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2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174篇 |
专业分类
6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草地贪夜蛾是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为明确该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合度,本文系统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取食花生、荞麦和生姜3种寄主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繁殖力高低为花生(771.73粒)>荞麦(477.13粒)>生姜(209.22粒),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幼虫和蛹重均是花生>荞麦>生姜。草地贪夜蛾取食花生、荞麦和生姜后的净增殖率(R 0)分别为226.36、102.45和20.75,内禀增长率(r m)分别为0.16、0.13和0.06。研究发现,草地贪夜蛾在花生、荞麦和生姜3种寄主植物上均能实现种群繁殖,其中,花生是最适宜的寄主,荞麦次之,生姜相对较不适宜。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E.coli)感染与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的关系及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表达的变化。方法以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为指标,研究E.coli感染对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当细胞与细菌浓度比较低时(1:10)可引起部分细胞凋亡,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当细胞与细菌浓度比为1:20,1:50及1:100时,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01)。NF-κB的表达随着E.coli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E.coli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U937细胞凋亡,在此过程中NF-κB的表达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3.
84.
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Maulik)是一种严重为害棕榈科植物的外来入侵害虫。为了明确日龄和性别等个体因素对水椰八角铁甲成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化学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不同日龄的水椰八角铁甲雌、雄成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水椰八角铁甲成虫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由21种C_(18)-C_(30)的碳氢化合物构成,包括11种正构烷烃、2种单甲基烷烃、1种多甲基烷烃、3种正构烯烃、1种单甲基烯烃和3种环烷烃。不同日龄和性别成虫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组成种类相同,但是一些组分的含量有明显变化,例如1 d、5 d、10 d和15 d雌、雄成虫之间正二十四烷、正二十六烷、2-甲基十九烷和1-二十烯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水椰八角铁甲成虫表皮碳氢化合物具有性二型,如性成熟雄虫的表皮的正二十烷、正二十一烷、正二十四烷、正二十六烷、2-甲基十九烷、10-甲基二十烷、1-二十烯和1-二十二烯的含量显著高于性成熟雌虫。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检验检疫过程中水椰八角铁甲近缘种,以及日龄、性别和性成熟的快速鉴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5.
同源异型域-亮氨酸拉链(homedomain-leucine zipper,HD-Zip)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胁迫过程。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青稞HD-Zip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分析鉴定,并采用qRT-PCR技术分析非生物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特性,为深入探讨青稞HD-Zip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高原作物抗逆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成功从青稞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1个HD-Zip基因家族成员,依次命名为i>HvvHD-ZipⅠ-1~Ⅳ-13,且这些基因在7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2)理化性质分析发现,HvvHD-Zip蛋白包含197~885个不等的氨基酸残基;分子量范围在19 914.36~94 014.87 Da;亚细胞定位表明HvvHD-Zip蛋白都位于细胞核。(3)根据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差异将其聚为4个亚家族,各亚家族分类特征与系统聚类结果一致。(4)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分析发现,i>HvvHD-Zip基因启动子中含有11种植物激素和胁迫响应元件。(5)qRT-PCR结果显示,HvvHD-Zip Ⅰ、Ⅱ、Ⅳ亚家族基因对各胁迫响应明显;与根组织相比,多数i>HvvHD-Zip基因在叶组织中响应明显(上调或下调);与冷和盐胁迫相比,i>HvvHD-Zip各基因对旱胁迫响应较强。 相似文献
86.
半夏属 (PINELLIA)的花粉粒和醇溶蛋白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细胞学 〔1〕、形态学 〔2〕和比较解剖学 〔3〕的研究之后 ,我们又对半夏属的花粉粒和醇溶蛋白作了比较分析 ,旨在探讨这些性状的变异与分类学价值。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采自华东 3省的不同地区。在南京栽植至少 1年后 ,在盛花季节 ( 5月 )选有花植株的花粉和地下块茎作实验分析。各材料的种名、群体编号和产地见表 1。表 1 供实验用的半夏属 5种植物群体材料的来源Table1 Sources of material for experiment of the populationsbelonging to5species of Pinellia种名Species群体编号No.of populations产地Lo… 相似文献
87.
濒危植物珙桐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珙桐冬芽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珙桐冬芽直接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WPM+NAA 0.2 mg·L-1+6-BA 3.0 mg·L-1+AC 2.0 g·L-1;珙桐带芽茎段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WPM+NAA 0.05 mg·L-1+6-BA 1.0 mg·L-1+GA3 2.0 mg·L-1+AC 2.0 g·L-1;生根最佳培养基为White+IBA3.0 mg·L-1+6-BA 1.0 mg·L-1+AC 2.0 g·L-1,在此条件下,根发育良好,植株健壮;组培苗炼苗后移栽,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88.
冬小麦种植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同一种植密度下,设3种种植模式,包括25 cm等行距平作、20+40大小行平作和20+40沟播。研究了冬小麦沟播和平作种植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40沟播产量显著高于平作;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沟播处理RWC、Ψw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等行距和20+40平作处理;另外,20+40沟播还能明显提高冬小麦田土壤贮水量,减少总耗水量,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增加了冬小麦产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各水分指标,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减小了各种植模式间差异。20+40沟播在灌水135 mm条件下既保障产量又较等行距节水25%。由此表明,冬小麦20+40沟播可改善叶片水分状况,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9.
有机磷化合物诱导的迟发性神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很多有机磷化合物了易使人和动物产生急性事毒性,还能引发一种迟发性毒性,即“有机磷化合物诱导的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本文综述了有关OPIDP的症状学,病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90.
“三生”空间视角下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驱动力——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被广泛关注。以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为数据源,借助ArcGIS和SIMCA-P软件平台,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测度了1980—2018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揭示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结构演化和地域分异显著。生产、生活空间集中分布于河西走廊、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并呈扩张态势;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陇南山地、甘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且整体呈缩减趋势;生产、生活空间的增长源于对生态空间的侵占。(2)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趋势并存,整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演化过程;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演化具有明显的集聚性。(3)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等对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增加、社会消费水平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压力;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