗体阳转率A疫苗组(85.71%)显著高于M疫苗组及国产两批疫苗(61.76%、65.26%、63.83%)(P<0.05)。而国产两批疫苗与M疫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随访结果表明,虽然国产酵母疫苗免后5年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与剂量相同的进口酵母疫苗的水平相当,但抗体阳转率已降至70%以下,应考虑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乙肝病毒 (HBV)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患者中病毒的基因型及其HVBS区是否有变异。用放射免疫试剂检测HBsAg阳性样品中的抗 HBs抗体 ,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双阳性样品中的HBVDNA ,然后对阳性样品进行克隆和基因序列分析 ,并将所得序列与HBV不同基因型的代表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389例HBsAg阳性样品中有 10例为抗HBs抗体阳性 ;该 10例双阳性样品中有 5例为HBVDNA阳性 ;序列分析显示该 5株HBV均为B基因型 ,其中 4株为adw亚型 ,1株为adr亚型 ;其中有 2株在S区的“a”决定簇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20.
戊型肝炎检测方法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HE及其病原戊肝病毒(HEV)研究发现历史开始列举了HEV当前主要研究成果。着重论述了有效的检测HEV基因、抗原和抗体研究进展。国际上应用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的抗—HEV诊断试剂的简况。HE疫苗的研究已进入临床前阶段,猴体实验结果显示获得高抗体滴度被动免疫可保护试验猴免于HEV攻毒后肝炎。主动免疫显示了更完全的保护效果,双剂主动免疫既保护猴免于HEV攻毒后肝炎又保护猴免于HE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