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李玲  李娜  庞保平 《昆虫学报》2022,(3):333-342
【目的】明确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为进一步研究沙葱萤叶甲的化学感受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沙葱萤叶甲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采用顶空动态吸附收集法采集寄主植物沙葱Allium mongolium的挥发物,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沙葱主要挥发物组分,并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 EAG)测定沙葱萤叶甲成虫对这一寄主植物主要挥发物成分的电生理反应。【结果】沙葱萤叶甲成虫触角上分布的感器主要有5种类型,分别是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 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 SC)、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 SB)、钟形感器(sensilla campaniformia, SCa)和B9hm氏鬃毛(B9hm bristles, BB)。沙葱挥发物主要由32种化合物组成,其中,含硫化合物占总量的49.3%。雌成虫对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顺-2-己烯-1-醇、2-己烯醛、苯甲酸甲酯和己醛6种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触角电位反...  相似文献   
192.
我国淡水红藻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师范学院生物系于1984年10月间,从浙江泰顺乌岩岭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的山涧溪流中采得了一些藻类标本,作者对其中的红藻标本进行了鉴定,发现一个新记录种,即角毛藻科(Gooiotrichaceae)星胞藻属(Asterocytis)星胞藻(A.smaragdina(Reinsch)Forti)1-5。    相似文献   
193.
为揭示寄主植物与瓜蚜Aphis gossypii相互作用的机理, 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蒽酮比色法、盐酸水解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黄瓜、南瓜、搅瓜、瓢葫芦和哈密瓜等5种寄主植物对瓜蚜体内粗蛋白、脂肪、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主要构成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体内上述主要构成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 瓜蚜体内主要构成成分以粗蛋白含量最高, 占虫体干重的35.40%~45.25%, 其次为脂肪(24.01%~30.33%), 最低为总糖(4.09%~7.91%). 瓜蚜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 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5.15~6.97 mg/100 mg), 其次为天门冬氨酸(3.75~5.33 mg/100 mg), 再次为亮氨酸(2.59~3.60 mg/100 mg), 最少为半胱氨酸(0.44~0.49 mg/mg)。瓜蚜体内含有8种脂肪酸。 除瓢葫芦外, 其他4种供试寄主植物上瓜蚜体内棕榈酸含量最高(10.53%~15.55%), 其次为肉豆蔻酸(3.32%~9.93%), 亚麻酸含量最低(0.04%~0.17%)。瓢葫芦上瓜蚜体内肉豆蔻酸含量最高, 为16.20%, 其次为棕榈酸(7.15%)。瓜蚜体内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虫体干重的20.08%~27.72%, 而不饱和脂肪酸只占2.58%~3.84%。结果提示寄主植物对瓜蚜体内主要构成成分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4.
不同遮荫强度下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醇产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一个生长季节内遮荫网不同遮荫强度下对人工种植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枝叶生物量、紫杉醇含量和产量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遮荫网89%和46.4%遮光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生物量、紫杉醇含量及其产量随发育节律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季节变化。在遮荫网89%和46.4%遮光条件下,89%遮荫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节内都明显高于46.4%遮荫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生物量;在遮荫网89%和46.4%遮光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在5月中旬、7月末和11月末都出现较高峰值,后者紫杉醇含量峰值都明显比前者紫杉醇的含量高;89%和46.4%遮荫网遮光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产量都在11月末期时达到最高,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因此,生产实践中可采用46.4%遮荫网遮光,采收的最佳季节为11月末期。  相似文献   
195.
采用非自由选择法,在室内研究了南美斑潜蝇寄主选择性及其与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成虫对不同供试植物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性最强的为菜豆、茼蒿和西葫芦,最差的为番茄和甘蓝.相关分析表明,南美斑潜蝇成虫寄主选择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014,P=0.0174,F=6.717),而与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6.
为建立沙葱萤叶甲Gauleruca daurica成虫对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 20E)响应的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对20E响应的基因以及代谢和信号通路,并在转录组水平探讨20E调控生殖滞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20E及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处理后的沙葱萤叶甲成虫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共获得80 313个unigene;与阴性对照DMSO相比,共获得20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06个上调、95个下调。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多数差异表达功能基因富集于各种代谢通路,其中核黄素代谢(riboflavin metabolism)、溶酶体(lysosome)和泛酸与乙酰辅酶A合成(pantothenate and CoA biosynthesis)通路显著富集(q<0.05)。结果表明,20E可能通过影响多种代谢通路调控沙葱萤叶甲的生殖滞育。  相似文献   
197.
以20%浓度蜂蜜、蔗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为食料,研究了它们对野蚕黑卵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蒸馏水),蜂蜜、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能促进野蚕黑卵蜂雌蜂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可使其卵巢管中较高的成熟卵量维持较长时间,即可延缓该蜂的卵子重吸收。甘露糖对野蚕黑卵蜂的卵子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所起的作用显然不如蜂蜜及其它3种糖类,并且也不能延缓该蜂的卵子重吸收。  相似文献   
198.
本试验通过利用5个品种蔬菜(萝卜,芥蓝,芥菜,菜芯和白菜)研究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在不同蔬菜上的种群动态以及对寄生于萝卜蚜的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种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30天研究期间,有翅萝卜蚜的平均虫口(蚜虫数/苗)在萝卜、芥蓝、芥菜、菜芯和白菜苗上分别为3.918、0.831、1.149、1.743和5.23头,表明降落在萝卜苗上的有翅蚜数量显著地比在其它蔬菜苗上的高;而无翅萝卜蚜的中均虫口分别为63.421、10.041、24.928、23.323和114.308头,说明萝卜蚜无翅蚜在白菜上的种群显著地高于其它品种蔬菜上的。由于萝卜蚜在不同品种蔬菜上的种群不同,导致菜蚜茧峰种群在不同品种蔬菜上也不同,其僵蚜虫口分别为1.056、0.251、0.277、0.651和1.44头,显示了在萝卜和白菜上的僵蚜数量显著地比其它蔬菜上的高。分析结果表明,萝卜蚜的种群(x)与菜蚜茧峰的种群(y)呈显著的相关关系:y=0.1188+0.0143x(r=0.9739)。本研究还利用试验结果提出了萝卜蚜无翅蚜种群从蔬菜在田间种植后达到防治指标(50头/苗)的临界天数(c  相似文献   
199.
通过将本室所建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系MTEC1进行克隆,获得由单一细胞来源的12个MTEC1-DW细胞克隆,检测各克隆分泌IL-1,IL-6及CF活性,分析诱导MTECl-DW细胞克隆分泌CF的因素.选择不分泌IL-1及CF的MTEC1-DW克隆,于细胞培养中加入外源IL-1或/及IL-6,分析其细胞培养液中CF活性;选择分泌高活性IL-1及CF的MTEC1-DW克隆,于细胞培养中加入抗IL-1mAb,阻断IL-1活性,分析其细胞培养液中CF活性.结果显示IL-1能诱导MTEC1-DW细胞克隆分泌CF,IL-6的这种作用则很微弱.  相似文献   
200.
云芝多糖对巨噬细胞GP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细胞内存在两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非硒谷肽甘肽过氧化物酶,它们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揭示云芝多糖作用与细胞抗氧化酶的关系,采用酶活性测定,斑点杂交等方法,探讨云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过氧化物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腹腔注射云芝多糖可以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两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使其mRNA含量增加,应用阻断剂的研究发现,云芝多糖对巨噬细胞SeGPx及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