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 测定新生隐球菌侵染血脑屏障过程中表皮调节素EREG(epiregulin)的表达量,探讨EREG在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新生隐球菌与Transwell小室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以PBS(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为对照组,按照新生隐球菌感染时间分为感染3 h、6 h、12 h三组,通过检测不同感染时间Transwell上室单细胞跨膜电阻及下室菌悬液涂布来判断新生隐球菌对血脑屏障的黏附及穿透能力的改变,并应用western-blot检测该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EREG的表达量。结果 随着感染时间延长,新生隐球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感染程度加剧,穿透血脑屏障的数量增多,血管内皮细胞EREG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新生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与EREG的表达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
目的构建新生隐球菌转录共激活因子MBF1基因缺陷菌株。方法采用套叠PCR方法 ,构建含有抗性基因NEO以及靶基因上下游同源DNA片段的基因敲除框,通过基因枪将重组片段转化入新生隐球菌,应用PCR筛选和DNA序列测序方法对基因突变株进行鉴定与验证。结果成功构建了新生隐球菌基因突变株mbf1裣。结论通过基因突变株mbf1裣的构建,为深入研究新生隐球菌转录辅助因子Mbf1的功能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邓宇晨  李帅虎  潘炜华  廖万清  陶丽 《菌物学报》2020,39(11):2035-2043
希木龙念珠菌Candida haemulonii是一种与耳念珠菌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物种。近年来,由其引发的侵袭性真菌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作为一种多重耐药真菌,希木龙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甚至超过耳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大部分希木龙念珠菌菌株对唑类、多烯类以及棘白菌素类等抗真菌药物耐药,尤其是对两性霉素B具有天然抗性。不仅如此,临床传统的生化方法难以对该菌准确鉴定,常用的商品化鉴定产品往往将其错误鉴定为毕赤酵母或者新型隐球菌。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希木龙念珠菌的认识,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流行病学数据与研究进展,从感染现状、生物学特征、耐药性进行综述,同时总结该菌目前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估舍曲林抗新生隐球菌的效果。方法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0 mg/mL氟康唑、10 mg/mL舍曲林、20 mg/mL舍曲林、10 mg/mL氟康唑联用10 mg/mL舍曲林以及10 mg/mL氟康唑联用20 mg/mL舍曲林组。通过体外药敏试验及BALBc小鼠新生隐球菌动物探讨各组间抗隐球菌效果的差异。结果体外药敏试验发现舍曲林可有效降低新生隐球菌菌落数,当与氟康唑联用时抑菌效果更显著。动物实验发现2种浓度的舍曲林都可明显降低感染小鼠实验早期脑、肺组织的新生隐球菌菌落数,但在实验后期,低浓度的舍曲林对感染小鼠脑组织失去抑菌作用。脑、肺组织中,舍曲林治疗对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效果均不如氟康唑。舍曲林与氟康唑联合用药对新生隐球菌模型小鼠肺组织的抗菌效果强于单用舍曲林或氟康唑。结论舍曲林具有抗新生隐球菌的作用,当与氟康唑联合用药时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国内隐球菌临床分离株的遗传多态性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选择与新生隐球菌遗传相关的9个微卫星标记,分析这9个位点从1993 ~2009年国内分离到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遗传背景、来源及变异程度.结果 116株被研究的隐球菌临床分离株,主要归属于3个微卫星复合物(MC2,MC3和MC12),其中大部分为MC2(103株).8株菌株属于目前为止未被国内外认识的新复合物(MC12).结论 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新生隐球菌分子流行病学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单域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用基因工程方法从软骨鱼和骆驼科动物中克隆到的单域抗体(single—domain antibody,sdAb)具有无轻链、单一重链可变区保留了完整的抗原结合活性的特征。这类单域抗体具有分子小、稳定性高、体内组织渗透性好、可溶性好、易表达、抗原识别表位独特的特性,已引起生物技术研究与诊断治疗应用领域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快速发展。综述了这类单域抗体发展历史、分子类别、结构特征、理化特征、分子演化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分析1988~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真菌病学的资助情况和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国内真菌病学领域1988~2011年的热点问题及研究现状。方法访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SIS系统C0107、H1104、H1903,检索1988~2011年真菌病学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项目总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2011年真菌病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计95项,每年的资助项目数逐步上升,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为资助主体。1988~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真菌病学的各个研究方向都有项目资助。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隐球菌、念珠菌、曲霉,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章。结论 1988~2011年真菌病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引领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观察脱氧胆酸钠体外对自然生长条件下的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CZYD7)胞外磷脂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在37℃下,用蛋黄平板法培养并测量菌株产生沉淀圈的大小,用沉淀圈比值(PZ值)比较磷脂酶活力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脱氧胆酸钠不同浓度组(依次为0.1%、0.2%、0.3%和0.4%)的PZ值分别为0.390±0.050,0.782±0.038,0.875±0.074,0.914±0.048,0.885±0.091;脱氧胆酸钠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脱氧胆酸钠不同浓度组间PZ值比较,0.1%和0.2%、0.1%和0.3%、0.1%和0.4%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脱氧胆酸钠体外对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CZYD7株胞外磷脂酶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9.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广泛表达于真核细胞的环形RNA,多起源于蛋白编码基因。近年来发现circRNAs可通过如miRNA“海绵”等作用模式在基因的表达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存在器官组织特异性的表达谱,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ircRNAs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疾病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将对circRNAs近年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circRNAs的基本特征;(2)circRNAs的合成调控;(3)环状RNA介导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4)circRNAs在肿瘤性疾病中的作用;(5)circRNAs在感染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6)circ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7)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0.
目的采用分子检测技术对疑似隐球菌感染的脑膜炎病例进行诊断。方法收集患者的脑脊液样本,提取DNA,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采用DNA芯片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样本新生隐球菌阳性。结论通过IT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和DNA芯片技术对常规真菌学检查不能确定的疑似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样本进行非培养检测,具有实验室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