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pH对苏云金杆菌晶体致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苏云金杆菌5个菌株的晶体,经粘虫和黄粉虫幼虫的肠液在pH为6.4、7,4、8.4和9.4的缓冲液中(28℃)消化6小时后,其上清液(消化部分)和沉淀(未消化部分)对三龄末粘虫和黄粉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457株、HD-1珠和10-4-13株的上清波和沉淀对粘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效,T84-1,株和T2株的上清液和沉淀对粘虫均无毒效;而对黄粉虫幼虫,以pH9.4时的上清液和沉淀均无毒效,在pH6.4和7.4时晶体被消化得极少,pH8.4时能被消化但较pH9.4时少。证明了pH对晶体的消化起重要作用,也表明了晶体之间在结构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32.
PH对苏去金杆菌晶体致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槎云  张书芳 《昆虫知识》1994,31(2):103-107
报道了以苏去金杆菌5个菌株的晶体,经粘虫和黄粉虫幼虫的肠液在PH为6.4、7.4、8.4和9.4的缓冲液中(28℃)消化6小时后,其上清液(消化部分)和沉淀(未消化部分)对三龄未粘虫和黄粉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457株、HD-1株和1-4-13株的上清液和沉淀对粘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效,T84-1株和T2株的上清液和沉淀对粘虫均无毒效;而对黄粉虫幼虫,以PH9.4时的上清液和沉淀均无毒效,在PH6  相似文献   
233.
234.
早熟河蟹的养殖生态学及其渔业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池塘育成的早熟河蟹(即一秋龄性腺成熟中华绒螯蟹)放养于湖汊,其群体越冬成活率为11%。在第二年养殖期间,早熟河蟹不脱壳,体重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对鱼肉的日摄食率最高为1.2%,个体不断死亡,至7月中旬,群体全部死完。从当年11月下旬到第二年7月上旬,早熟河蟹成活率曲线公式为:Y=1.09exp(-0018t)[Y:成活率(%),t:时间(d)]。本文还通过对围栏湖汊和扁担塘早熟河蟹逐月跟踪采样、对同龄的末成熟与成熟河蟹的行为及离水成活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作者认为,草型湖泊中早熟河蟹没有养殖价值,但若在第二年四月份以前将早熟河蟹全部起捕,当商品蟹出售,仍有一定的渔业效益.  相似文献   
235.
采用软托盘加诺丹顿增白胶对30例牙色泽异常患者进行漂白治疗,其有效率达100%。其中,对于外源性色斑牙,轻度,中度四环素牙,采用该方法治疗效果最佳。笔者认为在目前众多的牙色泽异常方法中,该方法操作简便,应用安全,疗效可靠,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236.
光合细菌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们通常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统称为光合细菌。这是在水域中最复杂的菌群之一,也是地球上最早出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无论是淡水、海水或是泥土中,甚至在水温很高含硫的温泉中都有它们的存在。早在19世纪人们即发现处于静水的池沼地带,此类细菌的大量繁殖时常能使水体变红,以后又注意到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与光和硫化氢的存在有直接关系,并发现它们的光合作用不同于一般藻类或高等植物,是具有不释放氧的特点。自30年代起,经范尼尔(Van Niel)的系统研究,才  相似文献   
237.
小牛皮提取的胶原-微载体用于贴壁细胞大规模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胶原蛋白具有与含牛血清培养基中纤粘素(Fibronectin)一类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因而胶原是一类来源广泛的可用作制备细胞培养介质的优良基质。经过各种形式的细胞培养试验,以变性胶原为材料合成得到的GT一2微载体可成功地用于Vero,CHO、Bowes以及鱼类细胞的贴壁培养。培养规模包括不同容积的静置培养,滚瓶培养以及1.5L和20L进口和国产生物反应器的大规模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238.
239.
实验室培养乳状菌时,分离出一批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与对照株侧孢芽孢杆菌一致,其特征与乳状菌有显著区别。这些培养菌株注射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幼虫,感染率可达90—100%,喂食也有一定致病力。  相似文献   
240.
乳状菌与金龟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龟子是为害农林等作物的重要害虫。过去应用化学药剂未能有效地控制蛴螬的为害,因而利用病原微生物进行防治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途径。 病原微生物——乳状菌(Bacillus popilliae Dutky)用于防治害虫的效果仅次于苏芸金杆菌,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病原菌。乳状菌属于真细菌科、芽孢杆菌属。现在已知的有6个种及1个变种。用于害虫防治国外已做成商品供销。乳状茵对日本丽金龟(Popillia japonicaNewman)、大介壳虫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乳状菌是一种兼性好气菌,但也能适应厌氧生长,在寄主昆虫体内能普遍形成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繁殖,但孢子萌发率目前仅达20—30%。 据文献记载,乳状菌能寄生50多种金龟子幼虫。感染方式,大体上可分注射接种和口服感染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