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在必特螺旋霉素产生菌WSJ1195发酵过程中添加金属离子Mn2+发现:发酵前期(24h左右)添加Mn2+可以明显提高生物效价,加入的Mn2+浓度以5mmol/L为最佳。实验显示添加Mn2+后发酵液pH逐渐下降,整个产素期间 pH一直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添加Mn2+摇瓶菌体浓度也较低。通过研究必特螺旋霉素发酵过程有机酸的变化趋势发现:24h添加5mmol/L Mn2+后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已经发生变化,其中丙酸浓度的增长最为显著,84h时其浓度为对照的6倍。通过丙酸盐的添加实验证实了发酵前期添加Mn2+可以促进产物合成的原因之一是促进了丙酸等前体酸的合成,丰富了大环内酯合成的前体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收集841例通过检测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诊断为动脉硬化的人群作为研究组,采取成套配对1:1病例对照方案,收集非动脉硬化人群(CAVI9.0),84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人群中血尿酸、血脂、空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及腰围的差异性。校正混杂因素后比较两组人群中血尿酸的差异,研究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间人群的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校正混杂因素后,血尿酸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1.003 Cl95%1.002-1.004 P=0.000)。高尿酸血症在两组间的优势比为1.657(P=0.000 Cl95%1.311-2.101)。结论:除血脂、血糖、血压及腰围等因素外,高尿酸血症同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分析法在诊断患者尿路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于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就诊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400份,分别利用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分析法检测标本,比较不同检测分析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42.25%(169/40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32.75%(131/40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尿干化学分析法(X~2=7.7010,P=0.0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为25.25%(101/400)、亚硝酸盐阳性率为17.00%(68/40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为24.25%(97/400),细菌计数阳性率为8.5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70,P=0.8060)。尿干化学分析法灵敏度为72.95%,特异度为90.67%,阳性预测值为89.35%,阴性预测值为75.76%;尿沉渣分析法灵敏度为57.97%,特异度为94.30%,阳性预测值为91.60%,阴性预测值为67.66%。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尿沉渣分析法(X~2=10.2660,P=0.0020;X~2=3.9930,P=0.0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干化学分析法及尿沉渣分析法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针对两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进一步研究,以期提高尿路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14.
支持细胞是睾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生精细胞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幼鼠睾丸中分离得到支持细胞,并通过苏木精-伊红和Fas-L免疫组化染色对分离得到的细胞进行了鉴定。通过对原代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的贴壁、生长和培养液中葡萄糖、谷氨酰胺、氨基酸等营养底物及其副产物乳酸、铵根离子等的代谢以及培养液渗透压和pH的研究,发现支持细胞的贴壁时间主要集中在接种后2~4h;当培养液中氨根离子浓度高于2.3mmol/L,渗透压高于326mosm/kg,pH≤6.8时支持细胞生长进入衰亡期;在氨基酸代谢方面,发现培养过程中丙氨酸和谷氨酸浓度迅速增加,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浓度略有降低,丝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培养液中铵根离子浓度的过量积累、渗透压和pH的异常和贴壁面积不足是限制支持细胞静态生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支持细胞大规模培养及工艺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命早期因食物短缺造成的营养不良对成年后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影响.探讨成年人慢性病的起因.为制订妇女儿童营养改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2005—2008年上半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资料进行整群抽样.选出14917例样本.将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年)出生的研究对象3650例(G2组)作为受灾害影响人群,将灾害之前(1955~1957年)出生的4497例体检人群(G1组)和灾害之后(1963~1965年)6770例体检人群作为未受灾害影响人群(G3组),比较3组人群体质指数、血糖值、血压值及血脂值4项MS各分项判断指标.运用SAS9.1分析MS发生情况.G1组检出MS463例,占G1组总人数的10.30%:G2组检出MS403例,占G2组总人数的11.04%:G3组检出MS609侧.占G3组总人数的9.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检出MS1326例.患病率为14.06%.女性检出MS149例,患病率为2.72%.饥荒造成的机体早期营养不良与成年后患MS有关,对MS影响严重程度依次为血脂紊乱〉体质指数超标〉血压超标〉血糖超标.且男性比女性受影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在选择孕妇、乳母以及婴幼儿饮食上,科学的供给和合理的配比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借以提高整体人群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中低聚果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中的低聚果糖进行分析。方法 HPLC分析条件为:ZORBAX NH2 Analytical色谱柱,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为1.0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RID)。结果果蔬汁中的低聚果糖及几种主要糖类均得到有效分离。此分离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RSD)均较高。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中含有较丰富的功能性低聚果糖,尤其是蔗果三糖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17.
18.
集胞藻6803的混合培养——光照强度和葡萄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摇瓶研究了混合营养条件下单细胞蓝藻集胞藻6803(Synechocystissp.PCC6803)的生长特性,以及葡萄糖和光照强度对集胞藻6803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糖消耗完之前,集胞藻6803的混合营养型生长处于对数生长期,且葡萄糖浓度及光照强度都对集胞藻6803的混合营养型生长有显著影响:在初始葡萄糖浓度097~480g/L范围内,同一光照强度培养下藻细胞的比生长速率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而在光照强度15~55μE·m-2·s-1范围内,初始葡萄糖浓度相同条件下藻细胞的比生长速率及对葡萄糖的藻体得率都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但当光照强度在55~96μE·m-2·s-1时,集胞藻6803混合培养的比生长速率基本不变,出现了光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19.
用PAM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饥饿细胞、光自养细胞和混合营养细胞的叶绿素荧光 ,并对 3种类型细胞的荧光参数 :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 φⅡ和还原型质醌Q-A 进行了比较。用双重转盘磷光机测定了光自养细胞和混合营养细胞的毫秒延迟发光。根据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和毫秒延迟发光的结果及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 3,4_二氯苯基二甲脲 (DCMU)、二溴百里香醌 (DBMIB)对集胞藻 6 80 3(Synechocystissp .PCC 6 80 3)混合营养生长影响进行了分析 ,集胞藻 6 80 3混合营养培养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光自养培养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外源葡萄糖没有抑制反而是促进了混合营养细胞的光自养生长 ,二是呼吸基质向质醌库提供电子 ,使光合机构的能量转化加强 ,从而促进了集胞藻6 80 3细胞的利用葡萄糖的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往孕鼠体内连续注入BrdU和小鼠胚胎细胞在含BrdU培养基中培养,证明小鼠胚胎细胞的NOR活性明显地被BrdU所抑制;当洗去BrdU后,NOR活性可逐步恢复,怀孕早中期胚胎NOR活性被抑制引起小鼠胚胎器官发育的异常:胎儿流产和出生后幼鼠死亡的比例明显增加;出生的幼鼠眼球晶状体上皮细胞异常地出现1-3个直径平均为0.3μm的不透明颗粒。经组织切片蛋白质特经学显色表明,这些颗粒全为蛋白质颗粒。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