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西葫芦的单花粉蛋白电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葫芦(CucurbitapepoL.)的单花粉进行了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在西葫芦花粉发育的不同阶段,其蛋白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异,结合细胞学观察结果,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同一杂合个体同一雄花相同发育阶段的不同花粉粒的蛋白电泳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42.
赤眼蜂防治小菜蛾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赤眼蜂Trichogramma(T.confusumViggiani,=T.chalonis,Nagaraja,nec.Ishu)于卵期降低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种群密度,但对其幼虫期的天敌不会随即受到影响,相对地提高了天敌的作用。本文在生命表的基础上应用于扰作用控制抬数评价这两者的相辅相成的效果。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赤眼蜂对小菜蛾种群动态的控制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小菜蛾的产卵高峰期比较长,卵的发育历期比较短,这是应用赤眼蜂的不利条件.赤眼蜂成虫散放后继续扩散,同时不可避免逐日死亡,这也不利于寄生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对赤眼蜂成虫扩散行为的观察,结合小菜蛾的上述特点,讨论提高赤眼蜂对小菜蛾防治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3.
浙江小毛瓢虫属三新种记述(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自浙江省瓢虫科小毛瓢虫属3新种:长爪小毛瓢虫,临安小瓢虫,倒齿小瓢虫。  相似文献   
144.
为了解乙二醇(EG)为抗冻剂超低温冻存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精子的活力及DNA损伤情况,本研究以Hank′s盐溶液(HBSS)为稀释液,5%~30%乙二醇(EG)为抗冻剂,0.5 ml麦细管为冻存管,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黄姑鱼精子,用显微观察法测定精子活力,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精子的DNA损伤,用SPSS 11.5处理实验数据。黄姑鱼鲜精的激活率为85.67%±2.09%、运动时间为(318.67±6.11)s、寿命为(405.67±7.77)s。5%、10%、15%乙二醇(EG)组冻精的运动时间及寿命与鲜精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中10%乙二醇(EG)组冻精的激活率为84.67%±1.15%、运动时间为(319.00±12.12)s、寿命为(400.67±4.73)s;20%、25%、30%乙二醇(EG)组冻精的运动时间及寿命与鲜精相比差异显著。5%、10%、15%、20%乙二醇(EG)组冻精核DNA损伤状况与鲜精无显著差异,25%、30%乙二醇(EG)组冻精核DNA损伤状况与鲜精差异显著,且冻精核DNA的损伤程度与乙二醇(EG)浓度成正相关。分析认为,5%~15%乙二醇(EG)适宜作为黄姑鱼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用抗冻剂。  相似文献   
145.
广东小毛瓢虫新种记述(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雄飞 《昆虫学报》1986,(3):308-311
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回归线上,植物种类丰富,瓢虫种类也较多,我们准备继续采集和整理。本文记述属于小毛瓢虫属的两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量度均为毫米。 南昆小瓢虫Scymnus (Pullus)nankunicus新种 雄 体长1.4;体宽1.0。虫体外缘卵形,中度隆起,背面披黄白色绒毛,鞘翅上绒毛排列成“S”形。头部黄色,复眼黑色,上颚末端黄褐色。前胸背板浅黄褐色。小盾片黑褐色  相似文献   
146.
147.
本文记述小毛瓢虫属Scymnus Kugelann 的四个新种,均采自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新种的模式标本保藏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在小毛瓢虫属中,小毛瓢虫亚属Scymnus(Scymnus)Kugelann和小瓢虫亚属Scymnus (Pullus) Mulsant是常见的两亚属,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后基线不完整,末端伸向腹片的前缘;后者后基线完整,末端伸达腹片的前缘。然而,已经发现一些种,例如Scymnus(Pullus)posticalis Sicard 其中一些个体的后基线伸达前缘而另一些个体的后  相似文献   
148.
本文描述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弯叶毛瓢虫属Nephus Mulsant二新种。该属隶属于瓢虫科小毛瓢虫族(Coccinelldae: scymnini)。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表业大学昆虫标本  相似文献   
149.
我国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最主要的困难之一是临床试验资源不足,解决办法是考虑将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资格认定调整为备案 管理。因此,对备案的医疗机构建设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室是一个潜在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国内当前具备生物等效性 / I期临床资质的 机构、分布、承担项目能力及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机构、药物分析实验室和合同研究组织之间的关系等,对仿制药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 研究室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展开讨论,供业内及监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0.
不同玉米品种对截形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28±1℃条件下,应用叶盘法研究了中单2号、农大108、赤单202和巴丹3号个不同玉米品种对截形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玉米上,截形叶螨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成螨寿命、单雌产卵量、日均产卵量、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世代平均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孵化率为中单2号95.8%、农大108 94.0%、赤单202 90.0%和巴单3号84.0%;幼、若螨期存活率相应地为90.5%、84.0%、86.0%和72.0%;存活曲线均为Ⅰ型.净增殖率在中单2号上最高为41.4,而在巴单3号上最低为16.8;中单2号是其最喜食的品种,其次为农大108,再次为赤单202,对巴单3号的嗜食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