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种子休眠的建立、种子萌发、根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F-box蛋白是E3泛素连接酶SCF复合体的组成部分,通过特异识别和调节底物蛋白水平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分析GEO基因芯片,筛选到38个受ABA调节的拟南芥候选F-box基因。选择其中6个F-box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研究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启动子,发现候选基因含有大量ABA、干旱和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基因表达谱,发现部分基因在保卫细胞、种皮、花粉和衰老叶片中呈现高表达;大部分基因在ABA处理、胁迫和种子吸胀过程中表达量改变显著。这些分析结果为深入研究ABA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暗色真菌威尼克何德霉菌浅部皮肤及附属器感染的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科就诊的威尼克何德霉感染病例7例。总结威尼克何德霉菌的特点,分析皮肤及附属器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结果其中4例为掌黑癣病例,临床表现均为手部单个扁平、暗棕色斑片,无明显鳞屑,界限清楚。另外3例与掌黑癣的临床表现不同,分别表现为手部湿疹样改变、指甲损害及足癣样变。结论威尼克何德霉除了可引起掌黑癣外,还可能引起手部湿疹样改变、甲真菌病及足癣样变等非掌黑癣表现,掌黑癣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真菌学检查诊断。若以非掌黑癣为临床表现的威尼克何德霉感染,容易误诊漏诊,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3.
一株产丙烯腈水合酶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东省泰山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产生丙烯腈水合酶的微生物菌株86-163,经分类学特征鉴定可归属于诺卡氏菌属,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产酶活性等方面与已报导的诺卡氏菌有差别,暂定名为Nocardiasp.86-163。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血府逐瘀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大鼠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 CRP) 、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的影响。方法:50 只大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组,模型组,醒脑静组 (0.3 mL/kg),血府逐瘀汤组(0.3 mL/kg),联合用药组(醒脑静联合血府逐瘀汤)。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采用" 二次枕大池注血法" 建立大鼠SAH 模型。从造模成功后的第1 d 开始给药,连续给药7 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前、术后 1 d、3 d、7 d、14 d取血浆及脑脊液,按ELISA 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测定各组血清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C- 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结果:(1)术后随着时间推移,SAH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TNF-alpha及CRP 含量逐渐上升,在第7 d 达到高峰。(2)术 后第1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琢、CRP含量均显著上升,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醒脑静组及 血府逐瘀汤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alpha、CRP 含量无差异(P>0.05),而联合用药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琢含量下降,差异具有 显著意义(P<0.05)。(3)术后第3 d、7 d、14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琢、CRP 含量均显著上升,差异显著 (P<0.01);与模型组比较,醒脑静组、血府逐瘀汤组及联合用药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琢、CRP 含量下降,差异均显著(P<0.0 1),与醒脑静组或血府逐瘀汤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alpha、CRP含量下降,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醒脑静 联合血府逐瘀汤能有效缓解SAH大鼠CVS,与降低SAH大鼠血清及脑脊中TNF-alpha、CRP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5.
珍稀濒危植物堇叶紫金牛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珍稀濒危植物堇叶紫金牛(Ardisia violacea)在持续干旱条件下的生理响应。随着持续干旱时间的延长,堇叶紫金牛应对持续干旱的阶段可分为适应期、轻度干旱期、中度干旱期和重度干旱期。在适应期和轻度干旱期,堇叶紫金牛叶片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快速上升,细胞膜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能主动进行生理调节;中度干旱期,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迅速升高,细胞膜系统受损加剧,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急剧增加,对抵御干旱起到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在轻度干旱期和中度干旱期,光合色素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提高,以抵抗干旱胁迫。重度干旱期,细胞膜系统、抗氧化酶SOD、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但MDA略微下降,这时可能达到植物耐受干旱的极限,不再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综上表明,堇叶紫金牛具有较强的耐旱性,RWC为49.94%是细胞膜系统、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的拐点,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系统的主动适应是其耐旱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6.
建立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每只裸鼠瘤周注射斑蝥素酸镁6.26×10-5mmol,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无菌生理盐水瘤周注射。给药22 d后,观察斑蝥素酸镁对皮下移植瘤增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HE染色观察药物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形态学特征的影响。实验发现斑蝥素酸镁组移植瘤细胞体积变小、胞浆固缩、嗜酸性变,细胞核固缩、碎裂。透射电镜观察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镜下见斑蝥素酸镁组移植瘤细胞核膜基本消失、核染色质聚集成团等改变。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斑蝥素酸镁组瘤组织中bcl-2的表达低于生理盐水组,而bax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本实验提示斑蝥素酸镁能明显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增殖,并能诱导移植瘤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和下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7.
Monte Carlo(MC)模拟被广泛应用于光子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研究。通常模拟时将生物组织近似为均匀的平板分层介质,当层状生物组织中含有异常物质(如肿瘤细胞等)或正常生物组织为非平板的复杂结构时,其模拟中的组织模型将会有相应的改变。通过探讨这几类生物组织的MC模拟模型,总结并分析模型建立的关键问题,对基于MC模拟的各种生物组织光学检测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观察胰酶消化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生长的损伤作用。方法:以Nakai等经典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为基础,通过使用低日龄胎鼠,初次培养液加入胎牛血清等步骤,促进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贴壁和生长;在无胰酶消化组直接使用内口外翻的小口径硅化吸管轻柔吹打离散细胞,比较两种方法间神经元细胞突起形成的差异。结果:接吹打组其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突起的生长程度(2124-10um)明显高于胰酶消化组(113+9μm)(P〈0.01),而两组间多巴胺阳性细胞比例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中,低日龄胎鼠及免胰酶消化离散细胞可减少神经元细胞损伤,有利于细胞突起的生长。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CT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的CT表现。结果肿瘤原发部位:腋窝区1例,肘部1例,胸椎11-骶椎1硬脊膜内外及相应软组织内1例,大腿上部2例,膝关节2例,骶臀部2例,其中3例伴其他部位转移瘤。肿瘤CT征像:肿块7例:关节附近呈偏心性肿块6例,胸腰段脊椎旁肿块1例。小者平扫密度均匀,呈等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与周围肌肉分界模糊,大者平扫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到中度强化。骨质破坏4例,骨膜反应2例。结论CT对滑模肉瘤的诊断无特异性,关节附近软组织肿块伴钙化、邻近骨质改变提示滑模肉瘤可能,最后确诊需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40.
细胞色素P450在各种内源和外源物质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基因组mRNA和氨基酸数据库研究P450基因功能的进化规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豌豆蚜全基因组P450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在豌豆蚜基因组中发现69个P450基因, 它们分别属于13个P450家族和18个亚家族, 是一个典型的多基因家族。进一步将这些基因与豌豆蚜ESTs数据库进行了比对分析, 其中39个候选基因有EST证据, 证明了这些P450基因在转录水平的真实性。以氨基酸相似度大于60%为标准对豌豆蚜基因组中P450基因进行分组, 69个P450基因中, 除18个基因序列因差异太大, 不能被归入任何一组, 其余51个可归入10个组, 其中8个组(包含47条序列)适合于正选择和基因转换分析。正选择和基因转换分析结果表明: 仅有1个组(含9个基因)显著受到正选择压力作用, 正选择概率大于95%的氨基酸位点分别是20T和27N, 20T位于底物识别位点SRS1, 27N位于D. helix; 有3个组(包含8个基因)显示显著的基因转换事件。 参与基因转换的基因均为CYP4家族成员, 分别是CYP4C, CYP4G和CYP4V亚家族。 参与基因转换的成员之间的蛋白相似度较高(70%~95%), 且XM_001944991与XM_001951794同存在于SCAFFOLD12542上, XM_001945510与XM_001944057同存在于SCAFFOLD7010上。这可能暗示豌豆蚜P450基因通过基因复制, 然后通过基因转换使P450获得新的功能, 以适应多变的生存环境。此外, 鉴定出20个不同的基序, 其中有5条基序在90%以上的基因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