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8篇
  5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廖梦娜  金伊丽  李晨瑜  李凯 《生态学报》2020,40(3):1089-1100
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寒山区广泛发育冰川湖泊,湖泊沉积过程同时受控于区域气候、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湖泊形态特征。基于放射性210Pb/137Cs和14C定年法,对巴松错沉积物理(粒度、分选系数)和化学指标(TOC、TN、C/N)进行分析,发现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湖泊沉积过程显著变化,表现为迅速变缓趋势。通过分析区域树轮重建的气候序列(温度、降水及相对湿度)及冰川地貌调查资料,认为气候变化及流域冰川分布位置是影响该湖泊沉积过程的重要因素。小冰期末期冰川前缘靠近湖区,随后温度上升导致冰川融水激增、水动力加强,从而引起湖泊沉积粒度的粗化。随着冰川前缘不断后退,径流输送距离增长、沉积分选变好、粒度细化。此外,该地区活跃的地质活动也可能是湖泊沉积过程明显变化的重要诱因。湖泊沉积硅藻是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有力指标。过去200多年巴松错硅藻组合变化不明显(DCCA=0.47 SD),说明该地区气候环境变化未超过其生态阈值。通过与其他沉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巴松错硅藻记录受到流域水文和湖泊沉积过程影响,主要表现为外源输入和/或湖岸浅水区来源...  相似文献   
382.
细胞系的混淆、微生物污染、基因和表型的不稳定,都是细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多加英国研究机构联合颁布的指南就细胞系的建立、获得、鉴定、冻存、实验室间转移、污染、不稳定性和混淆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383.
江西井冈山地区沟谷季雨林及其超地带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慧娟  凡强  王蕾  廖文波  陈春泉  彭少麟 《生态学报》2014,34(21):6265-6276
江西井冈山地区位于中国东部中亚热带地区南缘,属北半球湿润区。该地区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高耸,沟谷深切,生境极富多样化,在其沟谷地区保存有典型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常称季雨林。选择6个典型沟谷季雨林群落,开展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组成以典型的热带性科属为特征,如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茜草科Rub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占总属数的64.71%—77.94%,高于同纬度地区其他山体,接近甚至高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热带性成分。(2)群落结构具有多优势种及明显的特征性标志种,与具单优势种或少数优势种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明显差异。(3)Shannon-Wiener指数为4.44—5.46之间,物种多样性较丰富,表现出明显的南亚热带植被特征。(4)其它热带雨林性质的特征还包括:大型木质藤本,板根现象,绞杀现象,滴水叶尖,丰富的寄生、附生植物、兰科植物、树蕨等。整体上,井冈山地区亚热带沟谷季雨林群落具有热带雨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明显特征,与南亚热带季雨林性质相似,在演替上常被称为侵入群落,或为历史时期长期演化形成的超地带性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384.
渍水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渍水条件对苗期油菜(Brassica napus L.)中双11号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超过3 d就会显著抑制苗期油菜的生长,这与渍水降低油菜叶片叶绿体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氮素吸收利用和引起过氧化胁迫有关。渍水后苗期油菜的生理恢复,无论是叶绿体和光合色素含量,还是硝酸还原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恢复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而且渍水时间越长滞后期越长。此外,在苗期油菜叶片光合色素中,渍水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要大于对叶绿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5.
目的:探讨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功能的变化及川芎嗪对肝修复性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在相同月龄的动物中按体重均衡的原则随机分组。实验动物共分为5组:设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青年假手术对照组(假术组)、青年肝切除组(青切组)、中年肝切除组(中切组)和中年肝切除治疗组(切治组),每组动物10只,常规饲养,自由饮水。参照Higgins and Aderson给大鼠施行肝脏70%切除手术,中切组大鼠术前以川芎嗪(200 mg/kg/d)腹腔注射7d,其余组注射生理盐水。假术组大鼠以同样的手术程序打开腹腔但不施行肝部分切除术。各组施行手术动物在切除术后24 h沿腹中线切开动物腹腔,于腹主动脉两髂分支处取血分离血清,切取所有肝脏,待测。采用试剂盒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丙氨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肝脏匀浆后,采用八木国夫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核增殖抗原(PCNA)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中切组相比手术动物相比,切治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中PC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1、SOD2表达显著增加。结论:肝脏切除70%后,肝功受损,氧化应激增加,但核增殖能力增强。川芎嗪可以抑制肝切手术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促进SOD的表达,抑制MDA的升高,降低ALT、AST水平,提高PCNA的表达。提示中年大鼠肝切除后肝功能受损与氧化应激相关,给予抗氧化药物能够促进肝再生修复能力,青年肝切除手术大鼠肝的修复能力强于中年动物。  相似文献   
386.
黄慧  廖文军  粟钰淇  廖旺军  董烨 《生物磁学》2014,(18):3524-3527
目的:研究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HIF-1α(低氧诱导因子-1α)、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60例胃癌手术患者切除的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中的TGF-β1、HIF-1α及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HIF-1α及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HIF-1α及VEGF的表达均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VEGF的表达分别与TGF-β1、HIF-1α的表达呈相关关系(P〈0.05)。结论:TGF-β1、HIF-1α及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学特征有关,检测TGF-β1、HIF-1α及VEGF的表达将有助于临床诊治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387.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2019年收治的8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硝普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的变化、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值(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心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患者应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88.
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树的蛀干危害及致死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军  叶辉  段焰青  廖周瑜  母其爱 《生态学报》2010,30(8):2100-2104
蛀干危害是云南切梢小蠹致死云南松树的关键环节。通过控制云南切梢小蠹蛀干密度,对云南切梢小蠹在自然条件下蛀干行为与危害进行了首次探讨。结果表明,云南切梢小蠹蛀干密度与云南松存活率呈负相关,蛀干密度直接决定云南松死亡或存活。研究发现,蛀干密度115坑/m2是云南松树的最低致死密度阈值,云南松树在蛀干密度低于26.4坑/m2情况下存活,在26.4-115坑/m2有部分存活,超过115坑/m2以后将被害致死。云南切梢小蠹对树干攻击形成有卵和无卵两类坑道。形成无卵坑道的蛀干攻击可导致树势衰弱,形成有卵坑道的蛀干危害严重破坏了韧皮组织,是导致云南松死亡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89.
海南岛第三纪沉积环境与古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变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海南岛第三纪沉积类型及古植物群落复杂多样,早第三纪主要为河湖泊,湖泊相和湖沼相等沉积,晚期发生海侵,开始出现海陆交相沉积;古植物群落主要有:温带山地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林,晚晚开始出现红树林,总体属温暖湿珠亚热带气候,晚第三纪海侵加大,沉积为型为滨海相,滨海-浅海相,浅海相及深水广海相等海相沉积,在滨海地区红树林面积大大增加,盆地中心平原地上展为低地热带雨林,总体属炎热潮湿的热带气候,但在海南岛西部和西北部仍发育有山地雪松和云杉林,上新世时植被类型逐渐接近现今当地的面貌,深入研究本区第三纪古环境与古植物群落的变迁对海南岛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0.
通过研究人类脂肪组织来源成体干细胞(human adipose tissue derived adult stem cells, hADAS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征及供体年龄对其生长增殖的影响, 为其作为组织工程学研究和应用的种子细胞提供实验室研究基础. 取不同年龄组志愿者(<20岁、21~40岁、41~60岁和>61岁), 手术中切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 酶消化法分离细胞, 体外培养, 传至20代. 取培养第3代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物(CD29, CD34, CD44, CD45, CD49d, HLA-DR, CD106)和细胞周期. 细胞培养传20代后进行细胞染色体组分析. MTT法分别检测各年龄组不同时间点吸光值, 绘制生长曲线, 根据公式换算人类脂肪来源干细胞倍增时间(time doubling, TD). 结果显示: 酶消化法自皮下脂肪组织分离细胞, 体外培养hADAS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示CD29+, CD34-, CD44+, CD45-, CD49d±, HLA-DR-, CD106-; G1期占90%(P10代); P20细胞染色体组分析显示为正常染色体, 未见异常染色体, 保持遗传稳定.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20年龄组TD为(11.22±0.73)h, 21~40年龄组TD为(11.14±0.76)h, 两组之间P >0.05, 无显著性差异; 41~60年龄组TD为(13.18±1.58)h , >61年龄组TD为(13.11±0.83)h, 两组之间P>0.05, 无显著性差异. <20年龄组TD与>61年龄组TD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hADAS细胞可方便地取材于皮下脂肪组织, 体外培养遗传特性稳定, 生长活跃, 青年组生长活性强于老年组, 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