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6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5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0岁.2007年10月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伴有尿频、尿急,经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2个月后,疗效不明显.2007年12月10日患者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初筛试验,结果阳性,后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确诊为HIV-1感染,为进一步治疗,以"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于2007年12月17日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542.
为了解职业献血员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应用ELISA法和RT-PCR法进行检测,在10069名职业献血员中有516例抗-HGV阳性,总感染率为5.12%,其中男性感染率5.79%。女性感染率4.45%,甘肃省感染率4.96%,宁夏区感染率5.70%,青海感染率5.67%以及陕西感染率4.91%,年龄18-25岁的感染率4.48%,26-35岁感染率4.87%;36-45岁感染率6.90%;将抗-HGV阳性作RT-PCR,HBsAg,抗HCV检测,其中HGV-RNA阳性362例,HBsAg阳性25例,抗HCV阳性37例,HBsAg和抗-HCV阳性8例,以上说明,在职业献血员中,HGV的感染与性别,地域及年龄无关,与HBV,HCV有重叠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543.
安徽猪源非伤寒沙门菌耐药及多重耐药性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猪源非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状况及耐药程度。方法应用标准K-B纸片法对100株沙门菌进行耐药检测,并分析其多重耐药性。结果分属B、E1、E4和F四个血清群的100株非伤寒沙门菌总耐药率为72%,其中B群耐药率为82.35%,E1群为44.44%,E4群为84.62%,F群为100%;72株耐药菌株中有52株为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其中B群多重耐药率为64.29%,E1群为75%,E4群为45.45%,F群为100%;多重耐药谱是强力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结论安徽地区猪源非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程度严重,该地区养猪业在使用抗生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应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以及食品卫生的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544.
堇叶紫金牛是一种特产于浙江和台湾的珍稀濒危植物.为了解堇叶紫金牛对光的需求及适应规律,本文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遮阴率90%、60%、25%及全光照)对其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全光照条件下堇叶紫金牛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而遮阴处理下均呈“单峰型”.随遮阴率的增加,堇叶紫金牛叶片Pn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呈降低趋势,gs、蒸腾速率(Tr)、原初光能转换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呈升高趋势.遮阴造成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增加和Chl a/b的降低.遮阴率25%条件下,堇叶紫金牛根冠比(R/T)和比叶重(LMA)均达到最大值.堇叶紫金牛对不同光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表明光照不足不是其野外种群致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5.
为探讨天山中段南坡巴伦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在和静县巴伦台地区海拔范围内设置34个样地进行了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因子的调查及室内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调查到30科75属134种植物,草本层为主要优势层。不同海拔高度上土壤理化指标具有异质性,土壤含水量、全盐、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氮和有效钾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除全钾以外,其他土壤因子的含量均表现为中海拔大于低、高海拔区域。随海拔的升高,植物群落在低、高海拔段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 灌木层物种Patrick丰富度指数较低; 草本层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小。(2)RDA分析表明,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土壤含水量、全盐、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海拔作为主导因子,与草本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与灌木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全盐是抑制植物群落总体物种Simpson指数的主要土壤因子; 氮元素一定程度上限制灌木、半灌木物种的生长。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因子对不同生活型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筛选作用及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不同。 相似文献
546.
一株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纤维素酶的部分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离堆肥中具有产纤维素酶酶活的菌株并进行鉴定,同时进行该菌株纤维素酶酶特性的研究.方法:采用刚果红平板法进行筛选得到菌株,利用16SrDNA通用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测序得到CCH-1的部分16SrDNA序列,经Blastn调出与菌株16SrDNA同源的序列,用软件MEGA 4.0按照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16SrDNA系统发育树,并采用DNS法测定所产纤维素酶酶活.结果:GCH-1的生理生化指标与蜡质芽胞杆菌理化指标相符,与Bacillus cereus IAM 12605(T)处于同一分支,相似性为99.8%.CCH-1菌株发酵48h能达到最大产酶量,所产纤维素酶在40℃有最高酶活力,酶活力分别为0.581μ/mL,GCH-1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酶系在pH 7.0~9.0能够保持较高的相对酶活力,超过85%相对活力.结论:GCH-1初步鉴定为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能够产胞外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547.
548.
为了考察右美托咪定对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枸地氯雷他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10只。建立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后,分别用枸地氯雷他定和右美托咪定治疗大鼠14 d。检测用药前后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Ig E含量。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鼻粘膜组织中IL-1β、IL-5和TNF-α的表达,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大鼠的病理变化。研究显示,经相应药物治疗后,枸地氯雷他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的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建模后,且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在用药5 min后,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的SBP、DBP、HR和MAP水平均比用药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模型组和枸地氯雷他定组未见明显变化。HE染色病理评分显示,枸地氯雷他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的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经相应的药物治疗后,枸地氯雷他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的IL-1β、IL-5和TNF-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本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除了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外,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同样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过敏性鼻炎大鼠的症状和疾病进展,其治疗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Ig E、IL-1β、IL-5和TNF-α的合成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549.
人和动物肠道内生存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体,它们与宿主共同进化,对宿主的健康至关重要。肠道菌群可以发酵宿主难以消化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为宿主肠道细胞提供能量,同时其代谢产物对肠道病原菌沙门菌的感染产生着重要影响。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丁酸与丙酸可以抑制沙门菌在肠道中的定植或者毒力基因的表达,而在肠道菌群受到扰乱时,其代谢的琥珀酸盐和1,2 丙二醇等物质却能促进沙门菌增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沙门菌感染的影响。本综述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鼠伤寒沙门菌入侵时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改变的研究,综合阐述了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影响沙门菌感染的机制。 相似文献
550.
【背景】2021年6月,广东省茂名市某散养户送检了一头发病仔猪,猪身上长有脓疱,四肢关节肿大,关节内可见脓液。【目的】确定引起仔猪发病的病原菌,分析其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对分离菌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挖掘其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揭示该菌致病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关节脓液分离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16S rRNA基因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鉴定细菌种类;通过溶血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和生长曲线测定,确定分离菌株的溶血活性、血浆凝固酶活性和生长特性;用小鼠感染模型评估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挖掘分离菌株的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菌株被鉴定为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该菌不溶血,无血浆凝固酶活性,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于37℃、120r/min条件下生长良好;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具有高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苯唑西林、大观霉素等7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红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携带多个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结论】从发病仔猪的关节脓液中分离到一株猪葡萄球菌,可用苯唑西林、大观霉素等药物防控该菌感染;解析了该菌的基因组信息,为后续深入研究该菌致病和耐药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