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以我校细胞生物学教学为例,探讨挖掘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方法,并举例介绍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以及利用线上线下课堂融合,拓展育人空间,总结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经验、不足以及后期工作的方向,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引导学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2.
广东内伶仃岛植被分类系统和典型群落的样地标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广东内伶仃岛的自然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8个群系,人工植被有台湾相思林5个群系,另有果园林4类,作物园4类。论文在全面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各主要群落型进行样地标志,为将来的动态演替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3.
薇甘菊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薇甘菊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杂草,60年代末就已传入我国的海南,而传入广东大陆沿岸及邻近岛屿如香港、内伶仃岛等并造成较大生态危害是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论文从薇甘菊的危害性、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4.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武陵山地区位于湘鄂渝黔交界处,面积约10万km2。本文从科、属、种水平对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和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自产种子植物201科、1005属、4119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9属、36种,双子叶植物166科781属、3447种,单子叶植物29科、205属、636种,含单种和少种的科和属及木本植物比较丰富;(2)本区含世界广布科40科,热带分布科91科,温带分布科70科。含种数较多的科为广布科和热带分布科,而主要特征科则是一些主产东亚(包括中国特有)的亚热带和温带分布科;(3)本区的属含我国15种分布区类型中的14种,其中以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三类成分比较集中。中国特有属64属(占6.83%),其中不少可能就起源于本区(或)及其周围。温带分布属多于热带分布属;(4)种的地理成分有15种类型,其中绝大多数属东亚和中国特有,它们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温带性质。中国特有种共计2682种,其中126种为本区所特有,675种为华中区特有,其他1881种则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并大体上可分为10个亚型。种的地理成分决定了本区现代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即在旧的热带区系的基础上蜕化演变而成的温带性亚热带植物区系或亚热带山地植物区系。本区东亚成分众多,不仅是其分布中心的一部分,而且正处于东亚成分扩散和迁移的重要通道--武陵山走廊上,因此可视为东亚植物区系的一个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通过重建端粒酶活性延长胎儿肌肉源间充质干细胞寿命 ,并对其成神经潜能进行研究 ,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将人端粒酶催化亚基 (hTERT)基因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导入胎儿肌肉源间充质干细胞 ,RT PCR检测hTERTmRNA的表达 ,TRAP PCR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用bFGF诱导已重建端粒酶活性的肌肉源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分化情况。结果 :转染hTERT的胎儿肌肉源间充质干细胞能稳定表达端粒酶活性。转染后传 75代的细胞经bFGF诱导仍维持着自我更新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 ,且无恶性转化倾向。结论 :重建端粒酶活性可延长胎儿肌肉源间充质干细胞寿命并维持自我更新及成神经潜能 ,为建立组织工程标准细胞系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36.
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对萝卜营养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类型土壤的盆栽试验,来探讨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对萝卜营养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适量施用条件下供试物活性钙对萝卜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在花岗岩红壤、赤红壤上较适宜的供试物施用量范围是5-10g·kg-1,砂页岩赤红壤为10-20g·kg-1.(2)适量施用供试物可消除萝卜缺钙导致的养分吸收生理障碍因素,增强萝卜对养分的吸收,因而促进萝卜生长,提高产量.(3)供试物施用未导致萝卜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不影响农产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7.
先天性免疫是生物体第一道免疫防线,存在于各种多细胞生物中。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介导机体对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识别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PRs),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TLR4是toll家族成员之一,哺乳类中主要负责识别细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文章就TLR4的发现历史,TLR4在鱼类和哺乳类中的结构特点,TLR4的分布特征,鱼类和哺乳类中TLR4识别配体的差异,TLR4的信号传导以及TLR4的进化进行了综述。综述将对TLR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8.
转基因树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到树木基因组弥补了其传统育种手段周期长、过程繁琐、性状难以人为控制的缺点.在过去20年,树木转基因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选育出多种携带外源基因的树木,并经过了限制性田间试验.国外开展树木转基因研究先于国内,在抗除草剂、抗虫、降低木质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开展了转基因表达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树木转基因工作研究进展.就各国转基因树木种植概况、遗传性状改良方向、田间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为我国从事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以及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借鉴,以促进我国树木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β2-MG水平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62例SLE患者(SLE组)和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β2-MG、自身抗体、补体水平,并对SLE患者进行SLEDAI评分,分析SLE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自身抗体、补体水平和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LE组血β2-MG水平(3.11±0.40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23±0.2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口腔溃疡、浆膜炎及蛋白尿的SLE患者的血β2-MG水平与无此三种表现的患者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的血β2-MG水平与抗ds—DAN抗体、SLEDAI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289,r=0.361,P〈0.01),与C3呈负相关(r=-0.271,P〈0.05)。结论:SLE患者血β2-MG水平高于正常,可作为SLE疾病活动指标用于监测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140.
孢粉是重建古植被、古气候的重要基础数据。孢粉数据库对研究样点至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古环境演变规律、古气候变化特征反演和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拟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收集整理了中国1960-2020年间发表和部分未发表的现代花粉数据记录, 包括样品编号、采样位置、采样地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样品类型、数据来源、数据类型、周边植被信息、参考文献、花粉类群及其含量等信息; 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标准化等处理, 由此整合为中国现代花粉数据集。该数据集由4 497个现代花粉采样点的数据信息组成, 包括660个来自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数据, 1 763个前期整理发表的数据和2 074个近期收集的数据, 涵盖772个花粉类群。样品类型以土壤表层样品(3 332个)为主, 苔藓样品以及湖泊、海洋表层样品等为辅, 广泛分布于全国不同地理区域和植被类型中, 其中以温带荒漠区域(24.91%)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24.02%)最丰富, 其次为温带草原区域(16.14%)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15.83%)。数据按照来源可分为原始数据(58%)和数值化数据(42%); 按照数据类型可分为原始统计粒数的样点(59%)和以花粉百分比表达的样点(41%)。半个多世纪以来, 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表层现代花粉取样和研究。本数据集虽然仅获取部分记录, 但样点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地区, 可有效地用于古植被与古气候重建的现代孢粉与现代植被校验, 并将为中国孢粉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深入的孢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