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副棘鳅属(Paracanthocobiti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条鳅科(Nemacheilidae),分布范围西起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东至老挝和柬埔寨的湄公河流域。2022年7月,在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采集到一批副棘鳅属鱼类标本,经形态性状和分子系统比较,确认为曼德勒副棘鳅(P. mandalayensis),为中国新记录种。本文对中国境内曼德勒副棘鳅进行了形态描述并提供了物种鉴定的分子依据:该种的主要特征为下唇中央部分有一对中断而膨大的片状结构,密布乳突;尾柄基部上缘有一眼状斑;雄性具有眶下沟;侧线完全;腹鳍基部具腋鳞;背鳍有10?分枝鳍条;尾鳍有4 ~ 8条黑色条带。此外,基于系统发育树和间断地理分布推测,曼德勒副棘鳅种内可能存在隐存种,同时对沙副棘鳅(P. botia)中国分布的记录提出了质疑。这一研究为高黎贡山地区的鱼类资源调查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东南亚地区副棘鳅属物种的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2.
利用显微光镜和超微电镜技术观察明确了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卵巢及相关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该虫的内生殖系统含1对卵巢、输卵管、储精囊和1对附腺.每个卵巢有数以百计的端滋式卵巢小管.卵巢小管缺末端纤丝,包含滋养部分和卵黄部分.储精囊表面被丰富的肌原纤维包裹,未经交配的雌虫体内储精囊在显微镜下呈透明状圆形,电镜观察囊内只含液态物质;交配后,储精囊不再维持规则的球状,囊内出现精细胞等物质;精细胞呈典型的“9+2”结构.在初孵化的雌性成虫体内,卵巢小管内的滋养细胞部分中间为营养核,以此联接滋养细胞和卵细胞.卵黄部分包含1个卵细胞.雌性成虫只有通过交配,卵巢内的胚胎才可得以顺利发育;若未经交配,卵巢内的卵细胞将出现发达的内质网结构,标志着细胞将降解而被母体重吸收.  相似文献   
63.
刘要生 《生物学通报》1998,33(10):18-18
二氧化碳(CO2)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主要代谢终产物之一。生物体必须不断地将它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然而,CO2并非毫无用处,它在生物体中主要有以下作用:1CO2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CO2是参与组成核苷酸的碱基合成的前体物...  相似文献   
64.
吕要斌  刘树生 《昆虫学报》2004,47(2):206-212
茉莉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伤信号分子,向植物施用外源茉莉酸后, 可诱导植物产生各种防卫反应, 如挥发物组成发生改变等, 进而影响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该文报道用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处理白菜和甘蓝后,诱导植物反应所产生的挥发物对菜蛾绒茧蜂搜索及寄生选择行为的影响。外源茉莉酸处理白菜和甘蓝后,处理植株的挥发物对菜蛾绒茧蜂的引诱力增强;与在对照植株上相比,该蜂对经茉莉酸处理后白菜植株上的小菜蛾幼虫的寄生数显著要高。表明茉莉酸处理白菜及甘蓝后,植物诱导反应导致其挥发物的作用发生变化,进而可提高该蜂的搜索和寄生效率。  相似文献   
65.
张娟  黄俊  吕要斌 《生态学杂志》2014,25(4):1151-1155
为明确寄主虫态对班氏跳小蜂适合度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温度(27±1) ℃,相对湿度(70±5)%,光周期14L∶10D\]测定了寄生于不同发育阶段(3龄若虫和雌成虫)扶桑绵粉蚧的班氏跳小蜂子代性比和个体大小.结果表明: 寄生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班氏跳小蜂的子代雌雄性比、个体体长和后足胫节的长度均明显高于寄生3龄若虫,且个体体长与后足胫节长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个体大小显著影响班氏跳小蜂子代个体大小,而雌成虫的个体大小对该蜂子代大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6.
利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析Holstein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FFB)和输卵管上皮细胞(FOV)来源的克隆囊胚Xist基因DNA甲基化状况,以体外受精囊胚(IVF)和供体细胞作对照.克隆囊胚Xist基因处于较低程度的DNA甲基化状态,其中,FFB来源的克隆囊胚Xist基因DNA甲基化程度为43%,而FOV来源的克隆囊胚仅为17%.在体外受精囊胚中,Xist基因DNA甲基化处于中等状态,为49%.然而,在体细胞中,Xist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高,FFB为66%,FOV为63%.这些结果说明,Xist基因DNA甲基化是可以被重编程的,所检测的CpG岛可能调节Xist基因的表达.结合已发表的实验数据,在同一个体中,FFB来源的克隆囊胚发育率比FOV的低,但其克隆牛胎儿的妊娠率和产犊率比FOV的高,这暗示不同供体核克隆囊胚的重编程是有差异的,并可能影响到胚胎及个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非侵入起搏器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冠脉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实验对象为24名因房室传导阻滞或慢性心房纤颤而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男12人,女12人,平均年龄70.2±6.1岁),所有患者均因不典型心绞痛入院和完全起搏依赖,心电图改变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通过体外程控进行非侵入性起搏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运动幅度如左室射血分数评估心功能,检测后行冠脉造影术评估冠脉狭窄情况,及实验前后测定B型脑钠肽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中,有13例通过起搏器负荷超声心动图应激实验测得LVEF随起搏心率增加而降低,这其中又有11例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冠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诊断的准确性84.62%;11例冠脉造影结果阳性的患者实验后30分钟测得的BNP水平较实验前明显升高。结论:非侵入性起搏器负荷超声心动图应激实验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安全及具有诊断意义的方法,可用来评价植入起搏器术后完全起搏依赖,心电图继发性ST-T改变难以判断的心肌缺血,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提供可靠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68.
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入侵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在我国部分地区暴发成灾的形势,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在除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以外的30个省、区和直辖市开展了西花蓟马的调查、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北京、云南、浙江、山东等14个省市发生危害,尤以云南和北京两地最为严重,在全国呈快速蔓延趋势。明确了西花蓟马在我国的成灾机制;建立了西花蓟马高效诱捕技术;筛选出4种对西花蓟马具有显著控害潜力的本土天敌昆虫及病原微生物;筛选出5种对西花蓟马高效、对环境友好的防治药剂;明确西花蓟马重要发生区域北京和云南种群对主要化学药剂的抗性和机制;分别组建了基于农业措施防治、色板与引诱剂应用的引诱技术、生物防治和高效环保化学农药综合应用的10套西花蓟马防控技术体系,在我国北京、云南、山东和浙江等西花蓟马主要发生区域累计推广面积2.65万公顷,有效控制了西花蓟马的为害和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海南省现有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的资源特点、资源量和分布情况,对海南省现有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样品的含油部位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其含油量,并用碱催化法进行脂肪酸甲酯化。运用相关计算公式和"DPS数据处理系统"对各组分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在第一年度数据基础上,按照生物柴油能源植物初步评价标准,筛选出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共计30科、47属、59种(含2变种),其中,罗志藤(Stixis suaveolens)和海南崖豆藤(Millettia pachyloba)是按此评价标准筛选新增加的种。分析了海南省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的资源及其分布特点,对其发展潜力、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方法】2019年在浙江东阳通过灯诱和性信息素诱捕方法研究草地贪夜蛾成虫消长规律;通过田间调查明确成虫产卵习性和幼虫对玉米植株的为害习性,以及幼虫对不同甜、糯玉米品种的为害差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高效防治药剂。【结果】灯诱和性信息素诱捕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浙江东阳于6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出现2次明显成虫高峰,9月峰值显著高于6月;草地贪夜蛾成虫趋向于在较低叶龄玉米植株上产卵,80%的卵产于玉米叶片正面,幼虫取食具有显著的趋嫩习性,严重为害玉米心叶和果穗;不同玉米品种被害株率差异较大,甜玉米品种为害株率为0~28.41%,糯玉米品种为害株率为0~42.50%。2019年在浙江东阳进行的田间药剂试验筛选出了甲维盐、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虫螨腈、丙溴磷、灭多威、茚虫威、苦皮藤素Celastrus angulatus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NPV, MbNPV)等高效防治药剂,药后3 d虫口减退率为87.61%~98.99%,田间持效期约为7~10 d。【结论】草地贪夜蛾不仅为害玉米植株的叶片,更严重为害果穗,秋季为害显著高于春季,对鲜食玉米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在防治玉米上的草地贪夜蛾时,应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诱控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以及重视苗期保苗和后期保穗,适当放宽拔节期到抽雄期防治阈值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