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本文在综述电化学氧化降解有机废水的基础上,引入铁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使之产生的强氧化性硫酸根自由基(SO4??)协同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基于两种氧化技术的结合,对电协同铁活化过硫酸盐氧化体系降解有机废水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2.
高效钾长石分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解钾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高效的钾长石分解细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解钾活性测定.方法 采集湖南省桂东县钾长石开采区土壤,利用钾长石为唯一钾源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分离解钾细菌,通过摇瓶释钾试验复筛高效解钾菌株;同时,利用ICP-OES测定解钾菌的释钾效率.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高效解钾菌株.结果 分离获得11株生长良好的钾长石分解细菌,其中菌株JKC1、JKC2、JKC5和JKC7的解钾能力较强,解钾率分别为11.00%、11.50%、12.70%和11.70%.经初步鉴定JKC1为Bacillus megaterium,JKC2为Bacillus aryabhattai,JKC5为Azotobacter chroococcum,JKC7为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结论 菌株JKC1、JKC2、JKC5和JKC7是高效的钾长石分解菌,可作为微生物浸矿(钾长石)机制研究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253.
用FLAG^TM或6His对EIAV疫苗株全基因感染性克隆pFD3的S2分子进行分子标记,以建立EIAV疫苗株与野毒株感染鉴别诊断的方法。标记产物pFD3-FLAG和pFD3-HISADD转染驴胎皮细胞(FDD)后收获衍生病毒并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和PCR方法确定其感染性。在FDD细胞上盲传至第五代后收获细胞培养上清再感染驴单核巨噬细胞(DL),盲传三代后pFD3-FLAGRT酶活性显示弱阳性,未见明显的细胞病变;pFD3-HISADD为强阳性,且细胞病变效应明显,在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病毒颗粒。与父本克隆pFD3相比,在细胞水平上二者复制特性有明显的不同。证明在DL细胞上S2基因的完整性是病毒复制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54.
中国部分地区猪细环病毒1型和2型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环病毒(TTV)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人畜共患DNA病毒,广泛存在于包括人类和家畜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中。目前我国猪群中TTV的流行病学报道较少。为研究猪细环病毒(PTT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009年我国9个省市部分发病猪场中的PTTV1和PTT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91份病料中PTTV的总阳性率为77.0%(147/191),其中PTTV1的单一阳性率为68.6%(131/191),PTTV2的单一阳性率为53.9%(103/191),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为45.5%(87/19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猪场、不同年龄猪群、不同病料组织中,PTTV的感染情况均不相同。此外,对41份健康猪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TTV总阳性率、PTTV1单一阳性率、PTTV2单一阳性率及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分别为43.9%(18/41)、36.6%(15/41)、24.4%(10/41)和12.2%(5/41)。结果提示,发病猪体内PTTV总阳性率、PTTV1单一阳性率、PTTV2单一阳性率及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猪(P0.01)。PTTV在临床上是否对猪致病或与其他病原有协同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5.
为构建携带猪β干扰素基因的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逆转录病毒载体,用PCR技术扩增了猪β干扰素基因和卵清蛋白5调控序列,然后将其重组到切除了P70启动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HX中。用酶切和PCR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卵清蛋白5‘调控序列和猪β干扰素基因已正确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NHX中。为进一步制备高滴度,高感染性的逆转录病毒,从而制作鸡的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56.
冈崎姬小蜂是我国多种潜叶蝇的优势寄生蜂。鉴于蔬菜潜叶蝇尤其是入侵斑潜蝇在我国的肆意扩散和危害,本文总结了冈崎姬小蜂的分类地位、分布和田间发生、寄主种类、取食和繁殖、性比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田间应用进展。冈崎姬小蜂是一种抑性、卵育型的幼虫内寄生蜂,通过产卵寄生和取食2种方式致死寄主;雌蜂对寄主的偏好具有“寄主大小依赖型性别分配”现象;寄生蜂具有广泛的温度适应性和极强的控害潜力,尤其适用于控制入侵我国的相对耐高温的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未来将以更高效利用该寄生蜂为目标,主要集中于:(1)生物生态学和环境适应性的全面深入研究;(2)雌蜂寄主取食行为特性及生理机制的研究;(3)因地制宜的规模化饲养技术和释放应用技术研究;(4)与其他潜叶蝇寄生蜂的协同控害及竞争共存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57.
本文报道1982年从危害萝卜的菜缢管蚜罹病虫体上分离到的毒力虫霉(Entomophthora virulenta),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0℃,分生孢于在0—5℃下可存活10个月以上。在pH6.5温度27℃条件下,休眠孢子发芽率可达94%以上。毒力虫霉的代谢产物对蚜虫、叶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田间小区防治棉蚜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58.
在进行固相ELISA双夹心法时,要选择两种配对的单克隆抗体(McAb)殊非易事。本文用不同McAb的混合物与另一种McAb进行配对夹心,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表明,在心肌肌球蛋白轻链(CM—LC)的固相ELISA双夹心体系中,以抗CM-LCMcAb(1G6)铺底,(2B4及2F6)混合物为后续复盖抗体,最低检出量可低达10ng/mL,其检出率较单独2B4或单独2F6作为后续复盖抗体者高5—10倍。而若反之,以(2B4及2F6)混合物铺底,1G6作为后续复盖抗体,则其最低检出量竟高至200ng/mL,还不如以其中之一铺底为佳。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检测体系中,用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配对的研究中,也获得了类似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59.
微波辅助法从黎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效利用微波辅助从藜蒿(Artemisia selengnesisTurcz)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料液比及提取溶剂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以75%乙醇做提取溶剂,密封条件下,功率200 W,料液比1 g∶25 mL,辐射时间20 s/次×3次,提取率最高。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可以提高产率,缩短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260.
难辨梭菌在地鼠肠粘膜中粘附定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难辨梭菌(C.d.)在地鼠肠粘膜中的定植进行了细菌分离和超微结构的研究,以探索C.d.的定植及C.d.性肠炎的发病机理。结果表明,用抗生素处理再接种C.d.的地鼠肠粘膜和盲肠内容物均分离到C.d.并证明正常菌群对C.d.定植有拮抗作用。不同肠段内C.d.的定植量有较明显的差别。无毒株与毒力株定值量亦稍有不同。接种C.d.自第5天起逐渐减少。接种C.d后24小时扫描电镜可见肠粘膜粘液层内和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C.d.定植。透射电镜亦观察到在上皮细胞表面有C.d.定植。毒力株定植12小时可引起上皮细胞线粒体和细胞基质肿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