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VEGF 家族及其在肿瘤生长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是一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中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调控作用,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以及增加血管的通透性。VEGF/VEGFR轴由多重配基和受体质量叠加交错组成,并且受体与配基结合具有专一性,在不同的细胞中具有不同的细胞类型表达和功能.启动VEGF信号通路,触发了一个网状的信号过程,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转移和存活。进来研究发现,VEGF的一个重要作用表现为可动员内皮祖细胞从骨髓向远处转移从而形成新生血管,因而有必要设计和发展针对这一途径的抑制因子。随着研究的深入,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和与人类癌症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是确定的,因此,抑制VEGF途径被确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抗癌模式  相似文献   
62.
穿膜肽是一类具有特殊穿膜功能的多肽分子,能携带其它分子甚至超分子颗粒穿膜进入细胞内部.早期研究认为,其进胞是一种无需受体、也不存在饱和状态的非经典胞吞行为.近年研究表明,其穿膜机制可能与其含有的氨基酸种类有很大关系.现在,穿膜肽的穿膜过程称为巨型胞饮行为,它与传统的胞吞形式很相似.当然,还可能存在着其它的进胞方式而没有被证明或发现.关于穿膜肽的应用也是人们最感兴趣的,在很多领域的研究都在进行并不断取得进展.不论是生物界还是医学界,穿膜肽都被认为将是一类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多肽分子.  相似文献   
63.
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中国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7组52种2变种的叶表皮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秋海棠属植物叶表皮形态在属内组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近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弓形,大多数种类表皮细胞内具有晶体,气孔器仅分布于下表皮,且以不等型为主。叶表皮综合特征,例如表皮细胞形状,表皮毛类型,表皮细胞内晶体的类型和形态,气孔器形态以及与一些种类独有特征的组合,在种间,尤其在近缘种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4.
1996和1999年,在山东菏泽曹州牡丹园对牡丹害虫捕食性天敌进行了系统调查,经鉴定查明:捕食性天敌计60种,隶属于6目16科39属。其中草间小黑蛛、斜纹花蟹蛛、条纹蝇虎、星豹蛛、黑色蚁蛛、多异瓢虫、二星瓢虫、丽草蛉和黑带食蚜蝇为优势种。研究了主要天敌种群的发生与消长。蜘蛛类于2月下旬开始活动,8、9月份为发生盛期,10月份以后数量逐渐下降;瓢虫类于3月下旬始见成虫活动,6月种群数量开始迅速增加,7—8月达到高峰,9月中下旬迅速下降。不同时期、不同牡丹株龄,蜘蛛的种类、数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5.
To elucidate the cause of prenatal and early postnatal death in giant panda, pathologic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paraffin-fixed tissue sections from two fetuses and four cubs. The fetuses appeared to have classical atrophic changes in lung and hemorrhage in multiple organs, whereas the cubs showed purulent inflmnmation in various organs, most profound in lung and umbilicus. Localized infusion of bacteria and neutrophil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ocus. Acute enteritis and hepatitis were also observed, as well as purulent encephalitis in one case. Variable degrees of congestion, hemorrhage, denaturalization and putrescence were evident in heart, liver, spleen, kidney, intestines, and lymph nod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tuses died from suffocation whereas the cubs died from infection.  相似文献   
66.
Trametes sp.AH28—2漆酶同工酶的合成需要铜离子的存在,较高浓度的Cu^2 有利于漆酶合成。在以葡萄糖为碳源补加0.5mmol/L Cu^2 的培养基中生长时,发酵液漆酶活性为44.3u/L,同时补加4.0mmol/L邻甲苯胺时,漆酶酶活提高到71.0u/L;而在补加Cu^2 和邻甲苯胺的纤维二糖培养基中,酶活上升至2584u/L,为葡萄糖培养基的36.4倍。邻甲苯胺和铜离子诱导产生的漆酶同工酶组分,均为漆酶A(LacA)。竞争性RT—PCR分析表明,漆酶A基因(lacA)转录本的累积伴随有发酵液漆酶活性的增加,邻甲苯胺对lacA的调控发生在转录水平。lacA结构基因长2110bp,含有10个内含子;lacA的cDNA序列为1560bp,编码520aa的漆酶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真菌漆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改进的反向PCR技术,扩增得到的lacA 5’-端调控区长1881bp,分析表明,该区域上分布有1个TATA框、7个CAAT框和多个潜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序列位点,包括5个MRE元件、9个CreA结合位点、4个XRE元件、2个STRE元件和7个氮因子调控位点等。这些序列位点的存在部分地对应了菌株摇瓶发酵奈件下lacA的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67.
包埋法固定化真菌漆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真菌漆酶,海藻酸钠和CaCl2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和4%,最佳给酶量为30U,最大回收率为48.0%.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的热稳定性有明显改善,最适反应pH向酸性方向漂移0.5,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5℃.使用固定化酶处理低浓度造纸废水,运行8批次后残留酶活为64%.  相似文献   
68.
报道了樟科油丹属一新种,即黄连山油丹Alseodaphne huanglianshanensis H. W. Li & Y. M. Shui。它产自中国云南东南部绿春县黄连山海拔840-1300 m的热带阔叶次生林中,在体态上与同一分布区内的云南油丹A. yunnanensis Kosterm.十分相似,但叶为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5-13×(0.8-)1.2-2.8 cm),明显较狭,两面几无蜂窝穴,总梗及果梗无毛,密被灰白色小瘤而不同。该新种也与油丹A. hainanensis Merr. 相似,但叶长圆形至倒披针状长圆形,坚纸质,先端锐尖或渐尖,两面几无蜂窝穴,侧脉每侧7-8条,果梗长5-7 mm,密被灰白色条形的小瘤而不同。  相似文献   
69.
为了分析河南省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HIV-1)流行株的基因特征和传染来源,我们从一位HIV-1感染的有偿献血员体内分离HIV-1毒株。提取感染细胞的全基因组DNA,扩增病毒全基因组,Walking法测得全长序列。与HIV-1RL42和HIV-1HXB2株比较,分析基因特征。用Anthewin软件比较分析CNHN24株和RL42株env蛋白的二级结构。用Clustal软件对国内HIV-1分离株和国际参考株的全基因组、env基因和订环基因分别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CNHN24株为HIV-1B’亚型,富含嘌呤,含量达到60.26%。与RL42株及HXB2株比较,pol基因和gag基因变异度较小,env基因及非结构基因变异度较大。与RL42株相比,env蛋白二级结构变异不大,但env保守区C4的氨基酸呈高度变异。系统发育分析显示,CNHN24株与RL42株遗传距离最近,HIV-1Lai株和HXB2株次之,与国内的H1V-1B/C及AE/BC重组毒株的遗传距离较远;从份序列的比较可以发现,CNHN24株与来自云南省的毒株HIV-1CR206及RL42遗传距离最近。认为HIV-1CNHN24株可能由云南传入。  相似文献   
70.
肿瘤转移是细胞恶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有许多基因和因子都参与这一过程。对S100A4基因的研究发现,它可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重建等多种生命过程,调控细胞的生长和运动。在某些特定的肿瘤细胞内,它的表达含量的增加可促进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并与癌症的发生具有某些相关性,可能对人类癌症的发生具有预后作用。现就S100A4基因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癌症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