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猪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脑损伤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变化.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伤后1h、2h、4h、8h、12h和24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观察实验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伤后12h、24h组光镜下出现逐渐加重的神经细胞水肿、变性;电镜下8h、12h、24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溶解;对照组光、电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导致继发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联合三腔双囊导管药物灌注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联合三腔双囊导管药物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0例,采用单纯双囊导管药物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0例,单纯静脉药物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70作为对照.治疗结束后分别对病人前列腺按摩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白细胞数量以及分段尿培养的菌落数进行比较.治疗后随访6~12个月.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单纯灌注组总有效率78.57%,单纯静脉组总有效率47.14%.结论: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联合三腔双囊导管药物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3.
黄瓜的性别分化与乙烯密切相关,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ACC合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从8个不同性别类型(雌雄同株、强雌性和全雌性)黄瓜品种中克隆了长度为1188bp的ACC合酶基因(CS-ACS2)片段(GenBank登记号为:DQ115884~DQ115886和DQ115875~DQ115879).经测序分析,3个雌雄同株性别类型品种的序列完全相同.与之相比,5个强雌性和全雌性品种中存在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SNPs标记为4个A←→G和4个T←→C之间的转换.在8个SNPs中,有1个SNP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余7个SNPs都位于外显子区域.在7个位于外显子区域的SNPs中,有3个为非编码区的SNPs,4个为cSNPs.而在4个cSNPs中,有3个导致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与雌雄同株性别类型相比,雌性系中均存在单核苷酸的变异,这提示ACC合酶基因CS-ACS2的单核苷酸变异可能与黄瓜雌性系的发生形成有关.另一方面,根据SNP多态性还发展了一个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CAPS)标记C-MT700.利用CAPS标记C-MT700能将强雌性优良品种MT-705与其他黄瓜品种相区别,该标记在黄瓜育种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研究获得的SNPs标记和CAPS标记丰富了黄瓜的分子标记种类.  相似文献   
74.
均匀设计法优化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康  张东向  张磊  陈贺 《生物技术》2006,16(6):62-64
目的:优化黄芩愈伤组织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黄芩甙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对黄芩愈伤组织生长的MS培养基成分进行多因素多水平考察。结果:最佳培养基为MS附加0.25mg/L NAA、0.5mg/L 6-BA、17g/L葡萄糖和35g/L蔗糖。最佳培养基黄芩甙含量为27.44mg/gDW。结论: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愈伤组织培养基省时、方便,且最佳培养基黄芩甙含量与预测值相近,且明显高于均匀设计实验方案中的黄芩甙含量。经SAS软件分析得出的优化方程拟合度很好。  相似文献   
75.
向小果  王伟 《生物多样性》2015,23(3):281-146
<正>1常用植物DNA条形码物种的准确鉴定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决条件,但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物种鉴定对非专业人员而言比较困难。即使是专业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物种,要想逐一鉴定也难以实现。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为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可能(Hebert et al.,2003)。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动物的DNA条形码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  相似文献   
76.
傅芳  王利  字向东 《兽类学报》2022,42(1):85-94
为探讨牦牛肝脏生长过程中基因的表达特征,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HiSeqTM2500)对1日龄组(LD)、15月龄组(LM)和5岁龄组(LY)的健康麦洼牦牛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以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的表达量.结果 显示,...  相似文献   
77.
对我国东北地区辽东和尚帽自然保护区寄蝇科昆虫资源进行调查.采用形态分类方法,进行标本整理、鉴定出寄蝇科4亚科21族90属177种,分别占中国已知族、属和种类的53.85%、32.03%和13.80%,其中金龟长喙寄蝇Prosena siberita,暗黑柔寄蝇Thelaira nigripes,伪利索寄蝇Lixopha...  相似文献   
78.
周庆  张东  徐杰  周丽  李明阳 《生物磁学》2014,(1):123-125
目的:观察并分析奥关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5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联合用药组(15例):每日早餐前口服20mg奥关拉唑,睡前口服20mg法莫替丁;奥关拉唑组(15例):每日口服两次奥美拉唑,每次20mg;法莫替丁组(15例):每日口服两次法莫替丁,每次20mg。每组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内镜指导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胸痛、反酸和烧心等主要病征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其他两组获得的疗效更明显,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PTU每天300 mg口服,对照组确诊后未能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而自行停药,或拒绝PTU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或流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子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足月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甲亢、转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PTU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亢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新生儿畸形率无显著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苦参是中国传统的植物药,具有清热燥湿等多种作用,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研究,其活性成分能够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通过细胞周期阻滞、Fas/Fasl和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降低VEGF等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逆转多药耐药、调节免疫耐受等辅助治疗肿瘤。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最近几年涉及苦参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文献,综述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苦参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