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杉木人工林水量平衡和蒸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我们严密设计的小集水区径流场连续6年的水文测定数据,进行了杉木人工林水量平衡和蒸散的研究。结果表明:集水区年平均降雨量1065.5mm, 在林冠作用面降雨量的分配中,林冠截留雨量264.6mm,截留率24.8%;穿透过林冠层的雨量799.82mm,树干径流量1.08mm,分别占降雨量的75.1%和0.1%。林内降水到达林地时,在枯枝落叶层这个作用面上净降水进行再分配,其中,地表径流量9.27mm,地下径流量203.00mm,总径流系数0.199。土壤蓄水量月变化较大,但年变化很小,占降雨量的1.2%。系统水量最大的输出是蒸散,每年以气态形式返回大气的水量866.03mm,占降雨量81.3%。在蒸散的水量中,林冠截留雨量的直接物理蒸发量为264.6mm,占总蒸散量的31.6%。  相似文献   
12.
电镜观察棒状杆菌菌体及其原生质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3.
鲥鱼的食性研究和养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鲥鱼(Macrura reevesii)是著名的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夏之交,在海洋中性腺逐渐发育成熟的产卵群体溯入长江、钱塘江等江河中繁殖,繁殖后的亲鲥重回海洋生活,待来年繁殖季节作为剩余群体又溯河产卵。受精卵在江中漂流,孵化成仔鲥。幼鲥在下游江段觅食生长,9—11月间体长达4.0—8.5厘米左右时降河入海。在海洋中肥育的成鲥,产卵前的鱼体丰腴肥硕,肉味鲜美,富含脂肪,历来被称为鱼之上品。 近几年来,鲥鱼产量明显下降,因此增殖鲥  相似文献   
14.
黄土区土质与土石质塿土堆积体水力侵蚀过程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及坡度条件下黄土区土质(不含砾石)与土石质(砾石质量分数30%)塿土堆积体的水动力学特征、侵蚀特征及侵蚀动力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 砾石存在改变了堆积体坡面的水动力学特性,与土质坡面相比,土石质坡面的流速、弗汝德数、单位径流功率和过水断面单位能分别减少1.7%~49.7%、6.7%~60.6%、2.0%~44.6%和1.0%~26.7%;曼宁糙率系数、径流剪切力分别增加6.2%~169.4%、5.7%~79.3%。2.0、2.5 mm·min-1雨强下,土石质坡面侵蚀速率较土质坡面降低26.2%~89.9%,砾石的减沙效益显著。2种堆积体的侵蚀速率与水动力学参数间均可用线性函数拟合,与土质坡面相比,土石质坡面的可蚀性参数均降低,降幅为56.1%~73.3%;而临界水动力学参数中径流剪切力增加11.1%,径流功率、单位径流功率和过水断面单位能分别减少25.4%、64.0%和5.0%。砾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工程堆积体坡面降雨侵蚀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王宏亮  高艺宁  王振宇  沙威  吴健生 《生态学报》2020,40(23):8504-8515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开展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并对生态管理单元实行分区管控有助于人居环境的改善。针对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特征,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测算不同用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从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2个方面构建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对2017年深圳市666个社区单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依据局部空间自相关的集聚特征叠加产生的组合类型,划分不同社区生态管理单元,并提出生态分区管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便于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整体评价。②2017年深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格局。深圳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583.96亿元,最高值为大鹏新区的160.25亿元,最低值为福田区的13.24亿元。③将深圳市666个社区单元划分为4类城市生态管理分区,并采用差异化的分区管控措施,表明有效的城市生态管理分区能够兼顾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实现功能效益的最优化。该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精细化管理和生态治理差异化管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地形组合类型及其地形对风场影响的研究,有助于城市风场机理的认识与生态环境的优化。以高层建筑密集的广州市主城区为例,在确定城市宏观地形类型的基础上,基于最小成本路径(LCP)辨识了风道,并对风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主要结论有:(1)将城市地形简要概括划分为4个一级地形、11个二级地形类型。(2)以LCP路径与盛行风交角不超过22.5°的标准,筛选确定通风路径作为风道。根据LCP格网的密度与频次,结合不同风向下风速与风频,评价分析了风环境类型与空间分布。(3)根据自然与城市地形的配置,北风风环境质量远高于西北风和东风;东风由于风频与风速最低,因此通风条件较差。(4)珠江航道在三种风向下都是尺度最宽贯穿城市最好的风道;区域性的风道与风环境较好的地段集中在与主风向平行的主干道上,但以近似南北走向的居多;由于广州城市地形高度以珠江新城峰林为中心向外递减,以低地地形为主的主城区外围通风优于中心区域,特别是珠江新城峰林与网络状台地为主的老城区,通风环境较差。基于LCP的评价结果需要同其他方法相互验证,才能使其不断完善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化学方法对苄非他明进行结构修饰并保留抗原决定簇,将结构改造后的产物与载体偶联合成苄非他明抗原。方法: 苄非他明经化学修饰后,增加活性基团连接上一类可用的经化学修饰的连接臂,使用碳二亚胺法与载体蛋白偶联成苄非他明人工合成抗原。该抗原通过紫外吸收光光谱扫描技术、SDS-PAGE电泳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偶联效果和抗原活性的鉴定。结果: 苄非他明半抗原结构与载体偶联成功,该抗原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活性,与苄非他明抗体反应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该方法合成的苄非他明抗原可用于免疫检测方法,也可作免疫原制备相关抗体。  相似文献   
18.
丰水期长江感潮河口段网采浮游植物的分布与长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年6、8月对长江口门至江阴的河口段浮游植物进行了拖网采集,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99属239种。其中:硅藻123种,甲藻19种,绿藻和蓝藻各42种,裸藻9种,黄藻4种。河口段网采浮游植物丰度以蓝藻占绝对优势,硅藻次之,两者合计在群落中的比例超过了95%。优势种也主要以蓝藻(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柔软腔球藻Coelosphaerium kuetzingiarum、微囊藻Microcystis spp.、颤藻Oscillatoria spp.和席藻Phorimidium spp.)构成,硅藻仅有2种(骨条藻Skeletonema spp.和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口门内盐度均<0.5,群落基本以淡水类群为主,口门附近则以半咸水类群为主,海水类群主要位于口门外(盐度>13)。随着水温和营养盐水平的升高,8月浮游植物平均丰度(347.75×104 个/m3)明显高于6月(204.19×104 个/m3)。根据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丰水期长江河口段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存在显著(P<0.01)的时空差异。对比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资料发现,长江口门内网采浮游植物丰度显著升高,且优势种也从硅藻(骨条藻、直链藻和圆筛藻)转变为蓝藻(颤藻、鱼腥藻和微囊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l(Gs—Rbl)改善阿霉素所致心力衰竭(HF)效应是否与调整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通路有关。方法阿霉素(Adr)诱导的HF大鼠随机分为HF组(n=15)和Gs.Rbl组(70rng/kg/d,n=17),另随机选取同龄大鼠作为对照组(n=10)。干预结束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后,TUN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AR),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ERK、p-PERK、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elF2a)、p-elF2a、C/EBP同源蛋白(CHOP)和cleavedcaspase-12。结果1.Adr干预成功构建HF模型,Gs—Rbl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降低心肌细胞AR(P〈O.01);2.HF组GRP78mRNA和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s—Rbl显著低于HF组和对照组二组的表达(P〈0.01);3.Gs—Rbl显著降低HF大鼠PERK和p-PERK表达(P〈0.01);4.HF导致elF2amRNA和蛋白、p-elF2a显著升高,Gs—Rbl显著下调三者的表达(P〈O.01);5.HF组CHOPmRNA和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Gs—Rbl组显著抑制其表达(P〈0.01);6.Gs—Rbl显著抑制阿霉素所致的caspase-121TIRNA和cleaved caspase-12蛋白表达(P〈0.01)。结论Gs—Rbl通过调节PERK内质网通路介导其改善HF效应。  相似文献   
20.
种康 《植物学报》2013,48(1):1-3
随着2013年新年钟声的敲响, 《植物学报》(原《植物学通报》)迎来了它的30岁生日。回首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 《植物学报》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的发展轨迹。作为学术交流平台,《植物学报》坚持以为中国植物科学研究人员、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管理工作者服务为办刊宗旨, 紧密跟随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的发展态势, 不断调整刊物定位, 已成为国内植物科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